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6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风风雨雨几十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2:2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3-12-22 12:29 编辑

风风雨雨几十年
(74届高中四班    林明炉)

        1969年9月17日,我上云霄一中初中班,当时只有14岁,进城关是我人生头一次。我被安排在3连2排,班主任是仙游人,叫陈天骥老师;连长游文锦老师也是仙游人。当时,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连每星期两毛钱的柴火费也交不起,只好自带柴火,对一个14岁的人来说,肩负一周柴火、粮食的重担徒步15公里,有时我感觉难以坚持下去。

       一个学期以后,我转学到火田中学的前身后埔初中班继续就读。两年后的72年元旦,我在火田中学初中毕业。一个月后,被录取到云霄一中上高中,我被分配在高一年段第9班,班主任是沈子权老师;一年之后,我和许多同学被并到高二(4)班,班主任是王新潮老师,直至1974年6月21日高中毕业。惜别了母校之后,我走上了回家务农的道路。将近四年的务农生涯,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1978年5月13日,我被火田中学的老师们举荐到火田中学当民办教师,每个月的月薪是28元。1978年10月12日(农历9月13日),我在老家结了婚;次年7月24日,长子林炜彬降生了;时过二年后的4月13日,次子林炜坚也来到人间,我再次当了父亲。他们兄弟俩现在虽然都当上了小老板,说实话,这与家教塑造、我们父子之间的共同奋斗是分不开的。

       其实,我长子上小学时仅5周岁又41天。记得给他报名的时候,时任校长的吴老师就直接问道:你结婚不久,怎就这么快有儿子来上小学?我说孩子已经七岁了。接着他说:明天带来看一下。第二天,吴老师看了小孩后虽有疑虑,但还是勉强答应下来。开学的第一天(1984年9月3日),由我母亲带着孙子去上学;送到学校后我母亲便转身回家,可没想到,我儿子却跟随其后也要回家;快到家门口时我母亲才发现,又重新把他带到学校交给吴老师。吴老师是位很有耐心的教师,他不仅蹲下与小炜彬谈心:“你爸爸和叔叔们以前都是来这里读书的,小孩子一定要学文化,以后才能成才......”;还买了10个糖果装在我儿子的裤袋里。上学一个星期过去了,儿子还不会拼音、读字,甚至连“1”字也不懂。放学回家被我询问时,他委屈地哭了,两眼眼泪汪汪。当晚,我不能入睡,想该怎么办呢?第二天,我去供销社买了一块布黑板、黑板擦和粉笔,对他进行拼、读、写的课外辅导,经过三星期的苦练,他很快就跟上班级的同学了。自此之后,他有不懂的一回家便向我提问,这个怎么读,哪个怎么写?如此一来,我对拼音也边补学边教,纠正了不少以往不正确的发音,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期中考,我儿子取得98分的拼音成绩,他开始对读书有兴趣了。现在回想起来,“子不教,父之过”不无道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到了90年代的第4个年头,炜彬也进入了云霄一中上高中。8月29日,我带他去报名;次日因需交上新生入学应交人头像,我再次陪他去云霄一中,带他去照相馆(综合商店对面)照相。这在当时并不奇怪,因为我也是在上中学时第一次到县城,城关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转眼到了1994年11月11日——云霄一中68年校庆。这一天,一中校园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许多校友们都前来参加这大喜的日子,我也有幸参加了。中午,我特意带炜彬去参加在方长全开的饭馆里的校友聚餐,让他也领略什么是同学缘、校友情。

       香港回归不久的1997年7月7~9日,炜彬参加高考。高考前必须填写志愿,当时我无从下手予以指导,焦虑之时猛然间想起报纸上的信息——我国将在不久的将来加入世贸组织。我知道加入世贸组织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国门打开,加强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因此,决定让他填报国际贸易专业。高考一个月后,果真如愿被录取,我家出了个大学生!

       1999年12月23~25日,连续三天的严霜,实属历史罕见。特别是24日这一天,许多田沟水面都结了冰,荔枝树的树冠披上一层薄薄的银装。2000年的荔枝绝收了,秋季两个孩子入学的学杂费怎么办呢?我向一位初中老同学流露出内心担忧,他说可以代向放高利贷的人借款,并订了口头合约:借1万元,月息5%。8月27日,两个孩子分别去了学校,之前我跟他们约定,8月29日中午之前我会将大儿子8000元和小儿子2000元学费分别汇到他们卡上。 29日一大早,我去那位同学家,他马上放下早饭的碗筷、去找那位放高利贷的人;可那个人却说:那钱昨天已被人先借走了。我一听,气得要命,仰天长叹道:没法让他们读书了!看到我的无助与绝望,那位同学把自己家中仅余的5000元借给了我,还硬着头皮跑另一家放高利贷的,一万元终于在最后期限得到了落实。解决了儿子们学费的燃眉之急,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我得到了不少同学好友的真诚支持与关怀,这是此生的荣幸与慰藉。

       大儿子的大学生活,可以说苦不堪言。为了生活,他联合几个同学试着 ‘经商’,每人从远离宿舍区的学生街买5盒快餐(每份5元),带回卖给那些呆在宿室不愿动的小老爷们,每份是8元,每盒从中获利3元。可有一次,他们背着装盒饭的背包进入宿室区时被校保安发现,保安当众把盒饭摔在地上羞辱他们,……。次子炜坚在一中读高中也不让我省心,其耿直强悍的性格常因受不了同学的欺辱而打架,老师的‘告状’常让我心烦,小孩也感到委屈。每当想起这些事,我既心酸、又纳闷——人家的孩子都那么的幸福,而我家的孩子为何这般的苦涩?

       常言道“穷则思变”,我也经常在考虑如何改变经济上的窘境。每个月不到300元的工资是难以维系两个儿子的上学与家用,只能靠种水果适当补偿。种水果的确是靠天吃饭的活,即使是遇上好年景,卖水果的收入扣掉雇工工资、施肥、打药等成本等费用外也是所剩无几,仍然杯水车薪;若遇上天灾虫祸,有时候是颗粒无收,雪上加霜。所以,老家‘有苦从“柑”来’之说法。但是,不管生活如何艰辛,日子还是要熬着过。

       2001年6月28日,炜彬大学毕业了。经过四年大学的苦读,他的英语及其它学科的水平还算不错。大学毕业后的他离开了家乡到广东深圳的一家企业做外单的外企业务员,月薪是每个月800元加业绩提成。由于是新手,提成其实是一句空话。当年春节,领了800元的他虽很想回家团圆,可因为春节来回车费就得花费500元,这样就等于是空手回家。于是,他给我汇来500元,独自在异乡过年。从邮电所取回汇款的当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这额外收入虽是 “久旱逢甘露”;可是,一家子在春节不能团圆,也是一种心灵的苦楚与遗憾!

        终于熬到两个儿子都大学毕业、都到东莞工作。2005年春节,两个小孩都回家过年,年饭围炉时他们跟我说打算两兄弟一起创业。我内心十分欣慰——他们已经长大了,是该让他们自己闯天下了!他们的雄心我当然支持。2005年9月15日,他们在东莞创立了“荣誉制罐有限公司”。之后的8年里,两个小孩靠着自己的智慧与辛勤的打拼,慢慢地把制罐事业做大做强了;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家族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家乡人。

       回忆起自己风风雨雨的人生历程,我觉得自豪。艰难困苦的岁月没有把我压倒;全心全意地培养下一代,终于得到如愿以偿的回报。孩子们在茫茫人生路上苦苦求索,终于找到了人生发展方向,并顽强奋斗、逐渐崛起——这就是我的最大希望与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2:3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3-12-22 12:37 编辑

      周五要出差前,收到明炉大儿子发给我“风风雨雨几十年”的文章,粗粗看了一遍后,我已经热泪盈眶。这是一位重病缠身老同学用颤抖的手书写的真实往事、如泣如诉,记载着沉甸甸的父爱与辛酸的故事;往事虽已如烟,但他却能把每一重大事件的日子、细节牢牢记住。这位表面保持着风风光光、儒雅绅士的老同学,终于吐出了风风雨雨几十年的苦楚。

      记得2000年开学之初,他的大儿子来找在厦门的‘叔叔’借钱上学时,从他的话语中我才知道明炉兄竟然如此般的困境与无奈。事后我到高地村去看望他时,他告诉我:因为与镇的干部合伙承包荔枝却遇上了天灾、颗粒无收;由于亏本,有些费用他不想让合伙人负担而独自兜着……。  即使我已上门过问了,但他还是打肿脸皮充胖子,说他还过得去,更不用说提起为儿子学费借‘高利贷’的事。      这就是明炉兄“牛”的秉性!

      本文章我仅做了个别修改,说实在,也无法修改,这是他的经历与史实。文章虽已超过2500字的限量,但我难以浓缩。还请编委会进一步编审,予以录用吧。特此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2-22 13:02:55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3-12-22 12:30
周五要出差前,收到明炉大儿子发给我“风风雨雨几十年”的文章,粗粗看了一遍后,我已经热泪盈眶。这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2-22 13:45:4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同学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13-12-22 14:45: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2-22 15:41:01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3-12-22 12:30
周五要出差前,收到明炉大儿子发给我“风风雨雨几十年”的文章,粗粗看了一遍后,我已经热泪盈眶。这 ...

    没有2500字限量,好文章不限字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22:06:16 | 只看该作者
旧324国道——圆仔岭,我们曾风风雨雨一起走过的初中之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2-23 10:21:23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3-12-22 12:30
周五要出差前,收到明炉大儿子发给我“风风雨雨几十年”的文章,粗粗看了一遍后,我已经热泪盈眶。这 ...

赞赞赞林明炉同学加油!注意保重身体,春节正月初五你和我的表妹携手到“临泰大酒店”来参加同学聚会,我等着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2-23 11:51:47 | 只看该作者
    风风雨雨几十年,艰难困苦的岁月里,迈过多少沟沟坎坎,确实很不容易。培养两个孩子长大成材,顽强拼搏,事业成功,孝敬父母,也是人生之大成就,令人欣慰!
    明炉同学不顾体弱多病,依然心系同学校友,抱病提笔写征文,感人至深!衷心祝愿老同学早日恢复健康,生活平安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2-23 11:53:56 | 只看该作者
可怜天下父母心。林明炉在不堪回首的困苦时期,默默地竭尽全力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这是他艰难的沉重担子,也是他的成功和欣慰。以大病初愈之身,坚持着写下这段不为许多同学所知的艰辛历程,不但是一个本分厚道的老父亲顾念两个儿子的拳拳亲情,也是一个老同学以实际行动支持纪念文集的恳切心意,更显得意义不一般。文章分量沉甸甸的,就像林家家史,含辛茹苦的无数日子,望子成龙的人之常情,百感交集,一诉衷肠,道尽了林明炉坚忍承受的人生百味,使人深为之感叹,并肃然起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20:50:22 | 只看该作者
      “铭庐”,这是火田中学最具个性的数学教师叶赞成老师(国民党时期,长泰县自治军阀叶文龙的儿子)给林明炉在高地村新盖豪宅所取的名字,其含义无需解释、尽在其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长乐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
发表于 2013-12-24 20:54: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8 23:19 , Processed in 1.1232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