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阳光明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我们都老得太快 却聪明得太迟(2班 ):林三定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3-11-29 12:1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11-29 19:00 编辑

佤以上所言,还是一种老生常谈,纯属大道理,真叫佤来写也难说得很透彻,写出来估计还不如林三定的文章。所以说这个命题不但很大,也难写。就我们的纪念文集标准,林三定文稿的质量算过得去了,尽管观念还不够很完善,大家都能读懂作者意思,也就可以各自领会,各取所需;真去大修改,就不是文字上的,还有论证上的,那就是伤筋动骨了。
林老叔主动修改林老侄稿,用心是好的,有些地方改得好,不可抹杀。佤感觉不好的系,一来老叔文字水平比较高,体会比较深(就目前论坛成员来说,透支健康财富的实例非林教授莫属),所以下刀太多,不是修面而是整容了,这样一来,把老侄捉来的一只再金山庄土鸡,整成了鼓浪屿的两只孔雀(为啥米是两只?因老侄只谈健康,老叔又谈健康又谈人生,而人生是更大的一个题目);二来因体会太强烈,故,把健康与奋斗的“矛盾”关系、健康与享受生活的因果关系,提高到有点危言耸听地步,等于放大了老侄原文里的小漏洞,以我来看,这是好心却帮了倒忙。
就文字修改来说,也有可商榷之处。比如标题,老叔认为老侄起得不太妥,改了。但佤读了几次,两个标题含义是有区别的,“我们都老得太快  却聪明得太迟,是指出一种既成事实,基本上是一种感叹,也可以说是一种感悟,如果说还有什么意味,那就是有点自嘲,这个标题也许消极一点,但内涵比较深沉、多重;“我们不要老得太快   聪明的太迟”(“的”是错字),是一种带假设的不定语气,说好听是一种忠告,说不好听则是一种教诲,有点说教的口吻,如果有的人理解不来,还会觉得多少有点挖苦的意思。所以,这么修改就改变了标题原意味,等于另起调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11-29 12:36: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3-11-29 12:42 编辑

      二位主编的意见都看了,正如安医生所说的:“真理,赞同”。吴主编认为:“修改已超出修改的范围,是改写了”。其实,首先是:我不是编辑,本身就无权修改。我仅感觉林三定所提的议题不错,可以发挥的更好些;且又是光着屁股混大的邻居与同学,随便一点也无妨,故决定修改之。我在修改之前的帖子已说明:仅供参考。此外,我还发短信给林三定,告知文章做了修改,请他看看,或许,原文可以进一步修改提高;三定表示了感谢。万万没想到……。

      文章的主题是提高健康意识、保持快乐心态。我想,也就没必要说得太多了;或许是,我最近太闲了……。

      另者,顺便告知吴总编,我的文章只保留“缅怀已逝同学”和“悠悠同学情”二篇参与同学文集选稿,请对此二篇进行审稿、编辑,其余的就不要了。这是我(原作者)的意见。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11-29 13:07:51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3-11-29 12:36
二位主编的意见都看了,正如安医生所说的:“真理,赞同”。吴主编认为:“修改已超出修改的范围,是 ...

佤还在商榷呢,你就表态了。不要误会,不是针对你能不能修改甚至改写,就因为你不是责编,所以怎么改都是可以的,或者算合作的都没问题。如果是责编这么改才不妥。所以跟什么权利不权利没有关系啊。也不要牵扯上哪些文章收不收的问题,不是一码事啊。
佤主要还是借此谈谈对修改文章的看法(当然只是佤自己的一贯看法,不是金科玉律),举一反三。再则,对其中一些观念提点看法,只是一家之言,不影响原文的立意和收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11-29 13:4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11-29 15:23 编辑

不管是老侄原文还是老叔修改文,有的概念比较绝对化,或者严格说有点片面(我认为的),佤看法不太相同,在此也谈一谈,但不是修改意见,因不是同一个思路,改不过来的,只是做点商榷,而这种商榷只能形成另外一种写法。
“人们常说: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这句话系两林文章的基点,一般来说,这个观念人们常说,也长信。这话有什么不妥吗?简单说说倒也没疑问的,平时我们不也说“健康是福”“祝你健康”吗?但要真把这句话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人生信条,并不见得滴水不漏。“第一财富”,这种说法显见是舶来品,跟“第一时间”“第一反应”“第一作者”等等,都带着西方语言的弯弯绕痕迹,不过这没什么,约定俗成了,现在也喜闻乐见了。主要的是这个“人生第一财富”,是相对而言的,在不同阶段,价值不等同。古代中国人是不会把健康当财富的,而是认为“命最值钱”,两者意思既有联系但又是有差别的,故有“好死不如赖活着”之说(不管对不对)。现代呢,实际上也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作为一个活人,身体健康是重要的,但身体健康之上,还有智慧,没有或缺乏智慧(按最低标准——智力)的,身体再健康也不是健全的人(所以当代健康观念容纳了精神方面的标准)。如果“智慧”算“第一财富”呢?有个说法,米国人把“信用度”当做“人生的第一财富”;而中国传统观念里,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很关键,说明“良知”比“智慧”还重要。事实上,有不少做坏事的人,身体也健康,智慧也不缺,他们“人生的第一财富”该算很充裕吧?但被一个“缺德”就全抵消了,算不上正常的健康的人。由此可见,“第一财富”的命名法,是有局限性的。
再说了,人生有不同阶段,健康不一定都排在“第一财富”这个位置上。对于幼儿来说,拥有的“第一财富”应该是“母爱”(广义的),幼儿健康是重要的,但没有“母爱”谈何健康?“没妈的孩子像棵草”,财富何在?对于青少年来说,拥有的“第一财富”是青春,如果哪个青少年口口声声“健康是第一财富”,强调养生、保养、滋补,可能还会被认为未老先衰、暮气沉沉。健康对他们而言也是重要的,体育锻炼也是有的,主要还是为增强体质,为了更加强健(病弱者是特例),过去不是喊“锻炼身体,保卫祖国”吗?这与中老年为了自己对抗衰老、为了延年益寿而重视健康而健身,性质不同。
故,把(身体)健康归纳为“第一财富”,系主要针对中老年人才贴切、才有现实意义的信条。尤其到了老年这个阶段,客观规律在起作用,人生变不了什么高狼了,生命的天平称不出别的大价值了,更多的是注重生活(生存)的质量,健康状态自然而然跃上“第一”位置。
所以说,健康固然可以视为人生“财富”,但不一定是贯穿人生始终的“第一财富”。每一种比喻都是跛脚的,此句“常说”也不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11-29 16:45:57 | 只看该作者
“健康系人生的第一财富”当然可以说,毕竟不会误导不健康的人去抢劫;不过相对于这种提法,佤更倾向于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是过时的革命语言,但以此类推,也可以说“身体是事业(以及工作、学习、养家糊口、享受人生等等)的本钱”。这个中国特色的色彩就在于,它把身体(实质是指身体的健康)视为“本钱”(与三陪二奶小三的“本钱”含义不同),与西方说的“财富”观念既类似又不同。说“财富”系资本主义金钱万能的思维惯性,说“本钱”是小农经济小打小闹的思维定势,二者有个明显的区别:“本钱”是用以投资的,扩大再生产的,中国人认为不能做无本生意,也不能做蚀本买卖,有个好身体,或多注意身体健康,不要过劳,是为了更好地做事,以达到某个长远目的;“财富”则是自家库存的,用以炫耀的,随时消费的,最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然会理财的就要精打细算,使用有度,不能坐吃山空。“财富”当然也可以拿去投资,那就叫资本了,也就是“本钱”。
两种比喻说法的不同,意义何在呢?那就是多少反映了对健康的不同价值观。对“健康非常重要”人人没异议,但有的把保持健康当作支撑事业奋斗(且不管为什么)的前提条件,以这个“本钱”去“生财”;有的把维持健康作为享受人生并且越长久越好的必要条件,过去曾批判“活命哲学”,大概就是对此类观念的无限上纲。现在观念更新,与时俱进,爱护身体,重视健康,尽量享受人生,不再算“消极的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观念”,尤其对老年人而言,该放松就放松,能享受就享受,再去拼搏做老黄忠不但是不识时务,还很可能得不偿失。
因此,林家叔侄文章,论述基点虽还不完善,但仍是有见地有的放矢,一篇短文没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从自身感觉、从74届现状,慨谈对健康的重要意义、现实意义的再认识,作为一家之言是可以成立的,佤挑剔的“小漏洞”,算个人见解不同,无伤大雅。佤说的都只是题外话。
另外,佤觉得尹一波的留言说得较辩证、适度、合情理,一句话胜过佤打这么多字:
提高健康意识,保持正常积极的精神状态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是享受美好生活的最佳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11-30 11:37:3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看到做到不要忘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8 19:32 , Processed in 1.12320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