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6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卒章显志”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1:4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文骅在回帖提到“卒章显志”,为帮助理解这个说法,转摘一些资料。】
       卒章显志
       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为完毕。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亦作“卒章见志”。很常见的一种写作方法,一般地说,几乎在所有文体中均有应用,在散文中使用较多。
       “卒章显志”是立意手法之一。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在文章结束时,作者将要表露的胸怀、志向很自然地说出来,给人一种鼓舞和向上的力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运用这种手法的典范。(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1:49:30 | 只看该作者
       卒章显志——代表作品
       《岳阳楼记》开头先说写文章的缘由,再概括地描写巴陵胜景,然后再详细描写两景两情,最后以议论带抒情的方法收笔,突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文章题目虽是“岳阳楼记”,但不仅是记叙、说明,而又状景、抒情。在抒情的基础上,笔锋一转,写出对“古仁人之心”的求索,以“卒章显志”作结,一下子把文章提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文章中用的也是卒章显志的写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结尾也用到了“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来突出文章的主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1:51:57 | 只看该作者
         当代卒章显志代表作
       当代散文名家杨朔的《荔枝蜜》也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技法。文章开头,写自己曾被蜜蜂螫了一下,因而看到蜜蜂心里就不舒服。继而,作者描写了荔枝蜜的甜香,不觉动了情,由蜜想到酿蜜的蜜蜂,便到蜂场去参观。作者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感慨地说:“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看到这里,你会觉得作者是在歌颂蜜蜂,表现蜜蜂高尚品质,然而作品结尾却来了个大转弯,从歌颂蜜蜂转到歌颂勤劳勇敢的农民:“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跟《岳阳楼记》结尾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文章结束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也点出来了。原来前边大篇幅地歌颂蜜蜂,正是为后边歌颂劳动人民作铺垫,这样的结尾显得自然、有力,也统贯了全篇要义,此即“卒章显志”之法的妙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1:56:30 | 只看该作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该看出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吧!
       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霍松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9-5 22:54:25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3-9-5 21:51
当代卒章显志代表作       当代散文名家杨朔的《荔枝蜜》也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技法。文章开头,写自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20:30 | 只看该作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全诗大部分在分层次地写景、写梦,最后一节从梦境醒来,转入沉吟,从幻境联想到世间的荣华富贵亦如烟霞般飘渺虚幻,转瞬即逝,感叹人生变幻莫测;最后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屈从朝廷的郁闷之气,表明从此宁作山水游客,而决不愿献媚于权贵,束缚自己的人身自由。终篇这两句表现出李白性格的高傲、浪漫、清高、洒脱,一股蔑视权贵、不随波逐流的大丈夫气概喷薄而出,点亮了全诗的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35:11 | 只看该作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通过与捕蛇者问答的交代,在最后一段,点出“赋敛之毒”甚于毒蛇的深刻见解,把对捕蛇者的同情、怜悯提高到控诉苛政的高度,突出了文章为民请命的主旨和大声疾呼力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00:18:10 | 只看该作者
         杜牧《阿房宫赋》
         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最后一段,“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以民本思想概括王朝兴亡更替的规律,深刻揭示,统治者若不知道接受历史沉痛教训,不能清醒地以前朝覆亡的根本原因为鉴,亡国悲剧必然重演。“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目光纵横古今,深具忧患意识,振聋发聩,是千古不易的警世恒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00:30: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9-6 01:31 编辑

       鲁迅《狂人日记》

       “十三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小说在反复描述“狂人”担心被人吃掉、疑心自己一样也吃人的情节之后,结尾呼吁终止“吃人”、拯救下一代。实际上这是作者在大声疾呼,指出不但要戳穿旧传统、旧文化的“吃人”本质,更必须及早从根本上改造国民素质,培养造就新一代,未来才会有希望。呼声振聋发聩,提出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字字千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
发表于 2013-9-6 09:26: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9-6 11:44:18 | 只看该作者
       “卒章显志”,就是在文章结尾才点出作者所要表露的东西。既“篇末点题”,也就是主题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9-6 11:48:16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3-9-5 23:20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 ...

        宁作山水游客,而决不愿献媚于权贵,正是大诗人李白一生的性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9-6 14:06:5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7:3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9-6 17:39 编辑

       “卒章显志”是写作中谋篇布局的手法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是多见一些。“百度解释”多由使用者各抒己见,综合而成,有的定义是多元的,像这里对“卒章显志”的解释,前面说是点出文章主题、中心,后面说是表露作者胸怀、志向,实际上两种情况有时一致,有时却并非一回事。
       文章点主题、点中心,不一定都“卒章显志”,别的手法也可以。比如“讨武瞾檄”,文尾甩出一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是“卒章显志”;“蜀道难”,开篇大叫“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则是“开章显志”。中国人民熟读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主题思想在首段,开门见山;《纪念白求恩》主题思想在收尾,即“卒章显志”;《愚公移山》主题思想在中间,纲举目张。所以说,文章体裁、写作手法只是形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06:47 , Processed in 1.1388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