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阳光明媚 于 2013-11-9 13:24 编辑
一次“投机倒把”的经历
黄文骅
2012-5-11
记得高二年第一学期,一位很要好的同学哥哥要结婚,我们几位男同学经常去他家玩耍蹭饭,大家商量凑份子贺喜。我和林少云同学商量自己赚钱,不向家里伸手。林少云说陈岱墟咬博菜(牛皮菜,猪饲料)1斤8分,温烧市场上1斤2角,(好像是这个价位,人老了,弦也调不准了,记不大清楚了),倒卖一下能赚钱,是个好主意。我们约好星期天出发,各人分头准备。我把车胎打足了气,又找了块木板绑在有横杠的自行车后座上,准备了一捆绳子绑货,向母亲借了10多块钱。万事俱备,只等出发。 星期天天蒙蒙亮,母亲一早烧好了饭,我匆匆喝了两碗稀饭,拉出车子走了。母亲叮咛路上要小心,我满口答应,信心满满,直奔经堂口与林少云会合。我的心情就像清晨的空气,爽爽的,嘴里哼着“大海航行靠舵手......”,两人骑着自行车风驰电掣向陈岱墟进发,感觉就像出征。 到了陈岱墟,稍作休息。9点左右,圩场热闹起来,农民提着挑着自产的地瓜、地瓜丝、瓜菜、菜餔、自捕的小鱼小虾等农副产品来赶墟,换可怜巴巴的几块钱,再买点油盐酱醋、咸鱼餔回去。市场上没有肉可买的,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猪是政府统购统销的,猪肉是凭票供应的。农民如果卖鸡、鸭、蛋,还要躲避工商管理人员“猫仔炳”之流,否则会被没收,挂上投机倒把罪名。我和林少云分头开始收购咬博菜。我第一次学做生意,是个菜鸟,不会砍价,就按大略市场行情买下。我估算了一下,一斤差价1角2,100斤就能赚12元,心里狂喜:“我大发了!”。 12点了,为了省下钱多买货,我和林少云各吃了一碗5毛钱的清汤面,余下的钱全买了咬博菜。我买了100来斤,林少云也买了100多斤。互相帮忙装车后,急忙往回赶,想赶在下午散市前把货出手。 满头大汗的把一车菜推出圩场,来到公路上,那时的公路是泥土路,铺满了粗粒砂,重载自行车车头容易打滑。我扶正车把 , 猛吸一口气用力往前推,蹭蹭蹭几步,左脚踩上脚蹬,没等右脚跨过横杆,前轮触到马齿砂,车头偏了,车子倒了,菜散落一地,我傻眼了,在林少云的帮助下只好重新装车。 这次终于顺利上了车,谁知自行车货架不是特制的,太软了,我不懂得把货靠前装,而是直直的垒起来,重心偏后,绑货只是普通麻绳,不是车内胎做的橡胶带,结果整个车子晃晃悠悠,车头都把不稳。踬躅前行,前面一陡坡,我拼命踩,想冲上去,毕竟力气嫰,快到坡顶时上不去了,我赶快跳下车,一把没扶稳,车子又倒了,菜又摔了满地,没办法只好重新再来。 一路上就这样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到达经堂口已是下午快5点,没人来买猪饲料了。咬博菜水分多较脆,经不起一路折腾,已不成样子。林少云情况比我好不了多少。我看着这一堆烂菜叶真是欲哭无泪,那个年代每人的月生活标准只6~8元。最后只好把菜运到林少云家,在院子里铺开,喷些水补充水分,请林少云的奶奶第二天帮忙卖掉。 第二天上课我一点儿也听不进去,满脑子都是那些咬博菜。下午,林少云告诉我菜卖出去了,保本。谢天谢地!我松了一口气。辛辛苦苦折腾一天,就赚了一碗清汤面5毛钱。 这是一次“投机倒把”的经历,也是学生时代一次难忘的经历,给丰富的人生增添了一抹色彩,尽管这色调有点灰。
责任编辑:张炳顺 阳光:入2大类广阔天地4小类江湖闯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