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9-28 10:02 编辑
车 (修改版,下篇) 陈长乐
学车的时候 自从翻了车,我更坚定感到,为了保障今后不出或少出事,一定要自己学会开车才是。 当时,学开车的费用好贵,得8000多,另必须给师傅点烟费500元,学习时间半年,大慨总花费1万以上。 为了有伴,我邀阿龙兄一起学车,他欣然答应。后来阿龙兄的朋友和一位亲戚也加了进来,我们同一个师傅同一辆车。 我那师傅彼时46岁,身高约莫1米59,四方脸,大大的眼睛,头发短短,给人的印象是干练、豪爽、严谨。他脾气很爆,有时看不顺眼就会把你大骂一通,让你无地自容。他开了近15年的大卡车,开车技术在云霄是赫赫有名的;10多年来从来没啥车难倒他,也从来没出过事故。 可就有一次,我难为了我师傅,打破了他那难不倒的开车技术。学开车时,虽出了前面那件事,但从三明买来的“桑塔纳”的租车生意还不错。一天,我接了一单去广州的租车业务,恰逢司机病了,我只好求救于正在放假的师傅。师傅看到我发急,二话没说点头答应了。我也“隔壁亲家,礼数原在”,把过路费、路上伙食费、补贴、工资全给了他。 隔天一大早师傅就兴冲冲的出发了。哪知,下午6点许,他挂来了电话,我大吃一惊(经营车的人最怕出外的司机突然来电话,那意味着不是碰到麻烦就是出事了)。他在电话那头大喊着:“阿乐啊,你这车咋就没倒车档。现在正是下班高峰期,客人又急着倒车回头办事,你叫我咋办?”我听了,忐忑的心舒缓了。我猜师傅从来就没开过“桑塔纳”,这车与别的型号的车不一样,它的倒车有一定的学问。我在电话里笑了笑说:“师傅啊,你别急,你的右手把着空档,然后向下一压,往左一推就上档了。”“那好,我试试看。” 但没多久,师傅的电话又来了。“我开车20年了,从没见过你这破车,早知道我就不来了,呆会交警来了,你不被罚款才怪呢!”我知道师傅还是没掌握要领,又怕他急了会干傻事,忙说:“师傅,师傅,这样吧,你雇两个人,推着车倒过来吧。你回来,我教你如何倒就是了。”师傅听了这话爆开了:“你说啥?是我教你还是你教我?我是你师傅还是你是我师傅?都是你这辆破车,害得我丢了一世英名,回来看我如何收拾你!”我知道师傅是“刀子口,豆腐心”,想安慰他一下,但电话挂了,估计他按我的建议去做了。 后来,师傅回家把账结了,在其他徒弟面前没提这事,我也闷着,因为他也没收拾我,我也不好意思提。 我师傅是位好人。除了在正规学校学习以外,我拜师学艺的师傅有3个,一个是学了半年的无线电收音机师傅,一个是学了1年半的木工活师傅,使我有了受用终身的技艺就是我的车师傅! 阿龙兄的朋友后来成了我好师弟,我们叫他阿国。彼时,他才30出头,个子中等,嘴下唇有块4公分的伤疤,起初我以为是和别人打架留下的,后来才知道是小时候摔倒留下的。看这伤疤让人会觉得他好狠,其实心地不错,又挺聪明,很会把握机会创造财富。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老是喜欢表扬自己挖苦我,常说,你们别看阿乐是大学生,交规考试时我这没读书的一次就过关,他还得补考才完事。路考倒库我一次成功(其实他早就会开车了),他考了两次,差点补考。在好多人面前我被他说得好没面子。 事情是这样的,我由于买错了铅笔,交规考试涂的不明显才补考;考倒车库确实考了两次。每说到那窝囊的事,虽心里不舒服,但也不和他计较。因为有对比,才能凸显出他的聪明,我只得认了。 那时,我还有一点请客的资源,我们常在一起吃饭,饭钱都是我结的。他钱多,本该他做东,但吃完饭他总是不掏钱,还丢下一句话:“你现在有条件付钱,给你请,待今后你请不起了我来请。”云霄俗语说,“杰傻平长”,确实如此。阿国也没食言。后来,我一到厦门找他,他都不吝啬,请吃饭上歌厅,每次都花不少银子。我是较简约的人,他花钱不心疼我倒心疼,后来就不好意思经常去找他。从他身上,我找到了一种讲话算话、一如既往的真正朋友的感觉。 我和阿龙兄及他的亲戚相处得也很好,一起学艺,一起探讨人生。那时,虽辛苦,但乐在其中。 1997年10月我们取得了小车驾驶资格。获得驾驶证不容易,要通过交规考试,路面测试的半坡启动、单边过桥、弯绕铁饼、移车倒库等等。 在刚学会开车的日子里可谓险象环生。 有一天黄昏,我开车挂了二档上云霄的御使岭,突然“嘣”的一声,远远看到前面一团乌黑的东西快速滚来。说时迟那时快,我本能反应地把方向盘向左狠甩,躲过了那乌黑的一团,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时惊鸿一瞥,顿时把我吓了一跳,一辆大货车栽在后右方的岭路边,仿佛还在喘着大气。因有急事,我不敢逗留。你说那乌黑的东西是啥?估计是那货车的前轮胎。 又有一次,我开了“三菱”吉普去一个单位办事,把车停在一处有斜坡的车库,随手“砰”的一声关了车门,走到车后。还好我回过头一瞧,咋的?车怎么跟我走了?要开车门进去踩刹车已来不及了,只好选择在车后顶着,无奈车的惯性大,挡不住了,我只好逃生了。还好,离车库10米左右有一颗大树重重的挡住了溜车。我探究了一下,原来是手刹不好,按常规拉了手刹还得挂档才保险。后来,我听人说,曾经有人把车停在上坡处,也是忘了挂档,在车后撒尿,被溜车压死了。 再有一次,那时,还没有像现在的抓酒驾。我在一位乡下的朋友家,喝得晕乎乎的开了20公里的车,路上听得响了一声,当时以为是别人的车爆胎了。哪知,第二天我看了车,大吃一惊,发现车的左耳朵(反光镜)没了,那是和别的车擦肩而过碰掉了,意味着仅差几公分就可能一命呜呼了。通过那教训,我现在特别拥护严禁酒后开车,很欣赏“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倡议。 我记得师傅教给我的“尾步”是“见到牛的时候不能响喇叭”。 真是学会开车不简单,学会了开车去开车更不简单。
管车的时候 在政府办10年,县长、副县长、办公室主任换了一茬又一茬,我还是一个小科长。1999年,我被调到常山收费所当所长。我对政府办依依不舍,但还得执行命令。我去管车了。 收费所当时已全部电视监控化,管理上最令人头痛的就是如何抓好“应征不漏”和“文明收费”。我首先从抓稽查下手,把全部稽查人员分成两队,互相比赛,取得了好效果,遏制了“冲关车”。又一手抓文明建设,两年内常山收费所成了市级文明单位,突破了“零先进”,后来取得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在常山收费所6年里,最使我内疚的是一件关系到一位稽查员命运的事。他叫阿模,当时才29岁,一表人才,清秀的脸庞,大大的双眼真是讨人喜欢。他平时较散漫,少不了在每星期的职工会上被批评,但有个特点是对不缴费的汽车司机疾恶如仇。96年高速公路刚开通,所里动员稽查员报名转岗,他没报。我叫办公室主任去做他的工作,他执意不去,理由是高速公路收费所每日上班8个钟头很辛苦,普通公路收费所上班才6个钟头较轻松。没他的办法,只得由他。当时没采取强制手段让他去,想想真是遗憾。 12位收费员(稽查员)转往高速公路收费所两个半月后,一天夜间9点许,一件意外的严重事故发生了。 那天傍晚,有点小雨。收费站东侧备用车道上的铁栏杆被从诏安过来的一辆运草车的司机强行移开。当时和阿模同班的稽查员有事请假离开。我后悔的是,在管理上平时没设顶岗预案,因此,车道上仅有一位稽查员时,不利于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别看阿模散漫,但是非面前他会挺身而出,最恨的是“冲关车”。他一把拉下正往驾驶室爬的司机,不料那司机老羞成怒,右拳一挥正中阿模面部。突如其来的打击使阿模措手不及,他本能的一摸嘴巴,满口是血,两颗断了一截的门牙滑到手心,这才醒悟到门牙被打掉了两根。肇事司机趁机爬上驾驶室,急急发动车辆溜之大吉。 彼时,如果阿模立刻报告值班的所领导,由他们来处理,就没后来的冤枉事了。但,他一反常态,掏出手机通知在莆美的两个哥们截车,教训教训那司机。十几分钟后,肇事车刚到莆美,阿摸的朋友认出了车辆想拦下,但知道闯了祸的司机一大脚油门冲过去了。阿模的朋友立即上了一辆小“柳州”车,加足油门超过了那运草车30米左右,其中一人顺手捡起一块机砖,狠狠的扔过去。“哐当”一声,说时迟那时快,迎面而来的运草车像断了线的风筝,蛇行般往前乱窜了一段,在左侧车道刹住了。后来才知道,是坐驾驶室副座的同伙用左脚紧急踩住了刹车,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阿模的朋友两肋插刀,毫不含糊的把打掉别人两颗门牙的司机打破了头。他们两个若无其事的溜了,向阿模通报了战果,还要阿模改天请客,殊不知一场灾难将悄悄地降临在他们头上! 肇事司机被砸破了头,副驾驶帮手报了110,差点被撞的路人好奇的围了过来。没多久警车“哇啦哇啦”的来了,人们七手八脚的把受伤的司机抬上警车直送医院。后来听医生说,如果晚了10分钟,那人流血过多,就一命呜呼了。 莆美镇派出所对此事件立了案。没几天,阿模还没犒劳他的朋友,两位哥们就被拘留了,性质为“手段残忍、无视生命、破坏交通、造成轻伤害”。阿模开始好像若无其事,后来觉得事态发展越来越不对头,他主动来商量及坦白整个事情的过程。收费所开了所务会,大家分析,阿模决脱不了干系。果然不出所料,隔几天派出所来调查了。起先我们还为阿模辩护,认为事情发生在外,应与他无关,但派出所人证物证齐全,一是被抓的两人供出是阿模指使的,二是移动电话的录音。此时,阿模不在,我们答应帮忙动员阿模自首。 结果,阿模的朋友一个被判了3年,一个被判了5年。事情还没完。被判5年的朋友的老母亲每天都到阿模家“值班”,阿模的父母被缠得快要发疯了;阿模整天东躲西藏,人不人鬼不鬼。后来阿模辞了职,领到一笔辞职金,他父母凑了款,安顿了那判5年的朋友的老母亲;在牢里的两个哥们,一个月各给500元。阿模最终躲不过去,自动投案,被判了6年,提前两年出来。 一件本来忍一下就可解决的纠纷,却闹成两败俱伤;一件本来要对方坐牢的事故,反而变成把自己送进牢。本不该发生的憾事,活生生的摆在我们面前。我常反思和检讨:如果,多开展些引导和教育,防患于未然,事就不至于此;如果,加大对现场管理力度,多些防范措施,这个害得4个家庭都不得安宁的憾事就不会出现;如果,我是其中的一位,将如何度过那艰难时光? 从那起,我们吸取教训,大抓管理,提倡“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类此事情再也没发生。
有车的时候 2005年11月,我被调到漳州木棉收费所,两年后再被调到漳州市交通局路桥公司。2008年国务院下发了3年内取消普通公路收费站收费的通知,漳州市率先收官。我也随之完成了管车的使命,于2009年8月回云霄县交通局。 刚回到云霄很不适应。一是工作角色变了,以前是位领导,现在是被领导;以前是台上讲话,现在是台下听话。二是生活方式变了,以前很少花自己钱,现在得自己处处花钱;以前经常被人请客,现在老是请别人。三是交际方式变了,以前家里客人好多,现在半个月才来了一两个;以前说话大家喜欢听,现在话说一半插嘴多。这时,我才体会到人们常讥讽一些退二线的老干部“适应不了没批条的日子”的窘境。其他好克服,就是20年来,几乎每天和车打交道,一下子离开了车,我好像掉了魂似的。以前习惯借车给别人,现在偶尔需用车得向别人借,虽然借得到,但觉得好别扭。 自从去了收费所当一位小领导,我就以身作则,收摊全部副业,车全部卖掉。回老家了,现在没当领导了,我又重操旧业。但彼一时,此一时,啥都不顺,先后合伙投资了三件事,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大亏本,使我不寒而栗。 此时,许多知情的亲朋好友送来好多温暖。 最令我刻骨铭心的人是我的爱人。她,个子不高不矮,略胖,显得福相,乌黑的头发习惯理成短短的,为人特别豪爽。 我每天在家发呆的时候,她总是安慰我,别在乎过去了,有啥困难咱来克服,没啥过不去的坎。我为了解闷时常上网,网上浏览总离不开车。2010年的国庆节,老婆轻声的对我说:“老公,看你近段来精神恍惚,是不是在想‘小妻子’啊?”我忙说:“岂敢,岂敢。”她说:“你也别慌张,我跟你开玩笑的。你想的是小车子吧?这样吧,我这有4万的私房钱,你拿去用,不够的,房子拿去贷款,先把车买下来,以后还款慢慢来。”听了妻子的一番话,我深深的感受到她那种真切又朴实的关爱。我更坚定了美好生活的信心。 我终于凑齐了14万元,买下了属于自己的,而不是为了生计而出租的车! 我心情又舒缓了。我发现我又不一样了。 有了自己的车,就可加大交际圈。我时常开车到乡下看看老朋友,看看以前下乡地方的大婶和她们的孩子们;有时也开车去漳州看看儿子,会会老朋友、老领导、好同事。 有了自己的车,就可多为社会服务。回云霄的第二年,我被借调到县直机关招商办。在和几位亲戚讨论招商引资的问题时,有一位经常接触台商的亲戚说,打算拉个大项目去东山。我马上有了敏感性,以亲情打动了这位亲戚,并用自己车服务台商,使这项目落户在云霄。目前,这项目正在大规模建设中。 有了自己的车,囊中多了份羞涩。养车费用每个月需1500元以上,附加费用也不少,于是对私车与公车的区别,感受更深刻了。用公车时不在乎油门大小,路况崎岖;开私车就得考虑油门该踩不该踩,凹凸不平的路如何绕过。难怪政府要实行公车改革。 有了自己的车,我也回归了平常心。生活虽拮据点,还过得去。我喜欢开着自己的车,做些有益朋友、同学和社会的事……
结 语 人生路走过50多年,经历了无数阳光和风雨。我和大家一样,甜蜜地分享了社会发展的好机遇,艰辛地迈过了人世间的许多坎坷。 为了响应校友会纪念高中毕业40周年的倡议和稿约,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用电脑写下了这篇文稿。 文学本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中一部分是本人亲历,一部分是身边的人和事,也有道听途说的。我的“车”从一个侧面描述了我的一段难忘历程,把“想车”到“有车”的悲喜剧呈现在大家面前。虽然笔拙,表达力不从心,但如果我的朋友、同学和家人对文中所叙事件能有哪怕一点点的启迪和借鉴,那我的“创作”就成功了。 这也算我对毕业40周年大庆的一点小奉献吧! 2013年8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