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8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十载军旅生涯》 (6班) 林少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3:2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阳光明媚 于 2013-11-9 00:02 编辑

十载军旅生涯
——我记忆中的点滴生活
七四届七班  林少云
    当兵是我少年时期一个狂热的梦想。
    一九七三年我高中还没毕业时,很多同学就投笔从戎,当兵了。那年,我也尝试着去报名。因为我没有农村户口(或村级的推荐),就没有条件去应征。看着个别同学参军了,我羡慕死了。
    一九七六年底,我下乡插队的龙海登科村,分配了两个当兵名额。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一夜没睡,天一透亮,就跑到村支书的家,去表明我想当兵的愿望,可村支书说:“你下乡还不到两周年,不可以当兵。”这一句话像一盆冷水,把我浇个透凉。我不死心,找村长、民兵营长、把这三个村领导轮番地找,死缠着他们给个通融。无奈之下,他们答应我,以第六名的身份候补。(当时是3选1,六人参选。)除非前面有人体检不行了,才可以入围。没想到,6人体检,唯独我一个人合格,真是老天给我机会。之后,村领导帮我到镇里去说情,我超规定走上了从军的历程。
    来到新兵连,新的生活开始了,我心情非常阳光,非常灿烂。可能是经历了农村一年的艰苦日子,有熬出头的感觉。别人说当兵很苦,我却不以为然。在新兵连第一个记忆犹新的就是紧急集合。半夜里我们新兵最怕急促的紧急集合号,熟睡中的新兵,经常是找不到东南西北,慌忙中,我们时常把衣服,鞋子,背包带拿错,紧张的时候把背包打得像麻花卷。其实这也不怪,没有灯光五分钟内要做完一系列动作,是要锻炼一个时期的,老兵也会犯错的,有一次,有一位排长,刚好老婆来探亲,急忙中把老婆的裤子穿来参加集合,等到天亮,他老婆花色的裤子,变得非常耀眼,闹得大家捧腹大笑。最糟糕的是,有一次中午开饭的时候,突然吹起紧急集合号,这一次,食堂里一百多号人乱成一锅粥,争先恐后地涌出大门,慌忙的人群把饭桌撞的底朝天,满地狼藉。其实,军队的生活,都是在这些点点滴滴的片段中汇集。有他的精彩,有他的瑕疵。
    新兵连的生活,大多是在“一二一”的口号声中度过,原来一群懒散的青年,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走起路来特别有神,看过天安门阅兵就可以体会到这一点,经过新兵连的队列,体能,和政治思想的训练和教育,军人的雏形就出来了。这就是部队生活的第一页。
    新兵下连队的第一年,我非常勤快和刻苦,军事训练成绩样样都在前列。业余时间我还坚持做好事,每天早晨4点半就起来(提前半小时)帮班里挑洗脸水,扫地(当时部队还没有自来水,要到山坡下的水井去挑水)。连队的厕所脏了,我都会主动去冲洗,一年如一日,没有做声,风雨无阻,就这样,我半年就得到一个连嘉奖,年底又得到年终嘉奖。这在新兵当中,受人羡慕和尊敬。
    一九七七年,粉碎“四人帮”后,地方和部队都恢复了高考,部队院校也开始到连队招生。当时的招生名额非常有限,我记得当时空军雷达学院,我师只分配了两个名额,挑选6个人参加笔试。连长向师里要了一个名额,专门给了我。当时我还谦虚地推托,“让给老兵吧”连长说:“这个名额非你莫属,你不要别人也甭想”。经过了23天的复习,我到福州军区参加了全区的考试,非常幸运地考了第一名,就这样,1978年8月,我成为了军队院校的一名学员,来到武汉空军雷达学院。临上学之前,连队还通过了我预备党员资格,在当时,没有两年以上的兵龄是别想入党的,我又成了全师第一个新兵入党的先例。
    来到军校的第二年,正值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当听说越南人在边疆挑起争端,用中国支援给他们的枪支打中国人,用我们省吃俭用支援他们的大米一包一包地垒成战壕与我们开战时,气得我们摩拳擦掌要与他们干一仗,我热血沸腾地与同学们一起,向校部写了请战书。一心想上前线的我,30多天忘了给家里写张平安信。家里以为我出了什么事,急忙来了两封挂号信。那一阵把祖母,父母急的几天没睡好觉。由于我们是在校学员,军队为了稳定学院的学习,学生一律不用上前线,我们的请战书是落空了。
    在校期间,我是班长,一股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满怀着学有所成,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自始至终,激励和鞭策我们前进。每一天,每一步,都焕发着青春的朝气。那时学院的校徽佩戴在胸前,走出来,精神抖擞。无不引起年轻女兵和姑娘们的羡慕,有一次我到空军医院住院七天,一位护士长左右呵护,嘘寒问暖,送水果,送关怀,晚上没值班还会来病房走走,非常关心我,病友们都能看出她的心意,我偷偷办出院后,她还把电话打到我的学校,好在学校严格规定,学员不准谈恋爱,不然我也躲不过这份珍情。
    学校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有一种久旱求甘露的欲望,激励着我们努力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因为被文革10年“读书无用论”压抑太久了。突然揭盖了,汹涌澎湃的心花怒放了。军队院校与地方院校不同的地方,就是全程军事化管理。早晨5点起床出操,晚上10点熄灯,除了正常的学习外,还有队列课程,游泳课,体能课,射击课,一切都是为了与部队接轨。免得学生转变成军官后存在脱轨的间隙。院校的生活很块就过去了。
    1980年七月,我戴着大学生的光环,又回到了连队。当时军校学生下连队一般是从排长开始干起,因为有“大学生”光环的罩着,干了一年半的排长,就升为副连长,原来我的入党介绍人,老排长,还在当排长,成为了我的部下,又干了10个月,我又升任指导员。这次的升任是我用汗水和实干换来的,当副连长分管生产生活和后勤保障,短暂的几个月,我对连队的后勤生产实行指标责任制,班排多种出来的菜可以自行处理,出售给老百姓,所得的收入归班排使用,这一措施激起了生产大热潮,连队的蔬菜自给有余,养猪数量翻翻,生活大幅度改善。原来每餐二菜一汤,改为每餐八菜一汤,天天像过节一样,生活改善了,训练热情提高了,精神面貌变化了,整个连队变了样。这一经验传遍了全师,师领导召开现场会,组织全师的副连长,司务长到我连队参观取经。一时连队和我都红了起来。正当我踌躇满志的时候,邓小平的裁军100万的命令下来了。全军暂停调动和提拔,我们师裁编为旅、人员干部都裁了下来。虽然我不在裁减的范围,而且还是干部第二梯队的后备力量。但我的心也凉了一半。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师部干部科碰到一个老乡,闲谈的时候,得知还有一个名额可以调到漳州军分区武装部,于是我找到了师参谋长,请他在“人才交流”办协调涵签字,更巧的是军分区司令还是我的老师长,这一关系使我15天就完成了调动,从野战部队来到了地方武装部,又过了一半年,武装部划归地方,我们整个武装部集体转业。
    回想这十年的军旅生活,虽然单调划一,紧张,严肃,但却使我得到很好的锻炼,增长了才干。有太多美好的回忆,值得我永远珍惜。

         责任编辑:张炳顺
          阳光:入2大类广阔天地2小类军旅生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长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3-10-11 15:02: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板凳
发表于 2013-10-11 15:42: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0-13 07:55:03 | 只看该作者
有一次我到空军医院住院七天,一位护士长是左右呵护,送水果,送关怀,晚上没值班还会来病房走走,非常关心我,病友们都能看出她的热情,我偷偷办出院后,她把电话打到我的学校,好在学校严格规定,学员不准谈恋爱,不然我也躲不过这份珍情。
     敢于写出自已的真感情,非常可贵。如果其它同学都能这样,敢于披露出自己40年来的甜酸苦辣,写出我们这特殊一代人特殊的感悟,那文集一定会编得很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0-13 10:16:17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好,一鸣惊人。人生经历确实丰富、有声有色,填补了文集写军营生活的空白。
从戒,做和尚兵,故逃避了护士长的热情。呵呵,系“从戎”笔误吧,用“投笔从戎”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10:43 , Processed in 1.1232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