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标题: 歌德以诗劝子(转)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11-27 10:51
标题: 歌德以诗劝子(转)
心平气和  以诗劝子(转)
( 2008-10-02)


       歌德有个儿子,受父亲影响,也十分喜欢诗歌,十几岁的年纪,总喜欢抄抄写写。有时候,歌德看着儿子抱着诗集津津有味地念着,很想上前和儿子“切磋讨论”一番,但儿子似乎总是沉浸在自己的那个世界里,很少和父亲交流。一天,歌德在客厅里看到儿子捧着一本纪念册陶醉地念着,就走过去问:“有什么好诗?能和爸爸分享吗?”儿子歪头想了一下,倒没有拒绝。歌德一看,原来儿子不知从哪儿摘抄了别人写的一段诗:
       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钟的时间,
       一分钟微笑,
       一分钟叹息,
       半分钟恋爱,
       因为在爱的这分钟中间他死去了。
       歌德看完后,眉头不觉一紧。整首诗弥漫的是一种颓废、迷惘的思想情绪。年轻人啊,为什么会这样玩世不恭地对待人生呢?
       正想着,儿子得意地问道:“爸爸,怎么样?说得很有道理吧?而且,您看这用词,多简练,多精确啊!好诗!好诗!”歌德听罢,说道:“让我拿回房间好好琢磨琢磨,好吗?”儿子以为父亲深深喜欢上这首诗了呢,大手一挥,爽快地说:“没问题!”
       回到房间后,歌德不禁忧心忡忡,儿子若受这种人生观的影响,长久下去,岂不是要堕落?不行!我也写一首诗来奉劝儿子!他思索了一会儿,摊开儿子的纪念册,提笔写道:
       一分钟有六十秒,
       一天就超过了一千。
       小儿子,要知道这个道理,
       人生能有多少贡献。
       歌德来到客厅,把自己写的诗拿给儿子看。他心平气和地跟儿子讲解:这两首诗,是两种计算时间的标准,反映了两个人对时间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把一生只当作两分半钟的人,实际上是游戏人生,只能一辈子碌碌无为,浪费宝贵时光,等到老去的时候,除了徒然后悔,还能拥有什么呢?而用每一分钟的时间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去思考、去工作,将会拥有丰富的时间,比那些用年月日来计算时间的人,能做出更多有实际意义的事,更何况那些把长长的一生看作只有两分半钟的人呢?
       歌德在另一首诗里写道:
       我的产业是多么美,
       多么广,多么宽!
       时间是我的财产,
       我的田地是时间!
       歌德教育儿子时,不以父亲的强势压人,而是心平气和地运用自己擅长写诗歌的优势与特长,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向儿子讲明珍惜时光的道理,激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与宏伟抱负。
(转自某中学教师博客)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11-27 10:52
歌德(1749—1832),德国古典主义诗人、戏剧家;“二分半”据说是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1840—1902)写的。这样的话,两人根本不会相堵,故,此是后人编造的励志故事。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yxyz697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