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标题: 我的奶奶——老三姆 [打印本页]
作者: 刘炎昭 时间: 2013-11-1 00:12
标题: 我的奶奶——老三姆
本帖最后由 阳光明媚 于 2013-11-12 10:48 编辑
我的奶奶———老三姆
虽然奶奶过世已11个年头了,但她那慈祥和蔼的音貌却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说到奶奶,不管是糖厂的左邻右舍还是附近村庄的村民,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说奶奶是个大好人!
当我的年纪还很小时,就听到有人称呼我奶奶为“老三姆”,等到年纪稍大些才明白称呼的含义:奶奶在四个妯娌中排行第三,潮汕一带管伯母为“姆”,“老”呢一般指父辈的父辈,如老姆老伯(老婶老叔),指的是与爷爷奶奶同辈的。
记得奶奶说她属老鼠,按理应该是1900年出生的,可是当初的户口本却将她的出生年份写为1896年。奶奶是在2002年去世的,若按户口本她横跨三个世纪,按实际的年龄也横跨两个世纪,但不管怎么说,奶奶是活了一个世纪,这点毋庸置疑。
奶奶之所以这么长寿,我想大概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讲卫生,爱干净。奶奶十分爱干净,头发常常梳得非常整齐(好像是梳“燕头”并用网兜兜着)光滑(偶尔会涂上一些茶籽油);衣服破旧但却很整洁(缝个纽扣或弄个补丁都是自己动手,90多岁了还帮我母亲穿针引线);经常洗头洗澡,换洗衣服;房前屋后经常是她用自己捆扎的扫把进行打扫......。
爱吃醋,不生气。奶奶吃的醋是真正的米醋,而不是小心眼的“醋”,每个月她自己至少要用掉2瓶(一斤装)醋,基本天天不离醋:早餐常用醋泡晒干的虾皮(虾米)或虾仁配稀饭;午餐有肉类的话就弄些蒜泥醋来蘸,配干饭;晚餐虽然吃稀饭(至今我们家若没外人都是早晚稀饭,中午干饭)但总是把剩余的蒜泥醋喝个精光。奶奶还经常自己腌制酸菜,腌芥菜不用说,还经常把萝卜缨拿来腌制,而且多数是腌制成酸菜。在其影响下,我对酸菜情有独钟,记得小时候酸菜是边洗边吃,现在还时常自己腌制泡菜(从岳母那边学的手艺)配稀饭。从我懂事起,从来没见过奶奶与人争吵,或红过脸,奶奶与我母亲及婶婶的婆媳关系十分融洽。
同情人,乐助人。小时候我们家是住平房,大家衣服或被子都晾晒在房前屋后的铁线上。平常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就奶奶一个人在家。当气候变化,晴转阴再阴转雨时,奶奶赶紧帮左邻右舍把洗晒的衣物收起来。隔壁邻居要上街买菜或办事,经常把小孩托付给奶奶看管。记得94年开完同学会,和几位初中同学去下坂串门,被送几包好烟(那时我还是烟民)舍不得抽放在家里,隔天找不到烟,没想到被奶奶拿去扶贫:送给对门的老阿婆抽。起先我问奶奶可否看到烟,她推得一干二净,说没看见。后来是我姐姐偷偷问她,她才不得不承认,说对门的阿婆有抽烟,拿两包去送她。
少烦恼,勤走动。按理说,奶奶的一生非常的坎坷:日本侵华潮汕沦陷时,奶奶不得不背井离乡(一路徒步走到龙岩);早年(四十几岁)丧夫;中晚年(六十几岁)丧子(我父亲);晚年(九十几岁)又再丧子(我叔叔)。前面的经历我不懂,但后面叔叔的过世(香港回归的1997年6月)我历历在目:在操办叔叔的丧事时,从头到尾都瞒着奶奶,不让她知道,怕她伤心。好像一两年后,有一天她突然问起叔叔(叫他的书名)来,婶婶才不得不告诉她,说是那年漳州的姑姑她们一家子来云霄的前天“老”去(潮汕人把一定岁数的老人去世说成老去)。只见奶奶好像愣了一下,眼角闪烁着泪花说,那你们怎么没告诉我?奶奶平时很爱四处走动,常常和我们一起串树叶,捡蔗皮。逢年过节做年糕,萝卜糕,糍粑,卤鸭等都是她的拿手好戏。
奶奶之所以长寿,我认为不在于饮食方面:奶奶吃的很随便,且很单一,如早上吃稀饭多半配虾皮虾仁蘸醋或自己腌制的如咸海瓜子,拉阿,酸芥菜,萝卜缨等;卤鸭的头和尾都是她的专利;没牙齿(上下牙都是活动的假牙)却爱吃甘蔗,啃瓜子,吃硬的干饭(因为我煮干饭一贯偏硬,参加工作回家过年的年夜饭奶奶都指定我煮)......。可以说,奶奶的饮食方面不值得效仿,那么她的长寿源自何方?我想,奶奶的长寿恐怕在于:难得糊涂!没错,糊涂难得!
责任编辑:汤跃龙
阳光:8大类深切怀念4小类怀念亲友。
作者: 阳光明媚 时间: 2013-11-1 02:47
好文章!真情实感。文集就是需要这样的好文章。
作者: 方维和 时间: 2013-11-1 08: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11-1 12:07
炎昭同学的文章自成风格,很有特色。文字简洁,条理清晰,不时带些幽默感,别有韵味。
文章关于饮食的结论,似有偏颇之处。其实,饮食对于健康的影响不言而喻。健康饮食不是只吃大鱼大肉,或者只吃贵的食品,关键在于吃得丰富多样,营养平衡。
作者: 王颜萍 时间: 2013-11-1 12:30
记得90年代在福州聚会时,在他的言谈中,读懂了那份他对奶奶的爱。 我的姥姥,我习惯叫她奶奶了,也是百岁仙逝的。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11-1 12:52
如此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老人家,从小培养带大的子孙后代,人品一定也很不错。
作者: 廖明 时间: 2013-11-1 15:56
看炎召怀念奶奶的文章,老三姆的模样即刻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与她是老邻居,也常得到老三姆的帮助。她是个和蔼可亲慈祥的老人。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3-11-1 19:31
令人尊敬的慈祥老人家!
平时每天坚持吃点醋,对身体有好处。但老人吃醋不能用喝的。
作者: 何再金 时间: 2013-11-1 20:33
是个好奶奶!为啥长命原因有:1、心态好无计较。2、勤快。3、吃有讲究,多样卫生。4、虽然多样的脉配不免吃多都很下饭,大米是天公和地公的秘密配方,大米饭是人类最佳营养品样样不缺!一粒咸杆可以配半碗粥,一顿十二粒咸杆就可吃下6碗稀饭或干饭。有那么多的饭量营养就足够了!5、少配咪配就无三高,少花钱心里高兴,自然高寿!会识吗?
作者: 刘炎昭 时间: 2013-11-1 23:26
多少有被奶奶传染到。
作者: 刘炎昭 时间: 2013-11-1 23:49
其实我奶奶的饮食按某些专家的标准是无法认同的,比如鸭屁股里面的两粒带黄色的(有异样的味道,具体叫什么我不知道)的东西专家说过,不能吃,但奶奶特地交代不能去除,要的就是那种味道。另外她配饭的菜肴也很单调,简单。
作者: 彭伊 时间: 2013-11-2 09:43
炎昭同学好福气,奶奶的好,受益终生、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11-4 11:06
正能量传得越多越好!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11-4 11:46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吃的食物,只要无毒就无大碍。健康饮食讲求平衡多样,少油低盐。
作者: 尹一波 时间: 2013-11-4 19:26
本帖最后由 尹一波 于 2013-11-4 19:29 编辑
爱吃醋,不生气。这点俺特别的赞!!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12-22 19:41
记叙人物不太容易,尤其写老人家,既要写得真实生动,可亲可信,又得讲究尊老,把握叙述分寸,尤其自家老长辈,轻不得重不得,所以这次征文,写到家庭的不少,写老人的不多。炎昭写老祖宗,估计自小生活一起,加之老人有很多个人特点,写起来倒是驾轻就熟,不但写了轶事,也写出了神采,写出了不一般的特色,老人家的形象很鲜明、立体、传神,祖孙的亲情也就融入其中了。
不过有一点还可商榷,结尾把老人家的长寿经验也就是生活方式归结为“难得糊涂”,好像不一定对路,从举例的事实来看,这都是一位吃苦耐劳、明事理、乐于助人,而且很有主见、很坚强的老人,跟“难得糊涂”不沾边吧?
作者: 刘炎昭 时间: 2013-12-24 00:13
这里所说的糊涂,主要指的是心态方面:与世无争,逆来顺受。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yxyz6974.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