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阳光明媚 于 2013-8-28 19:59 编辑
凌波仙子展姿容 柳银卿
漳州八大胜地之一的圆山,是著名的水仙花故乡,当地民谣:“圆山十八面,面面出王侯,一面不封侯,出了水仙头。” 中国水仙花(Narcissus tazetta L.Var Chinensis Roen)属石葱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生得颇象洋葱、大蒜,故六朝时称“雅蒜”,宋代称“天葱”。人们还给她取了不少巧妙、美丽的名字,如金盏银台、俪兰、雅客、女星等等。这里有着许多关于水仙花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据说,宋代时,有一闽籍的京官告老还乡,当他乘船南返,将要回到家乡漳州时,见河畔长有一种水生植物,并开着芳香的水白花,便叫人采集带回家乡培植。据《蔡坂乡张氏谱记》载:明朝景泰年间,他们的祖宗张光惠在京都做学官,一年冬天请假回乡,船过江西吉水,发现近岸水上有叶色翠绿、花朵黄白、清香扑鼻的野花,于是拾回蔡坂栽培育成新卉传下。 传说崇明水仙来自福建,那是唐代武则天女皇要百花同时开放于她的御花园,天上司花神不敢违旨,福建的水仙花六姐妹当然也不例外,被迫西上长安。小妹妹不愿独为女皇一人开花,只行经长江口,见江心有块净土,就悄悄留下在崇明岛。所以,福建水仙五朵花一株开,崇明水仙一朵怒放。 希腊神话传说:水仙原是美男子那喀索斯(Narcissus),他不爱任何一个少女,而有一次,他在一山泉饮水,见到水中自己的影子时,便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当他扑向水中拥抱自己的影子时,灵魂便与肉体分离,化为一株漂亮的水仙…… 水仙花早在宋代就已受人注意和喜爱。《漳州府志》记载:明初郑和出使南洋时,漳州水仙花已被当作名花而远运外洋了。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水仙花通常是在精致的浅盆中栽培,然而,它对生活要求挺简单朴素,适当的阳光和温度,只凭一勺清水,几粒石子也就能生根发芽。寒冬时节,百花凋零,而水仙花却叶花俱在,胜过松、竹、梅、仪态超俗,在花卉中“品、色、香、姿、韵”俱全,故历代无数文人墨客都为水仙花题诗作画,呈献了不少优美的篇章。 漳州水仙是中国水仙的一个变种。水仙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是福建省省花、漳州市市花。漳州水仙主要有两个品种,1、金盏(N.tazetha,Var.paperaceus),单瓣型,花被6瓣、乳白色、副花冠金黄色杯状,故有“金盏银台”之称,花开清香,花期十五天左右;2、百叶(Poeeznarcissi),复瓣型,花被6瓣,组成莲花座状,白色,由雄蕊和副花冠变态而成卷皱的集团簇,乳白色为主,黄白相间,故称“玉玲珑”。花开香味浓于“金盏”,花期二十天左右。 漳州水仙能雕刻成瑰丽多姿的艺术造型而驰誉中外,故人们誉她为“凌波仙子”、“有生命的艺术珍品”,如孔雀开屏、金鸡报晓、丹凤朝阳、花篮献寿……栩栩如生,生意盎然,耐人寻味,她那不在乎于严寒的“凌辱”,始终洁身自爱,带给人间的是一份绿意和温馨。 凌波仙子展姿容,洒向人间都是美。
编辑意见:第二次阅读,可算是字通句顺的说明文。可入选文集。句子不用修改,但标点符号请炎昭兄复核。 一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