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0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打果子 (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9:2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黄文骅 于 2014-5-11 09:45 编辑

        打果子?可能有人疑问,是笔误吧,应该是吃果子,或者像“扣窑”那样是一种民间的别出心裁的饮食方式?不急,听我慢慢道来。打果子,就是用石头或短棍投掷击打果树上的果实,让果子掉下来,以便捡食。       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人民刚从“瓜菜代”的经济状况熬过来不久,物资还是相当匮乏,一切凭票供应,能吃饱肚子就很不错了,其余的“享受”想都别想,吃水果?那是奢望。云霄是水果之乡,各种水果琳琅满目,满街在卖,可大人就舍不得掏钱买来吃。每次从水果摊旁经过,那诱人的果香令人馋涎欲滴。偶尔乡下亲戚送来几斤水果,小孩只能分几个解馋,剩下的大人用吊篮装起来挂在中梁,怕你偷吃。看得到吃不到,那眼馋啊,心情“你是知道的”。有时我暗自发誓,哪天我有钱了,非得买一大篮一次吃个够。云霄的房前厝后经常种有龙眼、芒果、枇杷、黄旦等果树,每逢果子成熟时节,树下就会引来一大群小孩,眼巴巴的望着那累累的果子,大人一离开,马上,石头、瓦片、木棍万箭齐发地往树上扔,被击中的成熟的未成熟的果子纷纷往下落,孩子们一拥而上抢夺,没摔坏的摔坏的果子,抢到就往嘴里塞,有时为了争夺一颗果子还大打出手。可遭殃了那些果树下房子的主人。石头、瓦片雨点般的落在房顶上,屋瓦砸的稀巴烂,天窗、玻璃窗砸碎了。女主人操着扫把柄大声咒骂地冲了出来,小孩子哄的一下作鸟兽散。小时候曾听老人说,房前屋后不能种龙眼树,说是不吉利,不发彩。我不理解,“龙眼”这么吉祥的名称怎会不吉利?长大了我想应该是怕小孩打果子吧。
       读小学时我家住在云霄一中第一校舍,大院子里有一株大龙眼树,树干有3—4人合抱那么粗,该有上百年树龄了。放学了小伙伴们就在龙眼树下玩耍,周末就在树下玩“卡寸”、“弹珠子”。这株老龙眼树,枝繁叶茂,树冠很大,龙眼结果很多,果实累累。每年龙眼结果,小伙伴们趁大人不在就打果子。噼噼啪啪,可怜一中校舍的屋顶可就遭了殃。一中看门的老校工秀卿姑就出来赶我们了。就这样,打龙眼从赤核(未成熟)打到乌核(成熟了),到最后龙眼收成了,树上偶尔有一两颗漏网的龙眼,还不放过,不打下誓不罢休。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父亲被打成黑帮分子、牛鬼蛇神,大字报被贴了很多。我小孩不知大人愁滋味,继续调皮捣蛋,冥顽不化。一天用弹弓打鸟时不小心把老校工秀卿姑宿舍的玻璃给打破了,这下我可“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她是革命群众,地地道道的工人阶级,她告到我家,大字报也贴到我家门口。父亲一下把我的弹弓柄扯折,顺手从门后操起扫把柄劈头盖脑的一顿狠揍,把满肚子的委屈、怨气一股脑地发泄到我身上。从来不哭的父亲流下了眼泪,我不敢怨恨他。不久,父亲怕我再惹事闯祸,就把我送回了东山外婆家。
       离开那里后,我再也没回去过,不知那株老龙眼树还在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5-10 21:33:02 | 只看该作者
一中第一校舍?在北门那里?“卡寸”、“弹珠子”是玩过,打果子没干过,捡果子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刮风下雨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板凳
发表于 2014-5-11 07:48: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09:38:35 | 只看该作者
刘炎昭 发表于 2014-5-10 21:33
一中第一校舍?在北门那里?“卡寸”、“弹珠子”是玩过,打果子没干过,捡果子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刮风下雨 ...

一中第一校舍就是后来的县电线厂,三房池塘前。

点评

原来如猫!果不其然!谢谢!  发表于 2014-5-11 21: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09:49:19 | 只看该作者
方维和 发表于 2014-5-11 07:48
我们刚上初中时,是老寿山负责敲钟。后来老寿山走了,秀卿姑接班继续敲。

秀卿姑儿子是木工组的唐荣祺师傅 ...

秀卿姑最早是在第一校舍当门岗,后来第一校舍没了才去学校敲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5-11 10:52:55 | 只看该作者
       看来,童年时的‘坏孩子’还不止我一个人!不过,我可能更坏些,偷果子的行径更多样、更恶劣。似乎以前都坦白交代过了,不再重复。    很高兴,找到了同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5-11 22:14: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何再金 于 2014-5-12 13:45 编辑

      偷满粿子我比你卡好手路,细汉匙我拜树买揽,拜痒奶景树顶,将奶景丫刁来,用嘴将奶景咬亏,里底的奶景咬出来吃,奶景籽批到蓝蒲底。奶景壳原旧科夹底奶景丫远看归丫好好,粗心的奶景主无疑误奶景科郎偷满气。别日照样气偷吃奶景,敢广不惊您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0:54:36 | 只看该作者
何再金 发表于 2014-5-11 22:14
偷满粿子我比你卡好手路,细汉匙我拜树买揽,拜痒奶景树顶,将奶景丫刁来,用嘴将奶景咬亏,里底的奶 ...

小时候家在乡下的孩子无拘无束,想干嘛干嘛。我们有人管着,敢出轨就要挨揍。所以你才能练出这偷吃奶景的好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21:36: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黄文骅 于 2014-5-12 21:38 编辑
林建云 发表于 2014-5-11 10:52
看来,童年时的‘坏孩子’还不止我一个人!不过,我可能更坏些,偷果子的行径更多样、更恶劣。似乎 ...

们的童年物质条件差,零食很少,所以才有扣窑、打果子的行为,乡下的孩子可能情况会好点,机会多,城里的孩子就要冒着挨骂挨揍的风险。玩具也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现在与我们的下一代忆苦思甜,他们认为是天方夜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5-17 21:43:35 | 只看该作者
黄文骅 发表于 2014-5-12 21:36
我们的童年物质条件差,零食很少,所以才有扣窑、打果子的行为,乡下的孩子可能情况会好点,机会多,城里 ...

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5-26 12:08:58 | 只看该作者
   至今依然怀念小时住在外婆家时,隔壁邻家那棵根深叶茂的百年桑树,长得有几层楼高。每到果实成熟季节,邻家孩子便拿起自制的采果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绑扎上一段刀片或铁丝,对准桑果使劲切割采摘。桑果掉下来,谁手脚快就到谁的嘴里。    那桑果。蜜样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02:24 , Processed in 1.0920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