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200多方古砚台,“寻宝”生涯练就一双慧眼。 六旬翁郑连桂——古砚沁雅心中留 记者 方一凡/图文 2015-2-26 闽南日报
藏砚是件雅事趣事,一方古砚往往蕴藏丰富的文化积淀。云霄县的六旬收藏家郑连桂20年来用心寻来200多方古砚台,囊括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年代,且不乏精品。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郑连桂家参观。郑连桂打开藏室的大门,两个巨大的木质架子呈现眼前。架子上满满当当摆放着各式砚台。“这些只是藏品一部分,你往这里看。”郑连桂打开架子下方的柜子,里面的砚台都用锦盒包着。他说,柜子中的砚台更为珍贵。“这是我1993年寻来的第一方古砚台。”郑连桂捧着一方砚台介绍开来,“这方砚台有七斤重,砚额上有一个淡黄色砚眼,很珍贵。经专家鉴定属明末清初时期。”郑连桂又领记者端详一个藏品中年头最长的藏品,距今已有1300年,但石质依然如新,用指尖触碰如少女肌肤般细腻。谈话间,记者看到一个被雕刻成竹型的砚台,足足有半米长,郑连桂说这是藏品中最大的一个,不仅造型和个头罕见,用的石料也考究,是淘和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