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73|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秋之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22:4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10-29 23:29 编辑

秋之物候

    秋天,很多庄稼和植物果实在秋季成熟,是庄稼收获的季节。随着气温的下降,落叶植物的叶子会渐渐变色、枯萎、飘落,甚至只留下枝干度过冬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岩石边的枫树叶——红了、落了
农田的稻谷熟了——又是一个丰收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22:53:55 | 只看该作者
秋  收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0-29 23:05:26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4-10-29 22:53
秋  收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景美!传图效果也不错,是用什么方法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23:0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10-29 23:37 编辑

秋    果

秋之余甘子 —— 晶莹剔透


秋的柿子 —— 越老将越红
秋之丝瓜 —— 一肚子私(丝)
秋之香蕉 —— 一串一串的
秋之“蒲盐”—— 虽贱也潇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23:1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10-30 19:09 编辑

    从气象的物候学标准定义是:夏天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但,今年霜降已过,10月也进入了下旬,闽南的气温(20~30)依然徘徊在夏末状态,迟迟不愿迈进秋之门槛。尽管气温的滞后,可季节的脚步却依然迈进了秋季:白昼变短了,太阳早早就西下;植物叶子变黄、变红了,渐渐地枯萎、落下;……。
初秋暮色

秋之暮色——日落的时间提早了约一小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23:2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10-30 01:54 编辑

    闽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经常遭受台风或热带风暴的侵袭,并带来丰沛的雨水。可是,今年的台风和热带风暴却远离闽南;夏季的雨水也非常稀少,干旱可能延续整个秋天。家乡的小河快变成水沟了,山野的植物大多提前枯萎、甚至死亡……。俺农民们期待啊,期待!期待秋季能有一场秋雨,期待不要出现夏、秋、冬之连旱!
家乡的小河快要变成水沟了(高地村边小溪)
树叶黄了、落了;不少树木已因旱而枯死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23:34: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10-29 23:36 编辑
江丽华 发表于 2014-10-29 23:05
景美!传图效果也不错,是用什么方法传的?

       江姐,还得谢您!不知咋地,今晚竟然能传上图片。还好在“分梨”之前能再次登台,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0-30 06:13:5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好一派秋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0-30 10:50:35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4-10-29 23:34
江姐,还得谢您!不知咋地,今晚竟然能传上图片。还好在“分梨”之前能再次登台,谢了! ...

林教授你好!能提供优质的余柑苗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2:37:16 | 只看该作者
王颜萍 发表于 2014-10-30 06:13
欣赏了,好一派秋色。

           谢谢!大自然的秋色是漂亮的,难怪有很多诗人墨客陶醉于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2:40:26 | 只看该作者
何再金 发表于 2014-10-30 10:50
林教授你好!能提供优质的余柑苗否?

         何庄主你好!现在尚无这方面的信息,但您吩咐的事我会关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0-30 16:22:42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4-10-29 23:34
江姐,还得谢您!不知咋地,今晚竟然能传上图片。还好在“分梨”之前能再次登台,谢了! ...



不谢不谢,我只是帮了点小忙,不足挂齿。问题解决了就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8:05: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10-30 19:12 编辑

秋之月
    诗人们都比较潇洒,喜欢欣赏五颜六色的秋韵,欣赏幽静皎洁的明月。每当皓月挂在秋天蓝蓝的夜空时,总会产生出一种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心境;于是乎,碧绿的山野、清澈的流水、湛蓝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尽集中浓缩在其笔墨中,形成一篇篇象征秋色、明月,脍炙人口、令人陶醉的诗。古今皆然,当今诗人也喜欢创作秋月的诗词,遗憾的是秋月的诗词早已结出诸多硕果——李白、苏轼、王维等等诗圣的作品很难以超越。于是,便出现了歌颂秋月、秋色的现代诗和诗人很多,然而,其诗词却没人要看的结果。
中秋明月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虽不符合现代科学(因为地球的这边是明月,而那一边肯定是‘新月’或‘弦月’),但却也是传承至今的佳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8:2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10-30 18:34 编辑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王维)
    此“红月亮”是农历八月十六,于山中观月出时所拍的。大多的“红月亮”是月亮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时短波被折射,仅有长波才到达人类眼睛而产生颜色变化的现象;与月全食时发生的“红月亮”并不相同。
月全食“红月亮”(红月亮出现时因乌云密布无法看到其通红的面孔,待到云开雾散时,仅看到其红屁股)

       中国古诗词大多是以自然景色、人伦及社会为背景,很少涉及自然科学。而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却具有其科学性。是的,明月与潮汐是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今秋农历九月十五的“红月亮”则是“月全食”。“月全食”是可以预测的正常天文现象,其对地球也会有所影响——“天文大潮”就是其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8:33: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10-30 18:40 编辑

秋之潮
       月亮是环绕地球以椭圆形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绕着地球公转时,其特殊引力吸引着地球上的水与其共同运动,形成了潮汐。当月亮到达距离地球近处时(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海洋的潮汐就比平时还要更大,这种潮汐被称为‘大潮’。反之,则形成‘小潮’。 而当地球、月球和太阳恰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两天体的引潮力就会作用于同一方向,其所引起的潮汐振幅则更大,即形成了“天文大潮”。
       108日(农历九月十五)晚的“红月亮”,正是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处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大部分光辉,只有部分太阳光经大气层折射到了月亮上,因此形成了表面昏暗的“红月亮”。 此类“红月亮”必定引发“天文大”。 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天文大潮”一般在“红月亮”之后的二、三天内出现。因此,自农历九月十六至十八,厦门海域出现了天文大潮!高潮时海水潮位均高出了蓝色警戒水位线,并出现了海水倒灌现象。
农历九月十七,胡里山炮台的潮水淹上了休闲的步行道
农历九月十七,厦门大学白城海边环岛桥的潮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18:5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10-30 19:00 编辑

       由于“天文大潮”的潮位比正常大潮潮位要高得多,于是,就出现了“无雨大涝”的海水反灌现象。俺的旧居——“海洋新村”成了真正的海中村。
车辆在海水中行驶

姑娘提着脚过街——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10-31 10:08: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10-31 10:25 编辑

   秋之韵,跳跃着喜悦华美的音符。金黄遍野,瓜果飘香,丰收喜人,秋色尽揽……
   图文并茂的风景摄影,展示大自然春夏秋冬四时变化,令人大开眼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10-31 10:2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10-31 11:32 编辑
林建云 发表于 2014-10-29 23:06
秋    果
秋之余甘子 —— 晶莹剔透


   小时候好喜欢吃用甘草腌制的余甘子,甘酸爽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10-31 10:31:51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4-10-30 12:40
何庄主你好!现在尚无这方面的信息,但您吩咐的事我会关注的。

林教授你好!不必太操心此玩意儿。需要也只是一、两棵种着玩而已。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8 10:45 , Processed in 1.1232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