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郑明 于 2013-10-31 09:43 编辑
插队的点滴回忆
与大多数同学不同,我不是高中毕业随即下乡,也不是到知青点。高中毕业后,我老爸让我到一个小工厂当临时工,一年后我老爸因我未下乡,被叫去学习班。我立即报名下乡,奔赴马铺公社马铺大队的第二生产队插队,办手续的那天是1975年7月9日。
环境变,一切靠自己
我刚到马铺大队时,是第一位插队的知青,所以,大队对我还是比较关心的。当时我们大队未通电,我被安排住在离公社革委会很近的老大队部的一间破旧的小房子里,可以从公社拉电过来,有盏电灯。这间房子年久失修,四面墙是土夯未上白灰的泥土墙,每面墙皆有几条裂开一到数公分宽,一到两米长的裂缝,地板是坑坑洼洼的原始土地,还发给我一张很旧的单人床,床板高低不平,以及一张老旧的桌子。屋顶的瓦没有固定,下雨时屋顶好几处会漏水。 虽然住宿条件简陋,但我觉得能一个人住还是挺好的,按当时的条件,这已经算是很好的待遇了。 刚到的几天在公社食堂吃饭,但和公社干部一起吃饭感觉不自在,特别是参加劳动后饭量大增,在公社食堂吃饭,经济上也负担不起,后来就自己做饭了。生产队给了一块离我住处不远的菜地,我种上了菜,有时农民兄弟也拿点蔬菜给我,蔬菜解决了。三餐饭靠自己做,麻烦事挺多的,要管理好菜地,又要经常拾些树枝当柴火烧,早上必须很早起床,生好火下米后,边浇菜,边给炉子添柴火,跑上跑下累得够呛,吃完早餐马上出工,中午和晚上收工后已经很累,但还得强打精神自己做饭。还好当时年轻,而且自己做饭可以吃得饱,睡一晚就不觉得怎么累了。其实更累的是,下乡不久就遇到农业学大寨,白天照样做农活,晚上参加人山人海移山造田活动。 学大寨 移山造田 一九七五年十月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后,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大寨地处山沟沟,为了种粮食,采取挖山造地种庄稼。我们公社也跟着学,我们大队是公社所在地,自然是公社抓的重点。当时采取的办法是,白天照样作正常的农活,晚上集中了很多人在公社边上的数个小山头,用锄头把山头上的土石挖下来,再以人工把土石挑(抬)到四周倒,最后几个小山头被平整连成一片土地。
我也被卷入这一热潮中,那时,正值秋收季节,白天干各式各样的农活,比如,割稻,犁地等,下午收工后,马不停蹄地生火做饭,吃饭后即带上农具参加移山造田,不是挖土就是挑土。由于人很多,大家好像都不好意思偷懒,可一收工回到宿舍,才感觉全身的骨头都快散架了。就这么干了几个月,竟然平整出一片土地,但都是黄土地,不知道可以种什么,后来好像是种茶了,但也长得不怎么样,纯属瞎折腾。可经过这段时间的吃苦磨炼,倒是对锻炼自己的意志和体魄都有些益处。
修机器 点亮一盏灯 第二年,大队知道我在工厂当临时工学过管过柴油机,就叫我到大队的碾米站。碾米站的设备仅有一台很小的,简易的碾米机和一台十二匹马力的小柴油机,另外还有两个年轻人,我就负责设备运转和维护,另外两个人负责加工米及收加工费。这项工作比起干农活轻松多了,只是在那种坏境下被噪音弄得很难受。
在这个碾米站内,摆着一台被拆得几乎只剩外壳的四缸的老旧柴油机。我在回县城时,找到了这台柴油机的资料,我想是否可以把它修好,再买台发电机就可以解决全大队的供电的问题了。那时,全大队的农民家里晚上都只是点着煤油灯,从来就没有用过电灯,如果我的想法能够实现,应该是为大队的老百姓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我立即把想法告诉大队书记,他们很感兴趣,研究后决定支持我的想法。
为了全身心地修这台柴油机,我叫了一些小伙子把这台柴油机移到了我的宿舍里。白天碾米站的两个年轻人除了有故障叫我外,我就一个人在宿舍里钻研如何修好柴油机。通过查资料,列出了需要购买的一大串的零配件清单。可当时大队极缺资金,只能是有点钱就到县物资局买点,边修理边安装,个别零配件无法买到,就到工厂里加工。
当时的劳动热情确实比较高,记得有一天晚上,修理到近10点了,没有配件了,我借了辆自行车回县城去买。在路上,就靠着点月光,沿着依稀能见的公路前行。到县城30余公里路程,山区的公路上下坡很多,而且路面是黄土上铺沙土,下坡时自行车在沙地里很容易摔倒,当时公路完全没有路灯,在幽暗的深夜只能小心翼翼地骑自行车,道路两旁挺高的树和草,在夜风中吹得飒飒地响,心里还是挺害怕的,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行,到家已是很晚了。第二天到物资局买好配件后即赶回马铺。就这么折腾了近两个月后,竟然让我把那台仅剩下空壳的柴油机修好了,经过试车,柴油机的性能还比较好。接下来买了台发电机,大队请了外线工把两个自然村的外线都架好,我带了几个小伙到每家每户装电线和电灯。在农民家里装上电灯,代表着结束了煤油灯的时代,老百姓可高兴了。发电后,虽然电力还不够足,灯泡还不是很亮,但比起煤油灯还是强多了。
事后不久,大队党支部讨论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经报公社党委批准后,按当时党章的规定,我成为正式党员,党龄从1976年8月6日起算。回想起在农村插队当知青的日子,虽然苦点,累点,但还是尽了一点力,做了点事,无愧于大队的领导和农民们对我的关心和培养,也磨练出敢于担当、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班 郑明
二0一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