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6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人生的感慨》 汤锦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0:3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阳光明媚 于 2013-11-2 19:06 编辑

                         人生的感慨
                                 六班:汤锦发
      离开云霄一中朝阳楼已近40年了。回想往事浮想联翩,在脑海中一幕幕地交替呈现。童年时代的艰辛、少年时代的贫穷、青年时代的茫然、不惑之年的困惑、壮年时的认命,近年来的耳顺,这是我在不同年代的不同感受。
      童年按说是美好的,但记忆中我是在饥饿与疾病中渡过的,难忘那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体弱多病的我,跟着大人在郊区的野地里挖野菜,以野菜充饥艰难渡日,这一切都历历在目,烙在脑海深处……。
      小学时代,为了筹措5毛钱的学费,变卖家中唯一的一把铜锁,把大姐心爱的初中课本变卖。大姐那留恋,不舍的眼神,至今还时常在我脑海中闪现。上小学的五年中,每当老师说,未交完学费的同学留下,我总是羞愧难当地垂下脑袋。贫穷与饥饿伴随着我渡过那令人心酸的少年。
      当我懵懵懂懂地读完初中,成为74届高中生后,才知道对初中所学的课程是一知半解。新学期初数学摸底考试,全班只有几个学生及格,我是其中之一。第一学期,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绩突飞猛进,期末考试各科平均分达94分。在整个高中时期,我的学习成绩平均都在94分以上。我被选为副班长,学习委员 ,英语科代表 。我对数理化十分兴趣。物理学的自由落体运动、力学、电子学、化学的分子式、元素周期表等、数学的函数、解析几何、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我都能很快地熟练掌握。对作业题目越来越感兴趣。我与同学们自发地成立了学习小组,互帮互学,激发出极高的学习积极性,大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当时的一次班长民主选举中,我得票最高,但学校不认可。同学们责问学校,得票高为什么不能当班长?学校回答是,不是共青团员。只能当副班长。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我们班几个品学兼优的同学,都被拒在共青团门之外。学校不知道,纯真,稚嫩,上进的一群少年,当时是多么伤心。高中时代的学习成绩,全班的同学公认我是数一数二的,当时我想,继续努力,我是可以跨进神圣的大学殿堂,我应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我是可以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我们亲爱的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的。这是一个值得留恋的岁月,他为我在今后从事各项工作,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怎么也没想到,1974年的反击右倾翻案风、张铁生的白卷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上山下乡运动,打破了我学生时代美丽的梦想。
     当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一生记忆中最为美好的朝阳楼时,美好的学生时代就此终结,多少美好的憧憬,倾刻都化为乌有,一切都变的虚无飘渺,前景一片茫然……为生活而奔波的日子开始了。做小工、抬起两、三百斤重的石条战战兢兢地走在30厘米宽的木板上,迈开哆嗦的双腿走向二楼、三楼……挣回每天的1.2元钱。
      数九寒冬,在下河溪畔,冻红的手指头,捡着一个个鹅卵石,艰难地挑到公路边。夜晚窝在自己搭的人字草寮,在南岭门的公路旁,渡过那一个多月的不眠之夜。半夜双脚麻木地被冻醒,最后钱又被拐走了。生活的艰辛与无情,也炼就了一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毅的性格。毕业时,我没有下乡。父亲为了我,被关进下楼学习班,我“舍身救父”下乡去了。恰在此时,回乡的同学吴友福也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参军的名额,离别之际,几个要好的同学聚在一起,照了一张相。吴友福同学提议,相片就题为“此去有困难”。有位同学感觉这句题字太感伤了,把它改为“踏上新的路”。是啊,是踏上新的路,此去路在何方?一切的一切都在迷茫之中。知青生活体力活倒觉得不是很累,但心很累。秋收季节,在打谷场上守夜,在谷堆旁仰望星空,繁星点点,微风习习,树叶沙沙,蛙鸣虫叫,偶尔还有几颗闪亮的流星划过天际。欣赏着美丽的夜景,心中却时不时地流露出一丝丝辛酸的感觉。唱着“南京知青之歌”当唱到“跟着太阳起,伴着月亮归。金色的学生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沉重的修理地球是我神圣的职责,我的命运”时,感叹着渺茫的前途,不禁潸然泪下,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1977年6月,我补员进入车圩供销社,当了一名集体所有制的职工,每月工资18元。当时,只懂得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的差别,不晓得有干部编制与职工编制的差别。1977年10月,恢复高考,我报名参加理科考试,因舍不得18元钱没有参加复习,考了226分,上线,排名五十多名。没被录取。后师范大专班扩招,要我写一份愿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工作报告上交,我不大想当老师,又想,再过半年秋季招生就开始了,我要重考,所以拒绝了,秋季招生开始后,报名考试前几个月,我被调到烤烟收购站当付款员,4~6月是最繁忙的日子,每天结完帐要到晚上8~9点,没有参加报名考试,这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一生的命运也随之不同了,
      放弃高考,客观说是工作忙,但深究原因,还是我缺乏破釜沉舟的气魄。因缺乏气魄和胆略,我一生的命运就只能如此。1980年我考取了会计员职称(龙溪地区供销社主考)在当时有技术职称的可以转为干部,但因我是集体所有制职工被拒之门外。1985年云霄企业以工代干的管理人员,可考试转为干部,也因上述原因被拒考。1991年在云霄县供销社系统招收十几个干部,也因已下岗被三拒门外。命运就这么作弄人,但人要知足才能常乐。与同龄人相比,我还算是幸运的,我有会计师职称,有扎实的会计核算理论和经验,当个企业的财务或顾问,赚点小钱渡晚年是没问题的,跟他人相比已经好很多了。社会的公与不公作为小老百姓管不了,能养家糊口即可。
      九十年代初,我当时是云霄县供销系统唯一一个通过全国考试取得会计师职称的职工,下岗了,单位不要我们了,但资本家收留了我,不惑之年的我困惑了,只有在私企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企业的主人。观念上一定要彻底改变,否则难以呆久。二十多年下岗生涯让我感受深刻,人一定要适应环境。当我在最困难之际,我永远忘不了众多老同学对我帮助的情景。转眼已到耳顺之年,人生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太多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没有太多的感慨。只是对以前读过的红楼梦“跛脚道人”的“好了歌”和“甄士隠”的注解,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岁月的无情,冲淡了对荣华富贵的渴求,一切都过去了,留下的只是深深的遗憾……。
      回首往事,虽一事无成,但一身正直、坦荡,无愧于良知。人生是“时、运、命”的有机结合,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一切随缘……。此生最大的遗憾是,未能上大学和考取注册会计师。但我庆幸的是,能有缘在朝阳楼里结识了众多同学和老师,并成了终生的挚友,每当我在最困难的时刻,都是他们帮了我,渡过了一个个难关,同学情、不相忘。而今最大的心愿是,在今后的日子里,闲时找老同学聊聊天、泡泡茶、游游山、玩玩水、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确保身体健康。人生有这么多的同学知己,足矣……。在此也向帮助过我的老同学说声谢谢!太多的感悟,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放在三大类人生漫漫4生活感悟。                                                               
                                                                二零一三年国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3-10-30 12:54:1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3:26: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阳光明媚 于 2013-10-30 13:41 编辑

    责任编辑:阳光明媚。
         汤锦发同学是六班公认的学习尖子,当时的年代,不象现在有排名次。如果当时年段有排名次,他肯定在年段前10名内。我一直非常惋惜他的才华没机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但不说时代及客观原因的限制,从自身主观上找原因,他主观上有其一些无法克服的局限,他人比较中庸,不敢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敢坐前排。要成就事业,我班吴友福同学说:智商,情商,胆商,胆商排在第一位。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这篇文章有二个可贵之处,一是行文流畅,字通句顺。二是真情实感,披露出自己真实的经历和心路历程。读后能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是一篇好文章。愿我们的同学都能象汤锦发同学那样,写出真实的自己,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真实的历史,得到有益的启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0-31 14:50:25 | 只看该作者

能写出真实情感,难能可贵!
汤锦发同学是我小学、初中的同班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同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1-3 15:17:44 | 只看该作者
真实写照,令人感同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2-22 21:01:10 | 只看该作者
多次听吴章生夸汤锦发是学习尖子生,果然一鸣惊人,把自己的几十年坎坷遭遇与感慨,坦然融入征文,不但下笔收放自如,文笔酣畅淋漓,沉稳雄健,将大半生沉浮起落交代得眉目清晰,详略皆宜,不乏神来之笔,同时也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重新审视、检验、感悟,一吐胸中块垒,而能看得透,胸怀坦荡磊落,如与同学倾述肺腑之言。为纪念文集写自己,也就是为74届写下一段历史;这里不以成败论英雄,布衣芒鞋而笑傲江湖也是硬汉一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06:58 , Processed in 1.2324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