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朝阳》文集精选八《感恩母校 感恩老师 感恩同学》郭少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20:1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zbs 于 2016-1-1 20:18 编辑

感恩母校 感恩老师 感恩同学
——回忆云霄一中的学习生活
7班)郭少玲
    云霄,现在老同学亲切地称呼为“温烧”。虽然四十多年过去了,云霄以及云霄一中在我的记忆中永远是清晰而温馨的。因为它记载着我青少年时期的辛酸、坎坷与欢乐,它为我的人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为我后来的从业做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9年,那是很多中国人都经历着苦难的年代,因为父亲在“文革”中被打成“走资派”,我们全家随父亲被下放到云霄莆美公社马山大队,父亲从校领导变成了农民。当时我13岁,大人们商量我的出路,大队支书热情地说,最好的选择是去耕山队,种果造林比较轻松,有水果吃,工分也比较高。父母亲看着瘦弱的我,不忍心让我这么早去修地球,父亲说:“孩子,现在我们什么都没有了,我们可以缺吃少穿,但不能没有文化。”于是,父亲坚决把我送到云霄一中去读书。
   跟着父亲到了云霄一中,我心里无比胆怯。那时正值“文革”后期“复课闹革命”,班级都用连、排命名,不同年龄的人在同一年级读书。13岁的我,以前从未离开过父母,现在要独立在这里学习、生活,心里害怕极了。父亲把我带到五连二排(毕业时为三连五排)交给了班主任(当时也是连长)孙道中老师,自己匆匆回乡下去了。我看着父亲瘦削的背影,百感交集,眼泪顿时抑制不住地流下来,我很想追赶父亲,跟他回乡下去……记不得我是如何去宿舍安顿的,只记得宿舍很大,是个大教室,住了不同年段的十几个女生。
   于是我天天盼望回家。好不容易熬到周六,吃完午饭我就急匆匆赶路回家。我的心情是既快乐又痛苦,快乐的是我就要见到父母及弟弟妹妹,偏僻简陋、贫穷的家是我最温馨的港湾。痛苦的是我要背着书包走8公里路(5公里公路、3公里山路)回家。冬天,寒风凛冽,一阵风夹着沙子吹来,眼睛睁不开,脸吹干冻裂了。很多男生骑车飞快地从我身边经过,走在路上倍感孤独,望着远去的同学,我不觉加快了脚步。那时心里甚是羡慕嫉妒恨,父母为何不给我买辆自行车呢?不过这种念头转瞬即逝,因为我知道家里境况有多难!让我更痛苦的是从公路拐进山路后道路崎岖难走,而且要经过麻疯病院。偶尔看到出来散步的麻疯病人,我边躲边跑,心里充满恐惧。到了村里,眼看到家了,脚步却放慢了,因为狗会追赶奔跑的人,我只能亦步亦趋,战战兢兢走回家。
    在物质条件非常丰富的今天,很多孩子是无法体会当年我们对吃的渴望。周六中午,学校食堂偶尔会做馒头、菜包,这种“美食”是我乡下的弟弟妹妹们无法品尝到的。我从父母每周给我的二元伙食费中,省了钱给弟弟妹妹们带回去几个馒头、菜包。有一次,为了等着买菜包,我回去晚了,走在路上天已昏暗。听着背后风吹树叶沙沙地响,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拔腿就跑,快到家时,突然绊了一跤,菜包滚落沟里,想拾,狗已追来……见到父母及等在门口的弟弟妹妹,我哇哇大哭,我为自己未能给他们带回“美食”而难过万分,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贫穷生活,当时我能做到的只有这么一点点,我不忍心让弟弟妹妹们失望。
    夏天回家比冬天更艰难。戴着斗笠,顶着烈日走在路上,我满脸通红,汗水从头上不断往下流淌,脚底下阵阵发烫、浑身被热气包裹着,我仍不顾一切地往前赶路,想见家人的动力是多么巨大!每周孤独寂寞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对于一个13岁的城市女孩来说是无比痛苦的。但你能够承受这种苦难,就经受住了锤炼,所以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后来,在单位工作,领导对我的评价是:勤奋、吃苦、做事果断、效率高、效果好。我年年被评为先进,同事及家长都给予我很高的评价。少年时的经历成为了我的人生财富,终身受用!
    在云霄一中五连二排,我又开始成为学生了。命运跟我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在小学三年级就被“文革”冲击得无书可读的我,已有几年“无业游民”的经历了。现在突然坐在初二(当时无初一可读)的课堂里,这真太具有讽刺味道了!但是,我还是感谢父亲的下放,感谢他对知识的执着认定,我才有书可读,我是因祸得福啊!刚开始听课时,我羞愧于我上课无法听懂老师的讲解,“滥竽充数”,尤其是上数学课我有如“鸭子听打雷”,孙老师再生动的讲解都无法开启我的心智。周围的女同学很快发现我的困窘,她们热情相助,使我不至于拖欠作业;充满爱心的孙老师课前课后耐心辅导我;晚自习,宿舍高年级同学们细心地指导我……我发奋学习,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我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只是数学一直没能找到良好感觉,真是愧对孙老师!
    教过我的老师中,有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老师,他就是化学老师沈子权。在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这样的画面,沈老师走进课堂,班级很乱,如菜市场似的,沈老师微笑地拿出毛主席语录,提高嗓门喊“安静”,“翻开毛主席语录230页”,“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预备—读!”教室安静了,读语录声暂时替代了杂乱的说话声。可是读完了以后,教室里说话声又渐起,沈老师只是耐心地提醒我们:“上课了,上课了!”这几乎是我们上化学课的课前经历。沈老师想用“最高指示”来约束班级纪律,可是难以奏效,后来当了老师的我想起当年沈老师无奈举措,心中无比愧疚,因为我也是破坏纪律中的一员。当时沈老师面对不懂事的我们,一定是恨铁不成钢,而我们又怎么能够理解老师的苦心?
    我高中的语文老师、班主任沈鸿秋老师是我的恩师,是他点燃了我学习语文的热情,为我从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师对我的鼓励培养令我终身难忘。上语文课,老师经常创造机会鼓励我朗读,害怕发言的我终于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博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誉。沈老师对我认真写作文的态度非常赞许,常常面批我的作文,使我的作文有精彩之笔而与众不同。当沈老师把我的作文当成范文推荐给了年段板报时,我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因此我的作文常常得高分,语文成绩(不包括作文)不止一次得过100分。沈老师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而他的鼓励和培养让我不断取得好成绩,因而学习信心十足。79年参加高考,我各科成绩中语文成绩最高。可以说,如果没有在云霄一中学习语文时打下的良好基础,我是考不上大学的。因此,报考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大中文系。当了30年语文老师,我得到领导、同行、学生的好评,得到了无数的荣誉。现在我已退休,但我无悔于自己的职业选择(我有太多机会可以进机关工作)。因为我从事着跟沈老师一样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我自豪于自己的平凡,在此,我要向我的恩师沈鸿秋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与语文科相比,我数理化的学习是很逊色的。我经常完不成作业,可是教物理的树嘉老师并没有歧视我,他不厌其烦地辅导我,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爱代替处罚,吸纳我成为校地震组的测报员。在物理考试中,我终于有了好成绩的记录,也终于敢于把成绩单呈给父母看。感谢树嘉老师对我这个差生的厚爱,他赶走了我学习物理的自卑情绪,使我在弱势学科中找到了学习的自信心。
   古人言,君子之交淡如水。用它来形容中学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很恰当的,因为它像泉水一样清澈、纯洁、甘甜,源远流长。我初中的同桌邵敏,在我不会写毛主席语录读后感而急得不知所措时,当起了我的老师,让我依样画葫芦写出了第一篇读后感,顺利地交了作业。高中时,我与同桌施坚若形影不离,情同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下放干部”子女,又是同桌,也算是“患难之交”吧。她数学学得好,令我十分佩服。我们常因语文科成绩多一分或少一分而不服输,这种较劲更激发了我们学习的进取心,我们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坚若父亲借调县委工作,有时可以拿到电影票让我们一同去看电影,这是我们最开心最享受的时候。现在我们可以随时在电视电脑前看电视剧看电影,习以为常的获得让我们心如止水,找不到幸福的感觉。而在当时,能拿到两张电影票无异于现在中彩票的惊喜,我们能时常一起享受看电影的幸福,可见友谊是多么深厚!
    张素颜、方维和、许建华、黄文骅等同学是云霄同学的代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云霄人民的纯朴、真诚和热情。他们不排外,没有疏远我们这些“黑帮”子女,他们以纯朴热情的待客之道融化了我们心中的悲凉,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同学间情同手足之谊。高一(七)班在年段开启了男女同学交往之先河,这在当时那么保守的年代是非常新潮的举动。为了帮助学习差的同学,我们组成了学习小组互帮互学,班级学习气氛非常浓厚;课余时间我们唱歌跳舞,排练节目积极参加年段、学校演出;运动会我们踊跃报名,比赛奋力拼搏,努力为班级学校争光。当时高中生报名参军是无比光荣的。班级有好几个男同学报名参军了,同学们以他们为荣,热烈为他们送行。周末,我们还经常组织郊游,领略大自然美好风光,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当时的中学生要经常参加义务劳动,修建向东引水渠时,我们站在刺骨的溪水里捡鹅卵石,脚冻紫了,手冻僵了,每人每天10担的任务很多女同学完不成,班级的一些男同学帮助我们完成了任务。回忆这些往事,如在昨日,令人无法忘怀。
    72年父亲接到调令调回漳州,想到我就要离开云霄一中,离开我热爱的班级、同学,回漳的喜悦顿时被冲淡了。搬家那天,同学们一大早都来送行,大家难分难舍,挥泪相别。大家心里都留下一份牵挂,因而书信架起了我们同学间思念的桥梁,心里总有一份等待与祝福。现在,我们的通讯工具很发达,但人与人之间距离远了,情感淡漠了。身处功利无处不在的社会,回想我们曾拥有的真挚情感,倍感“同学”二字的珍贵。
    我在云霄一中学习近三年,却是初高中时代的总和。72年回漳州后,我到漳州四中读了一个学期就辍学了。73年,我开始了当临时工、当临时街道干部的经历。79年参加高考,我唯一能报考的凭据是云霄一中的初中毕业证书(当时刚恢复高考,初高中学历均可参加)。可以说云霄一中在我的生命里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跟随父亲下放的这段坎坷经历,就没有我学习生活的延续,也没有后来的高考以及职业生涯的确定。每当我工作倦怠时,就会想起当年老师们的呵护、鼓励;每当我因个人恩怨无法释怀时,就会想起同学们对我的无私帮助和关心,我的心胸豁然开朗。感谢我的母校云霄一中,我的人生因为你而精彩;感谢云霄一中我的老师们,我的人生因为有您而无限充实;感谢云霄一中我的同学们,我的人生因为你们而充满力量!我为我是云霄一中的学生而骄傲!
    文中提到的孙道中老师、沈子权老师以及严肃认真而又幽默的张聪仁老师,帅气而又有魄力的何景木老师都离开我们了,他们的音容笑貌永留我们心间,他们的精神永存。作为学生的我已年过半百,打开记忆的闸门,感慨人生的短暂。我愿作为抛砖引玉之人,用我的“砖”引出众多老同学的“玉”,把我们的经历、我们的感受、我们的苦与乐尽情展现出来,为庆祝我们毕业四十周年贡献绵薄之力。
201369日于福州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8 20:00 , Processed in 1.2012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