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1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被误传千年的熟言俗语〞的帖,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09:0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被误传千年的熟言俗语〞的帖,列举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复制链接]
超级版王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现在我们每天都可能会说的一些俗语,原来一直都是被曲解了意思的!近日,网上流传一则〝被误传千年的熟言俗语〞的帖,列举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专家说,语言随着时间、社会变化不断发展,老百姓最终选择〝被误传〞后的意思。


误传千年的熟言俗语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有眼不识金镶玉: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4、不到黄河心不死:原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5、为朋友两肋插刀。其来历是《隋唐演义》中秦叔宝为救朋友,染面涂须去登州冒充响马,路过两肋庄时,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儿,犹豫片刻,一条路去历城,一条路去登州,一条路回家门,最终还是为朋友,视死如归去了登州,两肋庄岔道体现出秦琼的深重义气就被人们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

6、空穴来风。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后来在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结果后来被篡改成了捕风捉影的意思。

7、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一俗语原本为〝打破砂锅璺到底〞,意为砂锅被打破后其裂纹会一裂到底。后来被谐音讹传为〝打破砂锅问到底〞,表示遇事刨根问底、穷追不舍。

8、无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而〝无毒不丈夫〞,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称为男人。国人以讹传讹的功力真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9、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原句是〝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由于我们对〝上〞〝下〞的认识不全,常将它们误解。其实〝上〞〝下〞还有尊卑之意,原意应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在文明社会之外。

10、无奸不商:原是〝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没一个好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9-25 15:08:03 | 只看该作者
古人的许多精辟语言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流传后世。古时百姓多文盲,对一些历史、典故知之不多,容易以讹传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9-26 10:19:35 | 只看该作者
第7条是歇后语,歇后语本来就是这样用谐音的,只是把生僻字换成通俗字“纹”,不算误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06:10 , Processed in 1.2480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