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6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三张准考证(二,大专准考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1:1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阳光明媚 于 2014-12-18 07:00 编辑

大专准考证
       1977年底,我终于接到了南昌气象学校的录取通知,因为学校还在建设中,虽然早知录取,正式通知却是全县最迟的。当这封姗姗来迟的通知送到时,邮递员高兴地对我家人说:“这张纸,比金子还贵呀!”
       是呀,是比 金 子还贵呀!1978年3月16日,我到达学校,兴奋地写了一首小诗:“还在山乡辛勤务农,暮地喜讯降下碧空。珍贵通知一封,青天白日疑是做梦。揉揉眼睛并不矇眬,一跳三丈喜泪夺眶,激动的话儿飞出喉咙.......” 诗虽夸张,但却把当时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说实在的,我不喜欢这个专业,当初报志愿,考虑的根本不是自己的爱好,而是一举跳出农门。现在意外被录取了。高兴之后,才知道报错了专业 ,我还发现,班里许多同学,想法一样,他们才华横溢,成绩优异,却很现实地选择报考中专。不喜欢归不喜欢,这个专业,现在可是一张长期饭票,我可丝毫不敢怠慢它。
       学制原定三年,我们是首届,都是高中毕业生,当时国家受文革影响,人才面临断层,各行各业都急需技术人员补充,就把我们这一届的学制缩为二年。三年的课程两年上,考试很严格,这就苦了我们。面对枯燥无味的观测学,气象学,高等数学,电子学等专业课,不下点苦功还真过不了关。现在回顾一下,那两年的学习我还是很认真的,也取得较好的成绩。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年的生活,我有两个收获,终生受益。一是利用图书馆和同学们的书,大量进行阅读,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许多国外名著,就是在那时阅读的,有一位宁德的同学,留胡子,喜喝酒,性格豪放不拘,奢书如命,书极多,阅读面广,有时会意气用事,有些同学看不惯,但因共同的爱好,他却跟我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俩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在学校期间,我还为学校写了许多诗歌,文章。甚至还偷偷写了一部中篇小说,名叫《青春的宿债》,属知青题材,小范围传着阅读,有些同学还比较欣赏,但没投稿。小说的主人公叫陈长安,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有些同学阅读后,碰到我,就叫我陈长安。
        有一次清明节,学校组织我们到方志敏烈士陵园扫墓。晚上开诗歌朗诵会,那时我还比较腼腆,班长叫我上台,我不敢上去,就在原地顺口溜出几句:“班长叫我上讲台,只恨自己无文才;语未成声心先碎,垂手肃立静黙哀”。“每逢清明就断肠,呜咽无声泪湿裳;先烈英灵在何方,活在人民心坎上。”“官悼周公奏哀乐,民祭总理洒鲜血,我把满眶悲愤泪,奠祭千古之英杰。”博得满堂掌声。二是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养成了凡事注重把握大趋势的方法。天气预报中气象分析,要求非常注意把握天气变化的趋势,大的趋势分析对了,天气预报就准确了。反之,则相反。把这种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中,用到复杂的人生大的趋势的把握上,也是行之有效的。
      在气象学校还有一事使我终生铭记,刚上学校时,因为下乡时就是“大肚汉”,我每天都感到肚子饿,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见食堂的老陈师傅在劈柴,我急忙拉了一个晋江的大个子同学过去帮忙,老陈师傅对我俩心生好感,结果,在二个学期中,他保证了我俩 每天都吃得饱饱的。这事告诉我,做人呀!不要眼睛只朝上,不朝下。有时候,是下面的人对你更有用。
     快要毕业的时候,我们班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一位平时关系不错,又很乐观的同学,不知何因,突然卧轨自杀了。那天天气很冷,乌云密布天空,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不祥的预兆。晚上12点,我们突然得知不幸的消息,全班同学,步行好长的路,非常悲伤地赶到了现场,寒风呼啸怪叫着,吹着我们直打哆嗦,现场轰鸣的列车声和浓浓的血腥味,使我们快要窒息了。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使我第一次感到生命的无常和珍贵。事后,学校怕负责任,对后事处理得很淡漠,,我和几位同学,发动同学与学校据理力争,并组织全班同学自发捐款,促使学校比较合理处理好后事。多年后,我班的同学到漳洲聚会,我邀他们到云霄玩,几位女同学,谈起此事,对我还很称赞。
          两年的学习生活结束了,我也顺利地分配回家乡工作。
         云霄气象站在献宝山上,全站9人,站长姓叶,是长泰人。分测报和预报两组,刚工作时,我被分在测报组,有一间宿舍。上夜班比较辛苦,从晚上8点接班要值班到次日早上8点,凌晨2点,不论刮风下雨,都要进行观测,并编成电报往上发。我在测报组干了三个月,又把我调到预报组,让我独当一面,算很重用,全地区只有我一个新手入预报组。刚参加工作,我也很卖力,干劲很大,晚上都住在站里,我用学校学到的一些知识,结合本站的历史资料,搞了一个预报工具,叫周期迭加法,预报次年五月份的暴雨,预报三次,结果还比较准确,第一次下了近50毫米的大雨,第二次下了20多毫米的中雨,第三次晴天,但前一天有一个台风逼近后突然转向走了。凭着这个工具,我在全地区年度评比中,获得了预报第九名,当时,这是个不错的成绩。
       1980年8月份的一个晚上,一个12级以上的台风正面袭击了云霄,那天刚好我值班,狂风大作,大雨倾盆,煞是惊人。电线都被狂风吹断了,凌晨1点30分,我冒着被风吹走的危险,与老站长一起到山顶观测场观测,浑身都被淋湿了,眼睛被暴雨打得睁不开,好不容易把数据测下来,却发不出电报。气象部门在规定的时间里发不出电报,是很严重的事故。好不容易等到凌晨5点多,风好象小了一点,站长不敢耽误,领着我往邮电局奔,想把电报发出去。哪知一下山,走到324国道上,风又大了起来,我们差点被吹到水田里去。我们只好躬着腰,手挽着手,一步一步十分艰难地往前挪,狂风夹着沙子,往我们脸上猛摔,生疼生疼。一公里的路,我们竟走了一个多钟头。在气象站工作的二年多,领导是把我当骨干用的,我被选为农林水团支部的组织委员。当时我想,此生将终老在献宝山上了。
        在气象站我有一间宿舍,几位好同学还没有谈对象,一有空,他们就往我那里聚,弄点小菜,喝点小酒,有时晚上就干脆住在我那里。谈天说地,谈今论古。那段日子,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快乐的日子,可惜好景不长,他们陆续谈起了恋爱。唉!男人都是重色轻友,一有了心爱的女人,以前可共生死的弟兄,都抛到九霄云外了。我那里,就渐渐地“门前冷落车马稀了”,有时,连个鬼影也见不到。记得有一次,好友文赐要结婚,家里赶着建一座房,那时朋友建房子流行帮工,那天晚上,我七叫八叫,叫了十几位同学帮忙捆扎钢筋,因为明天要“浇水泥板”,今天晚上要突击把钢筋扎好。那天晚上,在工地的楼上,我不小心一脚踩空,差点摔到楼下,还好福大命大,情急中抓到一根柱子,没摔下去,胸口被撞得不轻。他们叫我回家,我回家处理了一下,吃了一些云南白药,又返回工地,在楼上干活,伤口很痛,但不敢说。哪知干到十一点,叫来的那些帮工,借口女友老婆叫,都溜走了,只剩下我,郑顺利和徒弟阿强等三个光棍,我拦又不敢拦,气得大骂:什么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都是骗人的鬼话。那天晚上,我们三人冒着寒风一直干到清晨才结束了工作,而我们那些情同手足的弟兄,却见色忘义早早回去搂着老婆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我们三人又累又饿,回到郑顺利家里,喝着老酒骂开了娘,骂累了,就挤在一张小床上沉沉睡死了。
      后来,因为急着发报,没有及时给一位同事的朋友开门,与这位蛮不讲理的同事发生了口角,这人竟叫外面的流氓打了我,我被打了,农办一位付主任,和这人的父亲是朋友,还把我找去训了一顿。站里的领导虽然很同情我,但慑于权势,也无可奈何。地区气象台的领导要调我上漳洲,当时我年轻气盛,咽不下这口气,就想方设法要改行。通过我姨夫和少华同学帮忙,我被调到了县直机关团委会工作,临走前,我气愤难抑,赋诗二首:“衙内仗势狠相欺,狗官反赞它有理,小民有冤伸不得,可怜父母皆布衣”。“潜首荒山无所求,心思壮志埋山丘;岂料天意难违逆,驱吾下山写春秋”。
       1982.2.28日,我到县委组织部报到,被借调到县人口普查办工作。龙溪地区在长泰县搞试点,云霄一行二十几个人,也参加了试点工作。在长泰呆了一个月,结束时,带队的郭付主任要我写篇总结,我遵命完成了。他看后很满意,回来后组建办公室,任命我为秘书后勤组长,我把办公室文字宣传工作都揽了起来,干得很欢。后来,办公室又来一位付主任,负责宣传,不满意宣传组长人选,就硬把宣传组与秘书后勤组合并,任我为组长。这个合并,在全地区独一无二。这个时期,我也没让领导失望,写领导讲话,编印简报,出宣传栏,写广播稿,甚至还编出了人口普查诗歌选,在全地区影响较大,负责人口普查的县领导也较满意。我热情洋溢地赞颂人口普查员:“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披着五彩缤纷的霞光,不怕那山路崎岖峰峦迭嶂,不怕那海水滔滔天水苍茫,爬山涉水去进行人口普查......”我溜须拍马地奉承领导:“正主任是老汤,头发微白鬓初苍,副主任叫大张,人高马大身体胖,还有老郭副主任,花镜戴在鼻梁上,老汤老郭和大张,日夜工作真繁忙.......”在人口普查办干得不错,春风得意,气氛融洽。这样干了半年后,虽然初出茅庐就一炮打响,但我感觉长期搞中心工作,脱离原单位,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不是很好。于是,我向团委书记汇报,由他出面找组织部长把我要了回去。
      回到机关团委会后,我非常认真地配合团委书记,把县直机关各单位团的工作全面,生动,活泼地抓了起来。在县直机关团委工作期间,我主要做了几项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团员,健全团支部领导班子。想起在中学,下乡时入团屡次受阻,我就感到很遗憾,其实,那时我的政治,学习,劳动等各种表现,都基本符合团员的条件,有许多团员的表现可能都不如我。不让入团,是某些同学思想的局限性。现在,我掌握了让青年入团的权利,我就鼓励各支部,敞开大门,发展大量的青年入团。并充实健全各个支部的领导班子。当时,我们一些同学,也担任各个单位团支部的书记。如黄方忠同学,任商业团总支书记,柳烈民同学,任供销团总支副书记。他们对我的工作,都给予大力的支持。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激发起青年们青春热情和生命活力,充公展示出他们的干劲和才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机关团委会组织了四,五次大中型的文娱晚会,炳富同学,还帮助组织起一支乐队,为各支部演员伴奏,那时,一入夜,各单位团支部组织排练,城关地区,处处莺歌燕舞,歌声嘹亮,,群众反响很好。一批具有唱歌天赋青年在活动中脱颖而出,音乐才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和发挥。我印象深刻的几位青年,有五金,果品,建筑公司,银行等单位女青年,还有糖厂,商业,建筑公司等单位的几位男青年,都具有很高的音乐潜力,他们精彩的表演,经常博得观众的满堂喝彩。建筑公司一位18岁的女青年,刚开始演唱时,胆小,怯场,发挥不是很好,但我们发现她音色很好,潜力很大,就找内行的人对她单独指导,热情鼓励。结果,她越唱越好,在一次较大型的演唱会上,她与一位男青年合作演唱《天仙配》,那天晚上,两人发挥超常,表演得十分精彩。她把一曲《天仙配》唱得柔肠百转,引人入胜。事后,我常想,如果她不是生在小城,普通人家的儿女,而且能幸遇伯乐,得到指点和培养,那么,云霄这座小城,也是能够出个宋祖英的。最精彩的一次晚会是在云霄师范大礼堂,计生委资助了一些经费,分管计生的常委,副县长亲临晚会,这次,我们动员了全县各单位的青年精英,组织了一支水平较高的乐队,并借到了较先进演唱设备,物色到水平较高的主持人,并对节目精心串联,彩排,各节目之间,还写了过渡词........暗红色的绒布大幕徐徐拉开:只见两位端庄,潇洒的男女主持人健步走向舞台中间,男的是沈孜敏同学的弟弟沈丹阳,女的是75届的校友淡淑玲,他们神采飞扬,妙语连珠致了开幕辞。舞台上,婷婷玉立着40多个青春勃发的少男少女,他们是新组成的机关团委合唱队,女的一袭淡雅的长裙,男的一身洁白的衬衣。舞台左侧,有一支训练有素,象模象样的小乐队,有大小提琴,铜管大号小号,手风琴,二胡,鼓和钹。当英俊潇洒的指挥一挥手,嘹亮欢快的《歌唱祖国》便整齐划一地唱了起来.........接下去的节目,精彩迭出,有令人捧腹大笑的相声,有变化莫测的魔术,有使人眼花缭乱的舞蹈,还有使人如醉如痴的独唱........节目最后,是当时开小城风气之先,令人耳目一新的男女青年圆舞曲,青年男女手拉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良宵。我们还大力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体育活动,组织他们打球登山旅游,云霄的名山大川,厦门,东山的风景胜地,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三是真心与青年交朋友,为他们学习,工作,生活上的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团委会开展的火热的活动中,一批团干及青年与我成了莫逆之交,他们有心里话都肯与我讲,我也真心,尽已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的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他们也热情地支持我的工作。我的工作能迅速打开局面,与他们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另外,我还积极编印团委会机关简报,开展“五四”征文活动,大力抓好团的宣传工作。客观地说,1982一1983年云霄机关团的工作呈现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局面,是与我的驽力分不开的,我的工作,也得到团县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也给予赞扬。
      真没想到,我的运气来的如此之快!一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赶写一份材料,县组织部林副部长笑眯眯地走了进来,问我“你在复习,想参加考试吗?” 我十分惊讶! 因为前一天,就风传地委党校要招二年制的大专生,但条件比较严格,要求是党员或是入党培养对象,30岁以下,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当时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培养“第三梯队”。我不是党员,这样的好事能轮到我吗?我十分胆怯地回答林副部长:“能让我去吧?”,林副部长笑着对我说:“想去就认真复习吧”。我把满心的欢喜藏在心头,等林副部长一走,便高兴地跳了起来。
      高兴归高兴,但能不能考上还是一个问题。当时,复习的时间只有一个半月,考试由省里统考,考三科,语文,政治,史地。复习材料还没到,那用什么复习呢?我打听了一下,知道一中图书馆有一套复习材料,我就找了糖烟酒公司女团支书方大伟(后来我班同学方建平的夫人),他哥哥管一中图书馆,她带我找他哥哥把复习材料借了出来,我在家里认真复习 了半个月,又接到通知,到地委党校集体复习一个月。云霄上去复习的有7个人。在党校复习的一个月,我真的是很辛苦,因为史地在高中没读过,1977年高考就是因为史地没读过才放弃了考大学,现在又碰到这个问题了。政治要考哲学,政治经济学,也没读过 。我怕考不上,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也无颜见家乡父老。因此,便把复习时间抓得很紧,每天上课,复习时间达15一16个小时,因读书过度,上火了,我耳朵嗡嗡响,什么也听不见,急坏了,找医生一看,医生开了一些药,有知柏地黄丸,一吃,真灵,好了。以后,我一上火,就吃知柏地黄丸。同去复习的同伴也很认真,但见我这样拼命,他们不乐意了,有些人就对我大加讽刺。我置之不理。1983年7月22日,复习结束了,我终于又领到了一生中重要的第二张准考证。我胸有成竹地进入了考场,真是苍天不负苦心人,从考场一出来,我就知道自己考上了,估计考220一240分左右。回来跟组织部的领导一说(当时单位跟组织部,人事局同一个支部),几个部长,局长都很高兴,同意讨论我入党,所以没几天,我就成为了预备党员。现在回想起来,我是名符其实的考试党员,当时,对青年干部来说,入党还很困难。如果没考上,我调到机关的时间那么短,不可能那么快就吸收我入党的。接着,录取通知也发了下来,我考了239分,其中史地考了82分,录取线是187分。云霄县考上三个,考上的第三个人,成绩是192分。知道史地考得不错后,我就想,高考恢复时,如果知道史地能考这样的分数,我就不考中专了。但是,世界上就是没有“如果”两字。
       1983年8月29日,云霄县组织部支部,吸收我为中共预备党员。机关党委会的王书记,人事局方局长,做我的入党介绍人。接着,我便准备行装,准备开始新的学生生活。临走之前,欣喜之余,竟有点遗憾。盘点这几年自己的心路历程,真的感到有些遗憾。
       我曾坦诚陈述:“余本云陵布衣,庸常之辈,况其貌不扬,资质愚钝,因偶然机遇而有幸与诸位同窗,已不胜荣幸之至,常怀惶恐之心,惟恐滥竽充数,有辱同窗盛名。苯拙只能求稳,故不敢心存奢望。我愿勤恳地工作,诚实地生活,吃苦耐劳,淡泊自如,并虔诚祈祷,执着地追求一一安宁”。入学这年,我已28岁了,身边的同学好友,都已成家立业,我却形单影孤。由于条件不好,心气又高,所以,在几年中,通过接触或介绍,认识了几个女友,都高不成,低不就。有个女孩,小我六岁,气质条件不错,对我也有好感,我还替她写过演讲稿,为她帮过一些忙。她在背后对女友说,我这个人呀,做朋友不错,做丈夫还要花些时间考虑。闻听此话后,我就离开了她。还有另外一个女孩,文静典雅老实,对我也很喜欢,家里不同意,迫于压力,只好离开了我。还有一些人家介绍的,没有缘份,见面互不中意。为此,我也曾苦恼过。我写诗抒发过自己的情感:“我焦灼不安地苦苦等候,见不到巍峨壮丽的海市蜃楼,我艰难困苦,疲倦地跋涉,找不到花香鸟语的仙境绿洲。我热情急切执拗地寻找,觅不到倾心相爱的佳偶,思想象被狂风巨浪颠簸的小舟,重负着我那深沉的哀愁。我该挥手告别飘缈的幻象,现在回头正是时候”。还有一首,是这样写的:“红花隔日究可哀,丽影婆娑入梦来,花前月下难回首,无语凝咽独徘徊”。八十年代初的女孩,不象现在的女孩这样现实,功利,但找朋友还是讲条件,有讲究的。有个别的还是很势利的。当时,我心气较高,没看自己的条件,定高了标准,不想捡到篮里就是菜,所以,就难遇合适的人了。我曾在心里呼喊,如果遇到理想的意中人:“娇阳如火,我愿变成缤纷的白云为你遮荫;寒风凄厉,我愿化做巍峨的青山为你障屏;春水当叮,是我真诚祝福你的歌吟;鸿雁长鸣,是我渴念,呼唤你的声音”。
        是不是回头,放弃读书呢,我是有过犹豫。对我的再次读书,我家人和几个好友,都不太赞同,他们认为,现在是成家重要。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向我介绍了现在的太太,但没见面。我一打听,有人说,人不错,就是身体有点小问题。身体很重要,一听此话,我苦笑地说:罢罢罢!读书去!正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一脚跨进了地委党校的大门,开始了又一次的学生生活。
                                                                              2013.10.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6 14:26:18 | 只看该作者
阳光明媚好亲像在写自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8 11:41:2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张准考证的确来之不易。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全凭个人努力工作,不懈奋斗,把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以自己的勤奋和才干获得各方认可肯定,不断成长进步,难能可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04:30 , Processed in 1.1700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