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253|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秋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09:0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方联州 于 2014-9-10 22:08 编辑

                  中秋夜

玉宇通明夜已深,清风醉客酒频斟。
蟋声唧唧添诗兴,旧雨新知对月吟。


甲午中秋夜,诗社几位文友聚于我家小园赏月品茶、小酒闲侃,夜深意愈浓,有人提议:以今晚中秋为题,各自赋诗一首方可离去。众皆叫好,并要我先作,众情难却,于是我园中漫步片刻,略凑粗浅几句文字,以作抛砖引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9-9 17:06:19 | 只看该作者
      吟诗作对,曲水流觞乃文人雅士之风,联州同学一群文友如此雅兴,实属难得,可喜可贺。
      律诗要求严格,平仄、押韵、对仗要工整,现代人没耐性,因此会律绝的人凤毛麟角。这里不揣冒昧对七绝《中秋月》提点看法,供商榷。1.首联仄起仄收,尾字“深”平声。颈联平平平平平平仄,3、4字“唧唧”也是平声。这两处平仄不对。2.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不得通韵。“斟”、“兴”、“吟”通韵了。3.诗中写文友对着明月喝酒吟诗,与“中秋”扣不紧,标题可拓展一些。  
      说错了请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9:19: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方联州 于 2014-9-9 19:30 编辑

很好,文骅能提出问题正是诗坛的好现象,只有这样讨论大家写作才能进步。如果对不对大家都相奉承,那就可悲了,希望以后大家多向文骅同学学习。
我写这首诗是用平水韵,就是标准的古韵,不是通韵。仄起仄收没错,仄起指起句前两字用仄仄,仄收也是收句前两字用仄仄,这叫仄起仄收,此首诗没有错;文骅说“颈联平平平平平平仄”的问题,先说我此首诗是七绝,不是七律,七绝不必用对联,七律八句才分颔联、颈联,这一点也没有错;你说“3、4字“唧唧”也是平声”不对,“唧唧”古韵是仄声(不明白的可查平水韵),我的这首诗是起“下平十二侵”韵,深、斟、吟三字为韵,都是十二平侵韵;兴字是第三句转韵,不能同韵,我这样没有错。诗中四句都扣紧文友在我家里饮酒、赏月和吟诗,没有离题,当然我的水平是不高的。
下面我拿首唐诗做个举例: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最后再次谢谢文骅同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9-10 00:56:39 | 只看该作者
七绝仄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 (蓝字应平,红字应仄) --------------
玉宇通明
清风醉客酒频斟【斟:十二侵】 押韵
蟋声唧唧添诗兴
旧雨新知对月吟【吟:十二侵】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平仄存在2个问题。
第5字 应平
第7字 应仄


把《中秋夜》放到电脑里核对,好像也有平仄问题,所以我怕拿平仄这个鸟东东来说事。刻意去迎合古人的游戏规则,我觉得不用那么认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9-10 01:20:26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联洲同学的“抛诗(砖)引异(玉)”已见成效,有众多高手参与切磋,很好!我等诗盲多少可以长长见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08:02:03 | 只看该作者
zbs 发表于 2014-9-10 00:56
七绝仄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仄仄平平平仄仄

既是律诗,押韵就必须人真,不认真就得去写自由诗。
我在这里顺便告诉同学们,学写古体诗,要多读唐诗,多读先人存世流传下来的诗,目前中国诗词学会出版的《中国诗词》和各地较有名气的诗词刊物也不错,可经常向我们本地懂诗词的老前辈学习、请教。千万不要跟电脑学诗词,用电脑去测试诗词的错与对,若这样学诗的话,你就误入歧途了,以后要进步就很难。
我这首七绝格律没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拿去给懂诗词的人读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08:05:10 | 只看该作者
刘炎昭 发表于 2014-9-10 01:20
看来联洲同学的“抛诗(砖)引异(玉)”已见成效,有众多高手参与切磋,很好!我等诗盲多少可以长长见识。 ...

很好,论坛就得这样,自己有看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再讨论,然后明确对与错,更希望有高手进来。

点评

完全正确+10分!  发表于 2014-9-10 18: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9-10 12:0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9-10 12:04 编辑
刘炎昭 发表于 2014-9-10 01:20
看来联洲同学的“抛诗(砖)引异(玉)”已见成效,有众多高手参与切磋,很好!我等诗盲多少可以长长见识。 ...

    响应炎昭同学号召,虽属诗盲,也来瞎掺和几句。
   关于古诗词的格律,是否可以与时俱进改良一下。押韵是必要的,念起来好听。而关于平仄的要求,不必过分严格,拘泥于几个字的读音高低,有时会扼杀了一首好诗。现代人生活忙碌节奏快,没那份闲心,为几个字的平仄音调苦心琢磨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9-10 12:17: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9-10 12:24 编辑

    赞同文骅同学关于标题的看法。《中秋月》诗句主要描写会友、赏月、吟诗等活动,并非只写中秋月亮。以《中秋月》为题有些牵强,无法涵盖诗词所有内容。
  请教诗词作者,不知最后一句“旧雨新知......”中“旧雨”是指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9-10 18:02:25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4-9-10 12:03
响应炎昭同学号召,虽属诗盲,也来瞎掺和几句。   关于古诗词的格律,是否可以与时俱进改良一下。押韵 ...

     张宜同学有点抬高别人: 纯属瞎掰,在其笔下居然变成“号召”?真的有点受宠若惊。降低自己:虽属诗盲,也来瞎掺和几句。不过对于“押韵是必要的,念起来好听”的高见,觉得比起啥米平平仄仄容易理解多了!

点评

没错的,炎昭的“昭”字,不就是天天发号召吗?另外,老同学好像擅长为别人改名?  发表于 2014-9-12 1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1:40:55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4-9-10 12:03
响应炎昭同学号召,虽属诗盲,也来瞎掺和几句。   关于古诗词的格律,是否可以与时俱进改良一下。押韵 ...

唐诗宋词近千年来后人未能跨越,文人学者只有恭敬学习,未敢轻视而试图改变其格律。在这里“与时俱进改良一下”犹如六十年代的破旧立新,唯我们的同学想尝试。
念起来好听,押韵重要,平仄也一样重要,平仄好像音乐音符的高低。

点评

zbs
说得过分点了吧:“唐诗宋词近千年来后人未能跨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你看看谁可以超越?  发表于 2014-9-17 0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2:04:14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4-9-10 12:17
赞同文骅同学关于标题的看法。《中秋月》诗句主要描写会友、赏月、吟诗等活动,并非只写中秋月亮。以《 ...

《中秋月》为题是否与内容牵强我不再分析,你们不喜欢,有看法,我换成《中秋夜》吧,不再换了。
旧雨指老朋友。
诗社去年开展一次《诗词写作》讲座,开讲的老师最后告诫人们:多读唐诗宋词,多读名人之作,多与懂诗词出好作品的作者交流学习,不要在网上发表诗歌,不要在网上与人交流诗歌和争论,时间很宝贵,要静下心研读,不要浪费时间。初学者更不可以在网上与人交流诗歌,以免受误导。
我忘了开讲老师的话。

点评

谢谢诗人指点。  发表于 2014-9-12 10: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9-11 02:09: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bs 于 2014-9-11 02:11 编辑


      你那开讲老师“多与懂诗词出好作品的作者交流学习,不要在网上发表诗歌,不要在网上与人交流诗歌和争论,”的说法我看也不大正确,一半一半而已。“多与懂诗词出好作品的作者交流学习,”这肯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不要在网上发表诗歌,不要在网上与人交流诗歌和争论”这就好像有自大,不然就是有自闭之嫌。
      现今网络风行,文学创作,吟诗作对者千千万万。均以网络传播为多,是多快好省的好途径。学而习之,因习而知所学,故复学之。学诗、写诗、谈诗、请人评诗点拨,乃至网络交流,这些都是诗词爱好者进步的配方。如果想在诗词这方面有所造诣除了要听那个“开讲老师”外,最好能找找“再讲老师”的课。不然就自娱自乐和咱同学们海侃、瞎吹、胡扯,到诗词里面打打酱油就罢罢了了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08:00:23 | 只看该作者
zbs 发表于 2014-9-11 02:09
你那开讲老师“多与懂诗词出好作品的作者交流学习,不要在网上发表诗歌,不要在网上与人交流诗歌和 ...

开讲的老师是负责任不是自大。网上就是你讲的自娱自乐、海侃、瞎吹、胡扯打发无聊的场地,网上学诗歌是多快,但混杂会误导人,似你拿诗歌给电脑测试,就像以前唱卡拉OK给电脑打分一样,拿诗歌当儿戏,太不严肃了。
“多读唐诗宋词,多读名人之作,多与懂诗词出好作品的作者交流学习不要在网上与人交流诗歌和争论,时间很宝贵,要静下心研读,不要浪费时间。初学者更不可以在网上与人交流诗歌,以免受误导。”开讲老师是出于实践经验和负责任,说的多好。并不是你理解的那样。不出去感受大自然,不去会文友,不与会诗歌的人交流学习,而关在狭小的室内在网上瞎侃才是自闭。多出来走走吧,思维会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9-11 23:56: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bs 于 2014-9-12 00:08 编辑

    至于将所写的诗用电脑核对,在电脑里修改,我认为绝对是好方法。和唱卡拉ok 评分是两码事。它这里面可是现代高人的科技结晶。还是建议你到网上去试试。比如只要把你修改的“渡夜风柔 倒影楼”复制粘贴进去,这个软件马上就提示:

渡夜风柔
钩【钩:十一尤】 押韵

倒影楼【楼:十一尤】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平仄存在11个问题:

2 应平
3 应平
4 应仄
5 应仄
7 应仄
9 应平
12 应仄
14 应平
16 应平
17 应平
19 应仄

     这样不管是押韵平仄都能准确判定,发现错误就可现改现核对,一个20字的五绝中要改11个字,可以说是大手术,简直是脱胎换骨。要花很多时间去凑句子。这样灵感来潮的原意就弄丢啦。
    当然,能够重规沓矩来写诗那是一种严谨学风,我举双手赞成。可吟诗作赋咱们毕竟只是门外汉,说大点就算爱好者。连入门级都够不上,稍后还有业余的,专业的,专家的,山外有山爷爷奶奶无穷尽。咱这把年纪即使再抓紧时间,挑灯夜读。估计也就是混个“半业余”就立地顶天了。
     放着简便正确的工具不用,而逐字逐句地去拼读修改平仄押韵,又何必呢?
给你两个网址参考:
http://www.zhgc.com/pz/pz.asp
http://www.52shici.com/index.ph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07:37:25 | 只看该作者
唉,我都跟你讨论好几回了,炳顺你怎么还不明白,这么固执呢?文学写作要有长期的文化积淀,社会经历,多读书能博古通今,多社会实践能增加阅历。写作诗歌首先要有一个读的过程,弄清、掌握好诗歌格律,然后边写边悟,多与懂诗歌的人交流学习,由浅入深,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待到水满渠成,一切都很简单,平仄、押韵会感觉很有意思,信手拈来,不再是难题,遇实物感触就有吟哦激情。所以,文学创作是急不来的。
电脑测试诗歌很荒唐,你上面的测试给懂诗歌的人看了会笑掉牙的。在网上查询资料很方便、很好,可写作是自己对一个事物的酝酿,都得用自己的情感和心思去完成,没办法投机取巧,写作要靠自己的文化积淀、文学素养,所以电脑只能做帮手,不能依耐,不然会误自己,写不出好作品的。
刘正明懂诗歌,你可以去问问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9-12 10:43: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9-12 10:50 编辑

  
    关于诗词格律,同学们讨论热烈。一方是经典学院派,维护诗歌传统,崇尚尽善尽美;一方是创新自由派,要摆脱传统束缚,追求自由洒脱。依我看,两种观点各有千秋,自有用途。平时消遣抒怀,大致符合韵律就可,平仄不用过于苛求,先培养兴趣再说;哪天若要参加诗歌创作竞赛或向诗刊投稿,再作严格要求。
   所谓诗歌创作,依个人粗浅理解,即运用富有韵律而又简练隽永的语言,借用对于自然景物或客观事物及环境的形象描述,创造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意境,抒发一种蕴含爱恋激情的、思乡的、怀念的、忧伤的……情怀,或表达某种理想和信念。
   诗歌的格律,只是一种形式要求,是为诗歌内容服务的。评价诗歌,主要看诗意是否浓郁,有无感染力,能否触动心灵。一味追求形式的完美,有点舍本求末。古典诗词不仅要求押韵,限定诗句字数,还要求平仄严格对应,都能做到固然很好,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动听。但要做到平仄严格对应,有时难以找到切合诗意的字词,拘泥于此,确实过于费心费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1:41:37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4-9-12 10:43
关于诗词格律,同学们讨论热烈。一方是经典学院派,维护诗歌传统,崇尚尽善尽美;一方是创新自由派, ...

目前,中央政府都很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最近中央四部委联合调集各部门开会,部署抢救传统文化,习近平也发表讲话:反对弃掉学生课本上的古体诗词。
格律诗歌自有他的格式,不是你想创新就能随便去改的,你不喜欢他的格律可以,你去写你的新体诗,不要拿古体诗歌说事。
诗歌的意境自然最重要,以上讨论的是诗歌格律问题,并没有说意境不重要,如果格律标准而没有意境那就四平八稳了,那算什么好诗歌?请你不要断章取义,在同学们面前应以事论事,不要用政治手腕,不要学我国外交官的善辩,有和稀泥的嫌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9-12 11:47:07 | 只看该作者
方联州 发表于 2014-9-12 11:41
目前,中央政府都很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最近中央四部委联合调集各部门开会,部署抢救传统文化,习近平也发 ...

  
  那么喜欢上纲上线,只好闭口不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1:53:18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4-9-12 11:47
那么喜欢上纲上线,只好闭口不谈了。

  那么容易生气呀?过来喝杯云霄的功夫茶,岩上水仙,不要生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10 01:38 , Processed in 1.1076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