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2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我的饲料之路(1班)林建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8:1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纪念文集里写事业奋斗的选题还不算很多,因此推荐林建云一篇《我的饲料之路》,从主题、经历、影响来看,对反映本届同学勇闯市场经济关,努力干点事业,有一定代表性。原文万把字,交代得很清楚,没怎么改动,改了几处错字和标点。请林教授自己审阅,如能稍微裁剪一下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8:16: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1-9 18:24 编辑

我的饲料之路(上)
1班)林建云


      人生是一场寂寞的旅行,谁也不能陪你走到最后。我的饲料之路,起源于生活的坎坷、父亲的不幸疾病与离去。每欲提笔,总觉得一阵阵揪心的痛楚,我无法含泪持笔……

一、逼上梁山
      我非常敬佩我的父亲。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忠厚老实的农民干部。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管多忙多累,总以工作和群众的利益为重;不管有多大的委屈,总是默默地承受着工作与生活的风风雨雨;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做共产党人。我的父亲身材高大魁梧、皮肤黝黑;在他那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总是闪着严厉的目光的大眼睛。他为人慈善、幽默,跟同事、亲友均能和睦相处。 文化大革命时,他不忍同室操戈,仅带着他那心爱的驳壳枪“休官”回家。对待子女他小事不管,而在人生岔路口上才给指点迷津。在我的心目中,我的父亲不仅是家中的顶梁柱,还是世界上最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987年的初春,接到我弟来电告知父亲体检时发现肺癌,且已是晚期!我的脑袋便“嗡”的一声,如雷电击顶,我似乎什么都明白了,但就不相信这是事实。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刚强的,从未被病魔缠身,怎就突然是肺癌?联系了当时是肺病权威的厦门第二医院,我便接父亲前来复诊,结论是一致的。王院长告诉我要做好心理准备!
      我父亲在厦门第二医院住下治疗。由于担心父亲被突发的病情击溃了身子,同时也担心我母亲承受不了现实,我们兄弟及妹妹商量决定:保密。癌症的化疗是痛苦的,大量对机体破坏性很强药物的输入需要营养物质的快速补充;为了医生、护士能够配合治疗也需要适当的”人情费用”;前来探视我父亲的亲友的接待,这一切都需要钱。而当时我们两口子的工资合起来仅150元左右,这样一来,每当月底便囊中空空的。借钱也就成了不得不为之的事,可能够向其开口的同事及朋友有几个?况且都一样没钱。借钱,借得朋友见到我就害怕、而我见到他们时也倍感害臊!
      我开始感觉到“钱、能够难倒男子汉”的滋味。在当时,赚钱的途径实在太少了,我关注着在“厦门日报”中缝登着很久的一条信息:角美一家中台合资水产饲料公司欲招个技术员。由于在当时国内的农业大学尚无饲料专业,尤其是水产饲料的课程,故该广告刊登得好久。于是,一种好奇心态让我不时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水产饲料的资料。可以说,当时国内的相关资料几乎空白,只能查阅一些国际资料。虽经查阅资料后对水产饲料略有所了解,但要去应聘却没这个胆量——因为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是军管单位,而对方是台资企业。
      1987年的9月,父亲已进入第二疗程,但癌魔并没有得到遏制。一个闷热的傍晚,我陪着父亲在鼓浪屿街道散步,他看到饭店玻璃橱里的野生动物——蛇,似乎无意地说了句:现在如果有蛇吃多好啊!听了此话,我心如刀绞——家中确无分文了。而父亲能够享受生活还能有几天?回到家中,我独自跑到海边痛哭一场!当时,那种悲痛是无法言表的。第二天,我撒了个谎请了个假,毫不犹豫地走上了应聘的路——饲料之路。
      搭车到了角美,沿着324国道走了约3公里才到“龙台饲料有限公司”,由于以前从没看过饲料,更没看过饲料是如何生产的;我不敢贸然去应聘,而是先到其生产车间转了一圈,把自己从资料里学到理论知识与生产流程先对照一下,心中略有个数后才上楼应聘。接待我的是一位台湾籍但在菲律宾生长的总经理,他是学机械的,对生产流程十分熟悉;但他对饲料原料及饲料配方还感觉到不足,为此他需要个助手。
      我很坦诚地说明我现在的工作状况和来应聘的窘境,说明如若要我放弃现有的工作专职来应聘是不可能的;如果兼职可以的话,我将在业余时间里尽我全力协助他的技术工作。不知是久招无人还是处于同情,邱经理同意了。于是,我们开始了正式的技术问答,看得出,邱经理对我还比较满意的。最后在探讨薪酬时,邱经理问我:“如果这样的兼职,你要求一个月多少薪金?” 因为太需要钱了,我斗胆地提出:“每月80元”。邱经理一直笑着,问我:“你现在每月多少工资?” 我怕说得太少让台湾人看不起,于是就撒了个谎:125元。邱经理笑着说:“你单位每月给你125元,我也每月给你125元;如果你单位给你提薪时请你告诉我,我同样给提。”
      真没想到,我就这么轻松地走上饲料之路。于198710月,我正式被聘为“龙台饲料有限公司”的兼职技术员,拿到比单位高出160%的工资。而且,1988年第一季度就提薪到150元;第二季度提到180元。然而,我也尽量对得起付给我的工资,除了在专业技术上不断学习与提高之外,我尚帮助该公司做一些如填写报关单、应对政府主管部门相关会议等事宜,……
      虽钱的事稍有所缓解,但父亲的病情却无法控制。待到我买了一条毒蛇熬煮之后给父亲送了过去时,父亲的胃口开始不行了。癌细胞转移到了他在“向东水渠”任副总指挥时在工地受伤的骨头上,继而逐渐伤害神经系统,神经自下而上地逐渐死亡了。1122日,王院长叫我到他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还是带你父亲回去吧,图个叶落归根!” 他把“特许麻醉药”送给我后,我们就抬着脑袋还十分清醒的父亲回了老家。回家当夜,我守候着父亲,他平静地询问了我:他到底是得了什么病?我慢慢地把全过程告知后,他才安祥地闭上了双眼、悄无声息地离去,……
      送走父亲后,我欠了单位和朋友近三千元的债务。当时的三千元——天大的事。我老婆常念道:什么时候能把债务还清,再有个三千元我就满足啦。
      此时,我很自信:孝债易还!因为,在饲料研发这条道路上我已经看到了生存的曙光。
      
二、一步一脚印
      饲料,是指能够提供饲养动物所需营养成分,促进其生长与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饲用物质的总称。粮食是饲料,昆虫也是饲料,嫩草是食草类动物的饲料。然而,我们现在所讨论的饲料,从专业术语的角度应称为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是根据所饲养动物的营养需求,将多种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按照饲料配方、经工业化制造而生产的饲料。配合饲料之所以有其生命力是在于其对所饲养动物具有比较均衡的营养,能充分满足其生长与生产的养分需求,从而达到提高生长与生产率、节省粮食资源的目的。配合饲料一般分为畜禽饲料、水产饲料和特种动物饲料。水产配合饲料是指专供水生动物饲喂的饲料;按其物理性状分为粉状(稚鱼阶段,鳗鱼、鳖等饲料)和颗粒饲料;颗粒饲料又根据水生动物的摄食习惯分为沉性、浮性、慢沉性和软颗粒饲料。
      当年,龙台饲料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仅仅是对虾配合饲料(沉性料)。而我的任务主要是协助饲料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实际上,在前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对饲料原料与产品的质量监测。没有好的原料生产不出好的产品,这是饲料、食品以及其它工业生产的共识。作为质量保障的手段——检验是重要的。在国家尚未制定饲料成分检测方法的当年,我只能从食品工业中去寻找相应的检测方法,以此为依据进行饲料原料和产品的成分含量测定。
      “干一行、爱一行”似乎是个口号,但,有其哲理关系:只有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在受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我在龙台厂和所实验室里同时配备了饲料常规成分的检测设备、建立了试验方法;很快就投入使用。由于当年具备检验化验能力的饲料生产企业不多,饲料原料掺杂使假十分猖獗,尤其是国产鱼粉。据说浙江玉环县坎门镇的几座黄土山坡都被挖平了,福清亦然;因为,黄土和小鱼虾搅在一起烘干、粉碎后,其“鱼粉”的颜色更加可爱。这是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初期最土而又难以被发现的制假鱼粉方法。然而,在其蛋白质、灰分含量被测定后,一切问题也都将暴露无遗。因此,饲料检测工作开展不到一个月,实验室的投资全部收回来了。更重要的是,企业对其产品的质量能够有所了解、有所保证。
      记得有一回,龙台公司的员工送来一份“漂亮鱼粉”样品,闻味、看形状与颜色都没问题。可其粗蛋白的测定结果几乎为零。这个“假鱼粉”假得也特别离奇了!好奇心使我进一步试验:将其油脂分离,并进行镜检,结果为木屑(锯屑)。我把该样品属于“木屑拌鱼油”的结果告诉了总经理,他莞尔一笑、似乎不是太在乎。后来才知道:那是老板把以前台湾人做假鱼粉的鬼把戏拿来考验我!如果我能检验出是假的,也就算及格了;而能够辨别出由什么东西制的假,他信服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经受了多疑老板的数次考验;也在“饲料之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一般地,化学检验者都是用化学测定的结果说明问题。或许确实是存在“发散性思维”,“生物显微镜”检验也成为我的爱好;而二者的完美结合使我在饲料检验方面日益成熟。
      1988年的仲夏,几位蛋鸭养殖者提着母鸭、所产的鸭蛋以及所饲喂的蛋鸭配合饲料(龙海某饲料厂生产)找上了我,说他们是专养蛋鸭的,长期以来一直饲喂这家饲料,以前的产蛋率还算正常;可是,自前月以来,蛋鸭的产蛋率越来越低、所产的蛋也越来越小;而正处于产蛋高峰期的蛋鸭看来就这么完了。饲料厂家说不是饲料的问题,他们把饲料送到省农产品检测中心去测定也说“一切指标正常”;可他们非常肯定这饲料有问题!
      他们经过打听才知道我这边也能进行饲料检验,故希望我能为他们解开谜团。否则,他们就将倾家荡产了。看着朴实厚道的养殖户的内心悲切,我答应尽力协助排查原因。 母鸭解剖试验所观察到的各器官基本正常;饲料常规成分检测结果与省农产品检测中心的报告基本一致;问题在哪里呢?我对饲料的组成物质进行显微镜检查时发现,其中有不少带有白毛的种籽壳,经查对——棉籽。问题清楚了,含有大量可使动物“节育”棉酚成分的棉籽是造成“蛋鸭产蛋率越来越低、所产的蛋也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迷案解开了,该倾家荡产的是那家饲料厂!—— 据说,他也是受害者,供货商以棉籽粕充当大豆粕卖给他。不管其说法是真是假,那家饲料厂一蹶不起了,而养殖户却把我吹上了天。
1988年初秋,在厦门信达饲料有限公司任兼职技术员的厦大生物系一老师找上我,他准备去澳大利亚留学,而他所兼职的信达饲料公司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希望我能够顶替他;只有这样,他走得才比较放心。信达饲料公司是个国有信息集团旗下的企业,主生产畜禽类饲料;而该老师是负责饲料配方设计与养殖技术的。我把情况与龙台公司的邱总经理汇报、协商,并向他说明我准备为龙台公司培训个化验员,以便于原料与产品的现场质检更加及时、方便。邱经理支持我的想法,并提出我可以两家饲料企业同时兼职,因为不存在相互竞争的问题。
      于是,198810月,我正式接任信达饲料公司的兼职技术员。自此之后,同时步入水产类、畜、禽类配合饲料陌生且坎坷之路的我、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除了本职工作之外,我还要自学畜禽营养与饲料学、畜禽养殖学等方面知识;同时,为了规范化培训化验员,也编写了“饲料质量检验及分析方法”的教材。为不辜负期望,通宵达旦地干事常有之;星期日和节假日也几乎被剥夺了。1989年元月,开始了第一期(3位姑娘)饲料化验员的培训。所幸的是,这阶段走过的路都很平坦、很顺畅。
      随着对虾饲料竞争的加剧(福州海马牌对虾饲料呈现出很强的竞争力),邱经理感觉到技术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他也不再像以往那么保密了,很多技术性问题会提出来共同探讨。上岗后的龙台公司化验员为我担当了主要职责,如她感觉无法检测或判定时才告知我,最终由我负责处理。信达公司的各种饲料配方是务必需要随着季节变化、原料改变而调整的;同时上岗的化验员在质量控制上起了很好的协助作用;而我所面临的新问题是养殖户一旦出现养殖问题时就必须到养殖现场去查看,了解是饲料问题、还是疾病或环境问题?对于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控知识严重不足的农民兄弟,能够及时地为之解决问题比你如何说明不是饲料问题还要重要、更能让其信服。因此,“养殖动物的疾病防治”也成为不得不补充的知识。
      该学的太多太多了,虽感觉有点累,但那个时候年轻,自觉得自己被社会所认可、对社会有所作为,内心还是很充实的。看着湖里大道排着买饲料的车队,看着龙台饲料公司在旺季时三班生产,当然,还看到兼职工资的不断提高,虽累犹乐!
      随着在饲料界名气的渐长,周边饲料生产小企业登门拜访的人也多了。一般地,我都会到他们的企业去走走,但不敢再应诺任何兼职的要求了。
      有一回,同安“浦头饲料公司”的老板亲自找上门来,告诉我“其企业所生产的鸭饲料最近似乎质量变化很大:肉鸭的长势变慢,蛋鸭的产蛋率以及蛋的个头越来越小;可是,他们的饲料原料和配方基本没有变化”。他恳请我去看看是什么原因?其诚挚眼光让我无法回避,只好随着他先到养殖户那边了解情况,而后到饲料厂对其配方、原料进行彻查。可以说,该厂对饲料原料的选购还是比较严格的。最后,在查看饲料添加剂时我看到“蛋氨酸”的物理性状与味感似乎不对。可他又告诉我:该厂兼职技术员的检验结果是合格的,并拿出其检验结果单给我看:蛋氨酸含量95%!我不相信该结果,问他能否让我带些样品回去重新测定?他当然乐意。次日,测定结果出来了:蛋氨酸含量0%。作为限制性必需氨基酸——蛋氨酸的不足是其饲料质量下降的主因!
      这下可好了,卖假蛋氨酸的人当然必须依法赔偿其经济损失;那位兼职技术员再也没脸去兼职了;而不想再去兼任何职的我,该公司却硬是把我说成是其技术员。没办法的办法,我建议这些缺乏技术人员的饲料生产企业均派个高中毕业、对饲料兴趣的人员到我所进行技术培训,内容包括“配方技术”与“质量检验技术”。此后,企业出现技术问题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事。至今,我“黄埔二期、三期”的学生已有不少是饲料企业的老总或老板。
      那个年代,最常听到的流行歌曲是“爱拼才会赢”,我喜欢这首励志歌曲。人可以不懂,但不可以不学、不拼;只要认真、执着去学、去做,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在“饲料之路”爬坡的艰辛阶段,似乎总感觉到我的父亲在冥冥之中鼓励、支持着我!是的,没有父亲的遭遇,或许我不会走上“饲料之路”。然而,因此而走上的路,我将会一步一脚印地稳步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8:18: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1-9 21:38 编辑

我的饲料之路(下)
(1班)林建云

三、蹉跎岁月
      1989年,是中国自解放后社会最不稳定的年份。在社会经济制度大变轨的年代,国家主要领导一手强、一手弱;对于过去的太多否定以致社会信仰丧失、自由化思潮泛滥。又由于北京的高官子女仗着老子的权势从公有体制转为私有体制的过程中疯狂牟取暴利,且得志便猖狂——“太子党”到处横行霸道!  面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腐败问题,促使知识青年的怒火难遏、形成了一时狂躁的学潮,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大地震”。
      “6.4事件”的余波遍及全国各个行业。由于国际制裁,刚刚兴起的中国养虾业由于出口受阻,使得虾价猛降,养殖者血本难归。1990年的亚洲虾类流行性病毒的爆发,更是雪上加霜,使得虾类养殖业一度几乎归零!从在角美作为合资企业的“龙台饲料公司”搬到漳浦旧镇转为独资的“统一饲料有限公司”的台湾老板见势不妙,以企业为抵押,向工商银行贷了500万后卷资逃跑了。漳州工商银行的相关人员上我家请求我把那企业维持下去,他们承诺将全力支持。我老婆一票否决——亏了钱事小、丢了人事大!于是,我帮工商银行处理了拍卖事宜——收回不到150万。350余万国有资金就这么流失了!
      不知怎地,“6.4事件”过后,信达总公司的人事出现了大变动。信达饲料公司换了一个从部队转业过来的年轻经理,公司的司机也换成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可是,自此之后,原来产品质量稳定、具有品牌名气的信达饲料却变得质量波动不稳,人事关系也紧张了。
      比起水产饲料来说,畜禽配合饲料要简单得多。以饲料能量为主要需求的畜、禽饲料,只要调节好蛋白质/能量的比例,调节好饲料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平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平衡,控制好饲料卫生指标,一般都可以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配合饲料。饲料原料也很简单:主原料为玉米、豆粕、菜籽粕、鱼粉、米糠或次粉等;矿物质为磷酸氢钙、贝壳粉、食盐;加之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如若遇到冬季寒冷天气时,适当补充些油脂基本就齐全了。配合饲料只考虑畜、禽的营养需求、不考虑防治疾病,故不用考虑添加药物类成分。
      新的经理来了不久的某一天,老厂长和漂亮司机到所里接我,说是龙海紫泥养鸭户反映鸭吃了饲料后出现问题,且开始出现了死亡。到了养殖现场,我看到了鸭群确实精神萎顿、食欲不振,鸭体消瘦、羽毛不光亮,排出的是稀粪;小鸭趾部发紫肿胀、出现跛行等症状。且饲喂“信达饲料”的症状都差不多。我问厂长:最近配方或原料有何改变?厂长回答:“配方没变,而只是你说不能用的那些玉米,经理叫我们搭配用掉了。”“是这批次吗?”“是的。”“搭配比例多少?”“40%”……我明白了,病鸭的症状和饲料原料的胡乱使用均说明已发生了“黄曲霉素”中毒事件!
      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约10万种),其中大部分是非致病性的,有些对人与动物还是有裨益;但也有少数是会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黄曲霉就是其中最典型之一。植物从种植到食用过程均有与霉菌接触的机会,而环境因素:温度、湿度、营养等因素影响着霉菌的生长与繁殖速度。故,北方不易出现的黄曲霉在南方很容易产生,尤其是玉米、花生等原料。在前一阶段的仓储检查时,我发现一批没有按照“先进先用”仓储原则而滞留仓底的玉米已出现胚芽部的霉变,故令其淘汰。没想到新经理却认为“人吃都没问题,何况鸭?” 孰不知,鸭类,尤其是雏鸭、小鸭对黄曲霉毒素最为敏感!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造成的中毒已是事实。我叫养殖户们停止使用这批次饲料,并召回所有这批次生产的饲料,让公司用比这批次饲料档次更高的饲料替换之。作为应急处理,我叫养殖户自行买些红糖加在饮用水中让鸭子服用,红糖的钱由公司负责。由于处置及时,黄曲霉毒素事件给予平息了。可是,新经理则认为这是我故意给他为难的“小戏大作”;甚至,越权处置了。在公司的会议上他特批猛批我和老厂长。
      时过不久,化验员告诉我,对一批新进的鱼粉进行检测发现:水分竟然高达31%!她报告了经理,万没想到经理却说“谁叫你写水分达31%”。她觉得这化验员有或没有都一样了。我劝她还是坚持,并解释:经理目前比较没经验,或许以后会好的。其实,我心里也开始茫然了。又过没多久,经理高兴地告诉我:进了200多吨浙江鱼粉,味道相当不错。二百余吨,对于鱼粉使用量比例不是太大的畜禽饲料来说,需要库存很长时间?随后我到化验室看了检验结果,大吃一惊:油脂高于16%,水分也高于14%。这意味着这批次鱼粉在储存期间可能会“自燃”
      “鱼粉会自己燃烧?”经理笑得太张狂了。感觉到人格受了羞辱的我不再向他解释太多了,因为没用!于是,我到了仓库,吩咐仓管员最近要密切注意这些鱼粉的温度变化。约过了十余天,经理挂电话来问:鱼粉都在发烫了,怎么办?我不客气地回答:“不是鱼粉不会自己燃烧吗?”高脂肪、尤其是高含不饱和脂肪酸,且水分较高的海产鱼粉,由不饱和脂肪被氧化的过程会自发热,将可能导致自燃、甚至燃烧。而这批鱼粉油脂、水分均符合自燃的条件。
      没办法,唯有是把鱼粉运到郊区水泥场去摊开散热,同时挥发去部分水分后再次包装;且在存储时减少堆放层次并小堆堆放。尽管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鱼粉挽救了,可是,部分原来堆在中央的鱼粉已明显结成暗褐色的团块了。这时,经理变得很客气地问道:这还能用吗?我说:质量肯定是降低了。“只要能用就尽量把它用掉,成本大一点问题也不大。”这是既无知、又固执的“企业家”所说的话! 如果这是他自己的企业,会是如此吗?
      我开始担心:我的名誉将会与信达饲料企业一起被毁!于是,1989年底,我以工作忙不过来为由,提出要招个助手。经同意后,我把从深圳“正大集团”鸡场整天给小鸡打疫苗、打累了,跑到厦门来找工作的贵州农校畜牧专业走出来的胡德义招为技术员。为了强化技术员、并给饲料产品多一份保障,我要求在“湖里水库”(现为湖里公园)建立个养殖试验基地。也就是在那个养殖试验基地,我亲身体会到白羽肉鸡(A.A)在45天的饲养期,其羽毛就能够长齐,体重达到2kg以上,饲料系数(料/肉比)仅为2.2的事实!而我国改良品种的黄羽肉鸡则需饲养70天以上羽毛才能够长齐,平均体重为1.5kg,且饲料系数为3.5。这就是不同动物品种的不同养殖效率,这种效果并不是“中国制造”的。
199012月,新技术员基本能够接班了,我毅然提出辞职。辞职后不到二年,厦门信达饲料公司真的倒了。据说,公司倒的时候,领导们也捞到了倒的不少好处——当官真好!那位小胡技术员后来也成为这行业的一位小老板。
      而我,则沦落为私营饲料生产企业——农民企业的技术顾问。但,这些没多少文化水平的农民企业家,由于他们没有文化,又是从农民阶级起步,故,很听话。我也得到“能够满足自我”的尊重!现在,这几个农民企业家的“农民”二字基本被剥夺了,取而代之的是“老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他们都不再是单纯的饲料企业家,而是“多种经营”的企业界人士了。农民,也能够成为企业家,只要他们敢于去拼、善于“借用别人的脑袋”,一样能够取得成功!
      经历过蹉跎岁月和坎坷饲料道路的我,现在最大遗憾是:原来这些饲料企业的老板要见我时,需要与我预约;而现在是我要见他们时,则需要先挂电话问他有没有时间。这就是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
四、探索
      刚刚从家庭分散养殖型、自由放牧型逐渐转化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我国畜、禽、渔养殖业尚处于探索和不规范状态的1996年初,“中国畜牧兽药与饲料工业”展览会于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召开。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对饮食结构的逐步变化,肉、蛋、奶、鱼的需求量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集约化养殖必然成为中国“菜篮子”工程的发展方向。作为“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环节链之一——饲料工业的发展也备受国家农业部的关注。因此,农业部饲料工业办公室的一帮人来厦参与了此会。
      会议期间,农业部饲料办向地方饲料主管部门了解了本地饲料工业的发展、以及抵御外资饲料企业的状况,我应邀参加座谈。在如实汇报了厦门民营饲料企业在与“正大集团”等外资企业竞争中逐步得到发展壮大后,农业部饲料办的工作人员显得很高兴,提出要参观厦门饲料企业。我带领他们参观了数家民营饲料企业之后,他们与我进行了个人交谈;他们坦诚地表示了对中国饲料行业发展滞后与脆弱性的担忧:“自改革开放以来,仅‘正大集团’一家外企进入中国饲料市场不到四年、就已经占领了我国近三分之一的饲料市场。而我国正在积极准备加入WTO,届时将面对的是全球饲料企业的竞争,中国的民族饲料工业能否抵御外企的竞争?饲料工业直接关系肉、蛋、鱼的‘菜篮子’工程与民生问题,可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稳定……”为了未雨绸缪,农业部和国家科技部拟投资、成立一支饲料科技队伍,以扶持我国饲料工业快速发展。
      经过了企业的参观与接触,农业部饲料办人员了解到我是厦门民营饲料企业的主要技术后盾。为此,特邀请我参与这支欲组建、“事关民族饲料工业兴亡”的科技队伍。听了那些事关民生与国家稳定的大论后,我的“匹夫之责”油然而生。恰在那个“海洋科研”不太受重视的年代,我的单位也爽快地同意给借用半年。于是乎,于19966月,我到了祖国的心脏——北京,担当了“中国大华人饲料科技集团”技术部副经理,走上中国饲料工业发展的探索之路。
      在北京期间,我接触了中国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农业大学(现改为“中国农业大学”)等不少学者、专家,与之交流后收获颇多。在此之前,我所关注的主要是饲料产品对饲养动物(畜、禽、鱼)自身健康和生产效率的问题。而在北京,听到了不少学者对集约化养殖将面临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养殖产品质量问题,以及不规范的配合饲料、滥使用药物的养殖过程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等宏观问题的讨论。自此,一个新的概念——“饲料安全与卫生”在我心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大华人饲料科技集团”任职期间,真正呆在北京的时间很短;前期主要是对我国主要饲料生产基地和养殖基地进行考察、调研。我们的足迹遍布东三省、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江西等,考察的对象是当时的国营饲料企业、大型养殖场。在东三省参观了大型肉鸡、蛋鸡养殖场;看到了一望无际、绿油油的玉米——饲料的主要原料。当然,也少不了“摸蛤兼洗脚”——观光。
在此期间,领略过“京官”(我还不是官)的荣耀与待遇:一些大型养殖场通常是不让外人进入的,而我们却能够换上他们已消了毒的服装、进入养殖场享受现场参观权;而最不能习惯的是“吃与喝”,北方的“酒文化”实在让我承受不了!对中国饲料现状的调研过程。让我了解了当时我国饲料工业的现状——几乎都是地方粮食局属下的国有企业。最后,我们确定在江西省抚州(临川市)崇仁县与一家粮食局属下的饲料厂进行技术合作与改造试验。
      由于京城的人不习惯于穷乡僻壤的生活,与江西崇仁县龙乐饲料厂的技术合作由我驻现场负责。当年的崇仁县还相当贫困,人们的观念也十分保守;如地方政府接待我们时,点的都是山珍野味、且大锅大盘的菜肴,一般都吃不到一半。吃剩下的菜肴我叫他们打包带回家以免浪费,他们却都说:“羞死人呢!”谁都不敢;饭店也没有专供打包用的餐盒。于是,我就到街上买来塑料袋把比较好的剩菜打包、提到技术员家中去;这下可把他的一家老少高兴坏了——真是个“死要面子”的地方!
      江西崇仁最具特色养殖的是“崇仁麻鸡”,要把饲料产品打开局面,一定要先过“麻鸡”配合饲料这一关!而“崇仁麻鸡”是什么样?我虽已经吃过了,但却没看到活鸡。于是,我要技术员带我去参观“崇仁麻鸡”的养殖,他告诉我要早起才行。有一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启程到一山地养殖场,当我看到那麻鸡时,挂在心里的石头一下落地了——在同安进行的鸡用饲料添加剂与配合饲料养殖试验时,本地鸡群中就有部分是这种生长较慢、飞得很高的“土鸡”。“崇仁麻鸡”养殖模式有其特色:早上一早就放其在山坡野外觅食,晚上才用配合饲料让其在鸡舍中自由采食。故,虽是规模化养殖,但不失其天然风味!
      经过约3个月的机器设备安装与调试,第一家“大华人”饲料生产企业终于可以投产了。“崇仁大华人饲料厂”在热闹、隆重氛围中剪了彩;配合饲料的质量也一炮打响。  可是,后续的人事与体制改革却让我寸步难行!由于新厂所采用的是自储料筒至饲料产品出来基本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农业部支持项目),所需要员工的数量已不需要那么多(原厂约70余人,实际一半足够)了;我提出精简1/3,保留 2/3人员;且饲料原料务必由实验室检验合格、技术部经理同意之后才能采购进厂等一系列管理方案与制度均遭遇到阻力。主管的粮食局局长拿着我起草的方案到招待所找我:“要保留谁、精简谁?那些被下岗的员工很可能会拿着刀子到我办公室去与我探讨要谁先去见马克思的问题!”我说:“就那么200余元的工资有那么严重?”“那不单是工资的问题,还存在‘我为什么被下岗’的面子问题!”由于饲料厂采购的肥缺都是局长的亲戚,原料采购制度也同样难以执行:“我们资金这么困难,人家能够把原料发给我们就不错了,要挑三拣四的,恐怕生产难以得到保障”……
      虽说粮食局长的说法有其私心的一面,但也有现实客观存在的事实。看到真正要改革时的诸多困难,看到我所走过、看到的国有饲料企业的同类弊病;我向农业部饲料办写了份调查与试验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中国民族饲料工业的最大问题并非技术问题(因为每个饲料企业都有被冷落在哪里的农业院校毕业的畜牧养殖或兽医专业的技术人员),而是体制问题!体制问题并非我们技术力量所能够解决。由于看不到“技术拯救民族饲料工业”的曙光,且我被“租用期”又到了;于是,我向集团公司的老总挂了个辞职电话后,便从江西直接返回单位报到了。
      1997年,虽已经离开了“中国大华人饲料科技集团”,但对在其任职期间对我国饲料行业的所见所闻、专家学者们对不规范的饲料生产可能对人类健康潜在威胁的忧虑,以及当时的饲料生产行业确实存在诸多安全与质量隐患问题;我感觉有必要予以总结、并以制度化予以自律。为此,特向农业部饲料办撰写了“饲料加工企业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这一规范性与技术性的报告。
      1998年中旬,江西省计委给我挂了几次电话,告知了江西省国有饲料企业都准备转为私营化,希望我组织福建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家前去竞购。遗憾的是,我没钱;而有钱的却不愿意干饲料行业、更不愿意到内地去发展。
      由于中国饲料企业逐渐走向民营化,“中国大华人饲料科技集团”也随之成为历史。在探索中国饲料之路的“大华人”岁月中,虽无法力挽狂澜,但对中国当时的饲料行业现状和发展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同时,也看到了不少卓有远见、富有责任感的农业官员与专家学者们为民族饲料工业和养殖业未雨绸缪,极力改革的正面因素;并从中学到了不少从书本里无法学到的社会良知与丰硕知识。
      中国饲料工业之路——我也曾是一位探索者!
2012120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10 12:1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1-10 12:16 编辑



   创业之路充满艰辛,能取得业绩很不容易。     如果缺乏勇气和自信,没有拼搏奋斗精神,不敢轻易下海创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10 13:1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1-10 13:19 编辑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9 18:18
我的饲料之路(下)(1班)林建云
三、蹉跎岁月      1989年,是中国自解放后社会最不稳定的年份。在社会 ...


      正明兄,“我的饲料之路”又长又臭,很占篇幅;且年底了,杂事特多,腾不出时间修改。我看就算了,谢谢您的关注与修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10 13:45: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1-10 13:47 编辑

专家的嘴脸

      在2013年底的水产饲料学术讨论上,对我国一些水产饲料行业标准制定的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进行了抨击。抨击的结果却意外地迎来了雷动般的掌声。看来,对科技队伍浮躁、不负责任行径的不满情绪还是很普遍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02:45 , Processed in 1.4664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