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标题: 张少尾传奇新篇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22-4-1 15:57
标题: 张少尾传奇新篇
吴侍郎还乡寻美味
张二货进京闹奇葩
[attach]30194[/attach]
1961年编印的《云霄文史资料》总第2辑曾透露鲜为人知的一段历史秘辛,原来温烧史上出过一个惊人的宫廷典故,叫做“少尾太监”,有一定的传奇色彩。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22-4-1 16:00
话说大明弘治二年(1489),户部右侍郎吴原(字道本,别号云坡居士)告假回乡探亲。临行,好友苏阁老跟他说,皇上吃腻山珍海味,却未有尝过闽南菜肴,拜托吴侍郎回乡留意访求菜谱,最好带个名厨回来。 吴侍郎回温烧很低调,多番婉谢官衙乡贤亲朋故旧请客吃饭,不时亲自四处打探,东市场走走,西河街问问,南门兜看看,北门外溜溜……遍尝街头巷尾各种土特产风味,从猫仔粥、海蛎煎、潵水面……一路吃到大鼎咸肉饭等等,有所见识,有所体验,有所感触,但总觉得烹调手法单一,少味无奇。
某日正微服私访,突然西北雨瓢泼而降。吴侍郎情急之下,拐入一处名“雨伞楼”的民居避雨。得知屋主是个张姓老汉,以制桐油纸伞为业。吴侍郎拉个小竹凳坐下,看张老汉做工,拉呱几句,切磋些桐油伞的起源与发展之我见……忽闻后堂有个土话声念着:
点丁点卯,桃花密茂;胭脂香粉,老鼠阿叽嘎叽嘎滚……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22-4-1 16:02
吴侍郎听得声调颇清脆,便问此是何人?张老汉头也不抬说:是我家老二,自小有怪毛病,不会读书,又不愿学制伞手艺,就贪吃,成天最喜欢捡牛屎龟做艺,说也不听,打也不改。
吴侍郎闲着也是闲着,就让张老汉把老二喊出来见见。
只见老二年方弱冠,身材中等,一副蔡嫲相,倒也眉清目秀,手捧两只牛屎龟来回捯饬,像是斗乌龙。
吴侍郎问他:方才念啥米土谣?为何不念圣贤书?来来,我考考你,《三字经》读过吗?
老二白眼一翻,说:《三字经》,算啥米,牛屎龟,阿三字。为啥乌龙有尾牛屎龟少尾,你知吗?
吴侍郎纵然饱学经纶,冷不丁反被问住了。不过看这老二虽蔡嫲蔡嫲,也算伶牙俐齿,应该不弱智,便问:你捉牛屎龟有何用?
老二口一张,笑微微,把一只牛屎龟塞入嘴里大嚼起来,三口两口咽下去,吧嗒着嘴说道:这是上好料的美食,鲜味赛血蚶,营养超燕窝,别人我不告诉伊……
吴侍郎见状有点反胃,随即又相当惊喜,感觉大概率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遇稀世之奇葩了。遂取过另一只牛屎龟瞅瞅,一股骚味刺鼻,皱皱眉头问:这哪里捉来的?
老二摇头晃脑的说:在那桃花密茂的地方。佤嘎汝贡,我掌握好多稀罕的,专吃牛杂大补,各式美味,牛头烧菜头,牛蹄煨鸡爪,牛心炖菜心,牛眼滚龙眼,牛奶滚咖啡,牛筋滚茅台……啥米鱼翅燕窝拢比不了。
吴侍郎将信将疑:我只听说皇上吃腻了土豆烧牛肉……看你细细汉,牛屎龟吃多了,宜将余力吹牛皮,蒙我老人家么?
此时张老汉停下手里的活,叹口气道:人客,实话实说,我这不律不术的二货孝生也有二步七。这厮天生吃货,仗着同姓张,常跑到溪对面的下坂村认亲,骗QQ的牛肉丸吃。混熟了,把人家许多下脚料也弄来吃,七吃八吃吃出本事了,独创了那些奇奇怪怪吃法,口味确是不错的。我唯愿今年冬多落雨多卖几把雨伞,打算给他攒点本钱开个张记牛屎龟……噢,不对,张记食杂水面店,叹些镭补贴家用,省得他一日日吊儿郎当捉牛屎龟当大补。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22-4-1 16:04
吴侍郎暗暗点头:可怜天下父母心呐。这小子此等土法上马的食谱闻所未闻,如若真的好吃,倒也不枉此行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摸出一锭雪花银,对张老汉和老二说:此处有银三足两,有多少雨伞我全买了。多的银子,照刚才说的去买料,统统做来,我尝看看。要真是好吃,包你张家行大运,飞黄腾达有时机,我这里银锭金锭是大大的有啊!
张老汉见白花花银子眼都直了,忙催老二卡紧去买料下厨。老二更是心花怒放,猴急的抢过银锭就跑出门采买,张老汉乐呵呵的陪着人客泡工夫茶。过个把时辰,老二满头大汗的拎着大包小包从下坂村返回,到后厨鼓捣起来。但听得噼里啪啦、丁铃当啷、叽嘎叽嘎滚……这个滚了那个滚,整个过程就免细说了。又个把时辰,终于把张式美味大补都摆上桌,请吴侍郎上座:你品,你细品。
吴侍郎当仁不让,逐一试吃,确有说不出的奇葩口感,类似“翡翠珍珠白玉汤”系列,心想:出门长久了,实不知温烧竟有这号绝活。幸亏入“雨伞楼”访贫问苦搞搞慈善,好歹不负苏阁老所托付。袖口将嘴一抹,正襟危坐说道:“料系不错,虽不入菜谱,大补是一定的。坦率说吧,下官乃本朝右侍郎吴某人……”便把微服私访的来龙去脉一一说出,最后表态,拟举荐老二进京给皇上当御厨,试用期一年。
话说张老汉意想不到老二居然真的交了牛屎运,诚惶诚恐,且惊且喜,趴砖地上磕头,千恩万谢,连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老二也瞬间觉得黄金梦成真,牛屎龟般团团转,一直傻笑,好似范进中举。张老汉爬起身,见老二还手舞足蹈的傻笑不止,情知其狂喜冲昏头壳的老毛病又发作,上去照背上猛击两掌才把他打醒了。
当下吴侍郎再送张老汉三两银子,交代给老二买布料做几领像样的衣裳,过两天随他进京。说着忽然想到,问:吃皇粮得先呈报。搞了半天,还不知令老二名叫什么?
张老汉面糗糗的说:唉,小民不识字,没起大名,这二货排行第二,属狗,从细汉拢叫伊“二尾子”……
吴侍郎眉头一皱说:歹势歹势,入官府定要报个水水的名头……免烦恼啦,我看他又能烧肉又会煨汤,算有温烧特色的半个美食主义者,就叫张烧煨吧,既是大名又当艺名,还可做名牌。譬如日后功成身退在皇城开食杂水面店,招牌即叫“烧煨张”,响当当!绝对媲美“烤肉季”“烤肉宛”“爆肚满”“馄饨侯”等等老字号。
张老汉感激涕零,拉着张烧煨跪下磕头如捣蒜:谢吴大人赐名牵成恩典,真是再造父母,小的来世做马做驴,报答不尽……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22-4-1 16:06
闲话少说。吴侍郎择日带张烧煨返京,水陆兼程,一路奔波也非十天半月。安顿毕,径直来见苏阁老复命。苏阁老听吴侍郎汇报,如此这般,都是皇家福气,也甚是欢喜。转念又道:此人手艺虽绝,然而本朝礼制你懂得,民间之青壮男丁不得进宫当差,岂可造次?
吴侍郎也挠头:这却如何是好?
苏阁老毕竟老谋深算,稍微沉吟,面露得色,笑为点拨:有了,按老规矩一刀切,便无妨矣。 吴侍郎顿悟,连称妙极。告辞打道回府,吩咐下人,暗将张烧煨用一壶麻沸散灌下,直至人事不省,抬到内务府净身庵给阉了。其间不可描述,按下不表。
可怜张烧煨兴冲冲的刚进京,北都还没摸着,昏沉沉七日醒来,下半身已成太监,再惨嚎痛哭都无路用了。好在他本就蔡嫲,阉与不阉,除了面无血色,基本没啥大变。再一深思,毕竟伺候皇上的美差非同一般,三生有幸,真是祖坟头冒青烟了,只要卖力施展手艺,蒙主隆恩,荣华富贵的好日子就在后头,想着想着也就释怀笑慰起来。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22-4-1 16:18
七七四十九日休养完毕,张烧煨奉命进御厨献艺,如法炮制,大办御膳。
皇家就是皇家,天下食材佐料应收尽收,应有尽有,甚至烹饪器具都使金鼎银铲水晶勺……张烧煨为打响第一炮,得到皇上赏识,拿出各式绝招,使上浑身劲头,锅勺与刀具叮叮当当,白汽共香气缭缭绕绕,汉白玉灶台烈焰密冒,宫女捧香油咖喱粉,汤煲叽嘎叽嘎滚……
好不容易把独创的精华特色闽南菜都料理完毕,大功告成。一排小太监将坛坛盆盆依次端着准备往外上传。张烧煨立在排头,以便随时听宣跪见,启禀菜谱。他心急火燎的,时不时从纱帐绡帷后面探头探脑,只待立功受赏、光宗耀祖那时刻的到来。
午时一刻,皇上亲自驾到,屁股往龙椅一坐,侧旁司礼监大太监魏公公例行大内礼仪,高声吆喝:皇上驾到,进~御~膳……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22-4-1 16:20
潇洒走一回,人生第一摆这么近目睹圣上龙颜,张烧煨心头幸福感满满,有点紧张又不是太紧张,主要是亢奋,想着几天辛苦备餐,超常发挥,满席汤汤水水,美食好料兼大补,天下绝无仅有!他太急于邀功请赏了,魏公公话音尚未落,便情不自禁的紧随着喊了声:皇上,吃饭啦……鬼都想不到他本是闽南来的,官话半句不会,节骨眼上惯势的温烧土话脱口而出,听着便是——“皇上,驾崩啦!”
这猛一喊,在场全体太监宫女都一哆嗦,有的吓得手捧的洗手金盆差点掉地毯上。魏公公脸色顿时大变,惊呆了。皇上自然也听到但尚未回过神,觉这鸟音男不男女不女太监不像太监,几分诧异地垂询:何人大堂喧哗?
魏公公满额头豆大虚汗,踌躇着未及回禀。张烧煨乍听皇上开金口,以为褒奖他呢,感动万分,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一股热流涌上头,卡紧献媚表忠吧,又唤一声:皇上,早驾崩早收尸!(早休息)
这下皇上算听了个真真切切明明白白,霎时气歪鼻子。娘希匹!竟敢宫中当面狂呼“皇上驾崩”,狗胆包天,史无前例!欺君之罪,大逆不赦!当下龙颜震怒,宣旨:乱棍打杀,扔出去叫狗吃了!钦此。
说时迟那时快,多名锦衣卫百米冲刺速度冲上来,狠狠叉住张烧煨,他还没明白怎回事即被四脚朝天拖出宫门……之后不可描述之状此处省略XXX字。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22-4-1 16:23
顺提一下,张烧煨被喂狗,那皇家猛犬因奉旨吃了属狗的太监,魏公公嫌晦气,曾想寻机私下人道毁灭之。惟吴侍郎惊悉张烧煨不慎因闽南土音肇杀身大祸而枉死的可悲结局后,未免心生恻隐,叹“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甚是愧对纯朴乡亲张老汉,遂设法与魏公公打通关节,悄悄将此猛犬买回府邸,呼为“张獒”,嘱家丁好生蓄养,以稍慰张烧煨亡灵。“张獒”传种下来,民间繁衍渐盛。至大明万历朝,民间避权相张居正讳,乃据其犬一世祖故事改称“葬獒”;年代久之,近世讹作“藏獒”,也没砖家去考据。此为后话不表。
却说皇上受此恶毒攻击事态一激灵,随即重感冒,下旨严查。三日后查清,却是苏阁老和吴侍郎出于无限心系皇上餐饮,找一名福建人来充当御膳房掌勺太监,事出有因,查无谋逆。皇上这才龙心稍安,降旨将苏阁老和吴侍郎各削半年俸禄为薄惩,下不为例;并钦定永世不得录用福建人进宫为太监。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22-4-1 16:26
于是史上就有了一种奇怪现象,历朝太监成千上万,却无有福建籍太监。有据可查的唯一的一个闽南太监就是张烧煨,遗憾的是净身入宫没几天就稀里糊涂的被处死然后喂了狗。确也算冤案一桩,故《明史》含糊记一笔,由于不清楚其名张烧煨怎写,误为“少尾太监”。
现代《明史》专家吴晗先生乃吴侍郎旁支后裔,对《明史》语焉不详的这一细末颇感兴趣,曾考据钩沉,把这典故移花接木于大明嘉靖朝名臣海瑞,大笔一挥,生发开去,写了篇谈史杂文《海瑞骂皇帝》,引人瞩目,算张烧煨冤案几百年后还发挥了点剩余价值。此亦不赘述。
1960年代编印的《云霄文史资料》总第2辑中记此奇案甚详,并考证张老汉后人因惧怕受牵连四散逃亡,皆不知所终;“雨伞楼”今犹在,“皇上驾崩”笑为民间哈风传说久矣哉。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22-4-1 16:28
[attach]30195[/attach]
吴氏后裔牢牢记取先祖好心办坏事之千古遗憾,代代相传,同时也怜悯二货张烧煨没文化、一不留神导致自身丢了小命葬身狗腹的悲惨遭遇,因而历来对犬类多呈现亲近、喜爱,呵护有加,其中自有某种微妙复杂、一言难尽的补偿心理。
图为当代闽地某吴氏后人跟“张獒”繁衍品种之一(混血犬)的亲昵合影。
公元2022年4月1日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yxyz6974.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