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插队的点滴回忆(郑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16:1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11-11 18:41 编辑

插队的点滴回忆

       与大多数同学不同,我不是高中毕业随即下乡,也不是到知青点。高中毕业后,我老爸让我到一个小工厂当临时工,一年后我老爸因我未下乡,被叫去参加学习班。为了不使家长为难我立即报名下乡,奔赴马铺公社马铺大队的第二生产队插队,办手续的那天是197579日。

环境变   一切靠自己
       我刚到马铺大队时,是当地第一位插队的知青,所以,大队干部对我还是比较关心的。当时我们大队各村未通电,我被安排住在老大队部的一间破旧的小房子(里,离公社革委会很近(的),可以从(公社)那里拉电线过来,有盏电灯。(这间)房子四面(墙)是未(上)白灰的(泥土)土夯墙,年久失修每面墙皆有几(条)裂开)一(到)两米长、(一到数公分)一两指宽的裂缝,地(板)是坑坑洼洼的原始土地,屋(顶的)瓦没有抹灰固定,下雨时屋顶好几处会漏水。大队(还发)给我一张很旧的单人床,床板高低不平,还有(以及)一张老旧的桌子。虽然住宿条件简陋,但我觉得能一个人住一间房还是挺好的,按当时的条件,这已经算是插队知青很好)的优厚待遇了。
       刚到的几天在公社食堂(吃饭)搭伙食,但和公社干部一起(吃饭)就餐感觉不自在,特别是参加劳动后饭量大增,在公社食堂吃饭,经济上也负担不起,后来就自己(做饭)单独开伙了。生产队给了一块离我住处不远的菜地,我种上了(菜)高丽菜、蕹菜、青蒜、菜头等,有时农民兄弟也(拿)新鲜瓜豆给我,(蔬菜)解决了吃菜问题
       三餐饭靠自己做,麻烦事挺多的,不但管(理)好菜地,(又)经常要四处拾(些)树枝当柴火烧,(早上)清晨必须(很)早起床,生好火下米后,(边)又要浇菜,(边)又要给炉子添柴火,跑(上)跑(下)(累)得够呛,吃完早餐马上出工,中午和晚上收工后已经很(累)疲乏,但还得强打精神自己做饭。还好当时年轻,而且自己做饭可以吃得饱,睡一晚就不觉得怎么累了。其实更累的是,下乡不久就遇到农业学大寨,白天照样做农活,晚上参加人山人海移山造田活动。

学大寨  移山造
       一九七五年十月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后,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大寨地处山沟沟,为了种粮食,(采取)挖山造地种庄稼。我们公社也属山区跟着学,我们大队是公社所在地,自然是公社抓的重点。当时采取的办法是,白天照样(作)正常的农活,晚上集中了(很多人在)大批劳动力到公社边上的数个小山头,用锄头把山头上的土石挖下来,再(以人工)把土石一担担挑(抬)到四周山坡倾填埋,最后几个小山头被平(整)连成一片土地。
       我也被卷入这一热潮中,。(那时,)正值秋收季节,白天干各式各样的农活,比如,割稻,犁地等,下午收工后,马不停蹄地生火做饭,吃饭后即带上农具(参加)投入移山造田,不是挖土就是挑土。由于人很多,大家好像都不好意思偷懒,(可)一收工回到宿舍,才感觉全身的骨头都快散架了。
       就这么干了几个月,竟然靠人工平整出一片新田地,但都是贫瘠的黄土地,不知道可以种什么,后来好像是种了,但也长得不怎么样,纯属瞎折腾。可经过这段时间的吃苦磨炼,倒是对锻炼自己的意志和体魄都有些益处。


修机器  点亮(一盏)百家
       第二年,大队知道我在工厂当临时工学过管过柴油机,就(叫)抽调我到大队的碾米站。碾米站的设备仅有一台很小的,简易的碾米机和一台十二匹马力的小柴油机,我(就)负责设备运转和维护,(另外)还有两个年轻人(另外两个人)负责加工(米)稻谷及收加工费。这项工作比起干农活轻松多了,只是在那种(坏)境(下)被噪音弄得很难受。
       在这个碾米站内,摆着一台老旧的、被拆得几乎只剩外壳的四缸(的)柴油机。我(在)回县城时,找到了这(台)种型号柴油机的资料,(我)是否可以)要是能把它修好,再买台发电机就可以解决全大队的供电的问题了。那时,全大队的农民家里晚上都只是点(着)煤油灯,从来就没有用过电灯,如果我的想法能够实现,应该是为大队的老百姓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我(立)即把想法告诉大队书记,(他们)大队干部们很感兴趣,研究后决定支持我的想法。
       为了(全身心地)专心修这台柴油机,我叫了一些小伙子把(这台柴油机)它移到了我的宿舍里。除了(白天的)碾米站设备有故障两个年轻人叫我外,(我一个人在宿舍里)就整天对着柴油机(钻研)琢磨如何修(好)。通过查资料,列出了需要购买的一大串的零配件清单。可当时大队极缺资金,只能是有点钱就到县物资局买(点)几件,边修理边(安)装,个别零配件无法买到,就到工厂里加工。
       当时的劳动热情确实比较高,记得有一天晚上,修理到近10点了,没有配件了,我借了辆自行车回县城去买。到县城30余公里路程,山区的公路上下坡很多,而且路面是黄土(上)铺沙(土),下坡时自行车轮蹭在沙(地)里很容易摔倒),当时公路(完全没)根本不可能有路灯,在幽暗的深夜,(在)路上就靠(着)淡淡月光(沿)分辨着依稀能见的(公)路(前行。只能)小心翼翼地骑(自行车),道路两旁挺高的树和影影绰绰的荒草,在山间夜风中(吹得)飒飒地响,心里还是挺害怕的,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行)赶路,到家已是(很晚)深更半夜了。第二天到物资局买好配件(后即)急急忙忙又赶回马铺。
       就这么折腾了近两个月(后),竟然让我把那台仅剩下空壳的柴油机修好了,经过试车,(柴油)机的性能还比较好。接下来买了台发电机,大队请了外线工把两个自然村的外线都架好,我带了几个小伙到每家每户装电线和电灯。(在)农民家里装上电灯,代表着结束了煤油灯的时代,老百姓可高兴了。(发)电后,虽然电力(还)不够足,灯泡还不是很亮,但比起煤油灯(还)是强多了。
       (事后)不久,大队党支部讨论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经报公社党委批准后,按当时党章的规定,我成为正式党员,党龄从197686日算


       回想起在农村插队当知青的日子,虽然苦点,累点,但还是学了一点实践知识,尽了一点力,做了点事,无愧于大队的领导和农民们对我的关心和培养,也磨练出敢于担当、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0一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16:16: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11-11 18:51 编辑

插队的点滴回忆

       与大多数同学不同,我不是高中毕业随即下乡,也不是到知青点。高中毕业后,我老爸让我到一个小工厂当临时工,一年后我老爸因我未下乡,被叫去参加学习班。为了不使家长为难我立即报名下乡,奔赴马铺公社马铺大队的第二生产队插队,办手续的那天是197579日。

环境变   一切靠自己
       我刚到马铺大队时,是当地第一位插队的知青,所以,大队干部对我还是比较关心的。当时我们大队各村未通电,我被安排住在老大队部的一间破旧的小房子,离公社革委会很近,可以从那里拉电线过来,有盏电灯。房子四面是未白灰的夯土墙,年久失修每面墙皆有几一两米长一两指宽的裂缝,地是坑坑洼洼的原始土地屋瓦没有抹灰固定,下雨时屋顶好几处会漏水。大队给我一张很旧的单人床,床板高低不平,还有一张老旧的桌子。虽然住宿条件简陋,但我觉得能一个人住一间房还是挺好的,按当时的条件,这已经算是插队知青优厚待遇了。
       刚到的几天在公社食堂搭伙食,但和公社干部一起就餐感觉不自在,特别是参加劳动后饭量大增,在公社食堂吃饭,经济上也负担不起,后来就自己单独开伙了。生产队给了一块离我住处不远的菜地,我种上了高丽菜、蕹菜、青蒜、菜头等,有时农民兄弟也新鲜瓜豆给我,解决了吃菜问题
       三餐饭靠自己做,麻烦事挺多的,不但管好菜地,经常要四处树枝当柴火烧清晨必须早起床,生好火下米后,又要浇菜,又要给炉子添柴火,跑得够呛吃完早餐马上出工,中午和晚上收工后已经很疲乏,但还得强打精神自己做饭。还好当时年轻,而且自己做饭可以吃得饱,睡一晚就不觉得怎么累了。其实更累的是,下乡不久就遇到农业学大寨,白天下地做农活,晚上参加人山人海移山造田活动。

学大寨  移山造
       一九七五年十月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后,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大寨地处山沟沟,为了种粮食,挖山造地种庄稼我们公社也属山区跟着学,我们大队是公社所在地,自然是公社抓的重点。当时采取的办法是,白天照样正常的农活,晚上集中了大批劳动力到公社边上的数个小山头,用锄头把山头上的土石挖下来,再把土石一担担挑(抬)到四周山坡倾填埋,最后几个小山头被连成一片土地。
       我也被卷入这一热潮中正值秋收季节,白天干各式各样的农活,比如,割稻犁地等,下午收工后,马不停蹄地生火做饭,吃饭后即带上农具投入移山造田,不是挖土就是挑土。由于人很多,大家好像都不好意思偷懒,一收工回到宿舍,才感觉全身的骨头都快散架了。
       就这么干了几个月,竟然靠人工平整出一片新田地,但都是贫瘠的黄土地,不知道可以种什么后来好像是种了,但也长得不怎么样,纯属瞎折腾。可经过这段时间的吃苦磨炼,倒是对锻炼自己的意志和体魄都有些益处。


修机器  点亮百家
       第二年,大队知道我在工厂当临时工学过管过柴油机,就抽调我到大队的碾米站。碾米站的设备仅有一台很小的简易的碾米机和一台十二匹马力的小柴油机,我负责设备运转和维护还有两个年轻人负责加工稻谷及收加工费。这项工作比起干农活轻松多了,只是在那种被噪音弄得很难受。
       在这个碾米站内,摆着一台老旧的、被拆得几乎只剩外壳的四缸柴油机。我回县城时,找到了这种型号柴油机的资料,要是能把它修好,再买台发电机就可以解决全大队的供电的问题了。那时,全大队的农民家里晚上都只是点煤油灯,从来就没有用过电灯,如果我的想法能够实现,应该是为大队的老百姓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我即把想法告诉大队书记,大队干部们很感兴趣,研究后决定支持我的想法。
       为了专心修这台柴油机,我叫了一些小伙子把它移到了我的宿舍里除了碾米站设备有故障两个年轻人叫我外,就整天对着柴油机琢磨如何修。通过查资料,列出了需要购买的一大串的零配件清单。可当时大队极缺资金,只能是有点钱就到县物资局买几件,边修理边装,个别零配件无法买到,就到工厂里加工。
       当时的劳动热情确实比较高记得有一天晚上,修理到近10点了,没有配件了,我借了辆自行车回县城去买。到县城30余公里路程,山区的公路上下坡很多,而且路面是黄土铺沙,下坡时自行车轮蹭在沙里很容易摔当时公路根本不可能有路灯,在幽暗的深夜,路上就靠淡淡月光分辨着依稀能见的路小心翼翼地骑道路两旁挺高的树和影影绰绰的荒草,在山间夜风中飒飒地响,心里还是挺害怕的,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赶路,到家已是深更半夜了。第二天到物资局买好配件急急忙忙又赶回马铺。
       就这么折腾了近两个月,竟然让我把那台仅剩下空壳的柴油机修好了,经过试车,机的性能还比较好。接下来买了台发电机,大队请了外线工把两个自然村的外线都架好,我带了几个小伙到每家每户装电线和电灯。农民家里装上电灯,代表着结束了煤油灯的时代,老百姓可高兴了。电后,虽然电力不够足,灯泡还不是很亮,但比起煤油灯是强多了。
       不久,大队党支部讨论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经报公社党委批准后,按当时党章的规定,我成为正式党员,党龄从197686日算


       回想起在农村插队当知青的日子,虽然苦点,累点,但还是学了一点实践知识,尽了一点力,做了点事,无愧于大队的领导和农民们对我的关心和培养,也磨练出敢于担当、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0一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2 08:35:4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刘兄拨冗斧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04:08 , Processed in 1.1232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