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12|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陈金坤老师元旦来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0:5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1-24 11:40 编辑

       昨天上午,见缝插针,给莆田陈金坤老师打个电话,一来新一年开始了,应该问候(元旦有点晚,春节有点早),也算先替5班表达尊师心愿;二来想问问,那位莆田籍数学老师到底叫陈先桥还是陈天桥、陈天遒、陈天乔?陈老师起先对这老乡没什么印象(因是下放的,接触时间不长),但很快就回忆起来了,记得当年有过交流,只是不大确定名字,待问问许景腾老师,他们都是数学组的,比较熟悉。之后,聊起74届毕业40年纪念活动,请陈老师考虑也写个题词。
       陈老师对同学们打电话、李捷特地到莆田看望他一再表示很感动,很感谢。由此牵出他过去在一中的艰难经历,说了好些感人的往事。之后用不少时间,很认真地谈了退休后对物理学理论的独家研究,显出对科学探索的热爱与执着,百折不挠,真是不容易。2012年他胃大出血做了手术,医生一度甚至疑似癌症,他只考虑在有生之年,抓紧把自己的心血留下来,在健康未恢复前,整理出系统的研究论文。即使他的观点不被理解、不受重视,仍然择善固执,孜孜不倦,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探究这个新理论。他的“虚物论”是独辟蹊径的基础科学课题,估计我们也搞不懂,但与黄股神“灵学加玄学加神学”的小杂烩思想不同,这是与社会实践相关,与现实存在、科学实验紧密结合的大胆探索,对现行物理教科书的谬误宣战。像陈老师这样资深的物理老教师,教书育人几十年,桃李满天下,对教学事业贡献够多的了;退休了本来可以悠然自得,安享晚年,他却退而不休,一辈子都在探索高深的科学理论,单枪匹马,80多岁高龄,犹全身心投入在与主流理论、权威理论对着干的研究领域里,如此信念坚定、浑然忘我、舍身取义的怀抱一般人达不到,大概只有维和部队登到珠峰6000米还仰望着,誓将冰封绝顶踩在脚底这种意志和动力,略可与之类比。
       陈老师提到给我寄了信。我因没在单位不知道,赶紧联系同事,找来信件。厚厚一封,有多份陈老师撰写的论文,以及写了满满四张纸的亲笔信(这年头执钢笔写信纸的实在少),虽年事已高,笔迹依然行云流水,颇见功力;信中先谈师生情谊,后介绍其学术探索的意义,字里行间,皆是肺腑之言。尤其作为长辈、当年的老师和班主任,竟以“同志”相称,以“您”、“敬上”落笔,此真折杀我也,愧对陈老师一片仁厚之心,古道热肠。展读数遍,深感情真意切,令人慨叹,连夜打出来,以便大家同读陈老师新年伊始的第一封来信,同感陈老师的苦心卓识。这信件有特殊意义,表达了陈老师几十年的思想、心怀,相当于一份简要总结人生的自白书,纪念文集可考虑收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24 11:36:06 | 只看该作者
[color=MediumTurquoise]陈金坤老师也是我的物理老师,至今印象深刻,80多岁高龄还研究物理课题,发表论文,令我钦佩之五体投地!祝陈老师健康长寿,心想事成,勇夺科技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1:57: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1-24 12:06 编辑

陈金坤老师元旦来信


正明同志:
       新年好!
       我十分感谢您多年来寻找我的下落,终于找到了,让好多同学打来电话向我问好!甚为感激。我的好多同事好友都为此事高兴,赞扬同学们有重于泰山的师生情谊,在目前人情淡薄金钱唯重的社会环境中实在令人敬佩不已!
       天地有缘,人生有幸!在过去你们求学时恰好遇到复课的机会,咱们师生才有幸福团聚的时候,让我有机会为你们服务,实际是得到你们天真活泼热情学习的教育,令我终生难忘。尽管过去几十年了,我还是经常怀念你们尊敬师长的好品格,尤其是在那个造反盛行时候就显得更加高尚难得!我念念不忘晓明到莆田西天尾找我的情景,那时我实在太忙,课程多,还有政协与物理学会工作,只谈了几句话。真对不起他,千里迢迢来了,未然招待,真是过意不去。我还以此为例说给同学们听,他们也有点感动,学习也更起劲,高考就更满意了,又给我一个难忘的教育!总之,我对你们尊敬师长美德是感激不尽!到现在恰好我们又在改革开放的好年代,你们都在为人民服务工作中,我也退休了。想着或许我在空闲之中,其实我还在做一件研究物理学的奇遇,说来可能是科学史上的趣闻笑话了。
       五十多年前,我念高中时毅然兴趣地问老师:为什么会有电子呢?也引起老师、同学和我的一场笑声,当然在笑声中是各有所思的,从此往后,不知道为什么,电子老在我心中了,伴我终生。后来,我逐渐发现物理学家们所想的,尽管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但是归根到底都在同一个物理学问题中,都是为了认识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每个物质(基元)如何运动,当然其中也有为什么会有电子的问题。真好笑,中国的一个中学生也有物理学家们同样的想法。真神奇,钱学森居然能知道中国人是在想物理学、研究物理学的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他肯定中国人能创新,会有中国人的创新物理学理论出现的。所以钱老发表谈话,力求开展创新学风学术讨论活动,又为物理学研究指明方向。他说:“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数学)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具体事实)……”科学地教导我们要看透物理学不断发展的“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事实(规律),去寻找发展物理学的新突破,果然令我醒悟了。在自然界物质基元循环图、物质基元结构发展图的“两图”科学事实上,可继伽利略之后又一次为新的方法打开了大门,看到了自然界物质基元循环运动的全貌(全过程)。真灵验,钱老说对了,“光靠数学不行”,大爆炸生成自然界是错误的。我就有意等待几年,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之前才寄出拙作论文,预料其实验的结果是成功的,就再寄出论文指出物理教科书上诸多的差错(伪科学)问题必须认真讨论改进的!但是钱老忧虑的现实,我的论文被置之不理了!那不管如何,我总算尽了对科学的匹夫之责!实际是钱老要这个创新到学术界来为钱学森科学思想现身说法:
       1、中国人终于也有第一个物理学上的真正发现——自然界“两图”科学事实,这是科学发展的升华,在辩证法上看到了事物发展中的事物、事物联系中的事物、事物群体中的事物,展现了“自然的本来面目”,与惯性运动事实一样可作为认识基础,认识它了就有两图论(虚物论)。
       2、中国人终于第一次提出物理学的创新理论,来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破解物理学发展的难题。
       3、钱老第一次敢说西方的大爆炸等理论是错误的,两图论就以事实证明这个科学论断是正确的,自然界的物质基元是永远在循环运动中,不是来自一次大爆炸的无中生有,实际是物理学上又一次唯物论战胜了唯心论,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结果是作出证明了。这是为国争光的好事。
       4、两图论(虚物论)认真指出物理教科书上诸多的差错(伪科学)问题事实,必须认真讨论给予改进。这是为民造福的好事。
       5、两图论(虚物论)的学术讨论活动就是钱老倡导开展创新学风的学术讨论活动,诸多问题是闻所未闻的,令人惊喜的,可以大开眼界,大大地解放思想。
       正明同志:我的拙作论文可随意请您方便的专家学者审阅赐教!十分感谢!我们同学们也可请他们复印留念!
       致以
为国争光、为民造福之礼!

                                                                                 陈金坤
                                                                                        敬上
                                                                                 2014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地板
发表于 2014-1-24 11:57:5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2:14:09 | 只看该作者

陈老师元旦亲笔信(4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2:17:54 | 只看该作者

随信寄来的多份学术论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长乐 该用户已被删除
7#
发表于 2014-1-24 12:37: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3:09:23 | 只看该作者

你要抓紧看望另一位物理老师,说不定会有更多论文。迈崴到过年再去那就被请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3:14:36 | 只看该作者
那小健 发表于 2014-1-24 11:36
]陈金坤老师也是我的物理老师,至今印象深刻,80多岁高龄还研究物理课题,发表论文,令我钦佩之五体投地! ...

你们电视台要是能搞个专题采访节目,说不定会震撼诺贝尔物理奖,轰动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开创当代物理学新纪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24 14:01:35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4 13:14
你们电视台要是能搞个专题采访节目,说不定会震撼诺贝尔物理奖,轰动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开创当代物理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1-24 14:05:44 | 只看该作者


祝福陈金坤老师马年大吉!健康长寿!心想事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长乐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
发表于 2014-1-24 15:41: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24 18:25:08 | 只看该作者
陈老师退休几十年了,依然孜孜不倦探索物理科学,锲而不舍,辛勤耕耘,令人敬仰!
敬祝陈老师健康长寿!吉祥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24 21:24:17 | 只看该作者
祝班主任陈金坤老师马年大吉,健康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1-24 22:45:24 | 只看该作者
金坤老师当年热心为同学们照相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祝金坤老师健康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3:24:01 | 只看该作者
       通话中,陈老师谈到过去一些遭遇,都很感人。他提到,文革复课那时,他和许多教师都还在学习班里,有一天,蔡清高老师对他说:为了给云霄人民长远利益造福,我们还是出去做点事吧。陈老师在学习班虽然不自由,成天无所事事,倒也轻松。但他想,蔡老师说的有理,于是就回一中来了。那时教学工作停顿已久,社会乱,人心乱,做点事很难,为了教学中一些需要支持的事项,陈老师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费尽口舌,受到冷遇,他都不放弃,任劳任怨地尽到自己的一份职责。
       还有件事,黄家大少二少可能都不晓得,对他们很有教育意义。当年,老校长作为当权派被造反派关押在一中,由教师轮流看守。陈老师看老校长伙食很差,有一顿没一顿,经常挨饿,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心里很同情,但又不能直接给予方便。一次,又轮到陈老师值班,他心生一计,见到王玫瑰老师,故意说:哎呀,我肚子很饿啊。王老师知道陈老师在值班,觉得应该表示表示,买来一大包蛋糕送陈老师。陈老师拿着到房间里,叫:黄校长!老校长闻声十分惊讶,因自从文革被打倒,再没人叫他“校长”。趁此时无他人,陈老师把蛋糕交给老校长,看着老校长狼吞虎咽的模样,陈老师十分感慨,眼泪都快下来了。
       患难见真情。后来,老校长恢复工作,对陈老师也很关心。知道他家庭很困难,自己送他100多斤粮票和几十元,帮助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陈老师回忆这些往事,很动感情,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
发表于 2014-1-25 14:43:2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1-26 00:07:15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5 13:24
通话中,陈老师谈到过去一些遭遇,都很感人。他提到,文革复课那时,他和许多教师都还在学习班里, ...

我父亲在文革中受到的“待遇”都不会跟我们说,我们当时都还小,应该是担心在我们的心里留下阴影,留下对当时社会的怨恨。但实际上已经影响了我们,实际上我们当时刚到云霄没多久就文化大革命了。我父母解放前都参加了地下党,对于这些应该还能承担。谢谢陈老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1-26 00:13:33 | 只看该作者
方维和 发表于 2014-1-25 14:43
患难之中的上下级关系,值得称赞!

现在的上下级关系,不提也罢!

没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1-26 08:46: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刘兄再次给陈老师拜年,陈老师提到的晓明到西天尾中学找他的就是我,我给他挂了几次电话他都提到此事,太感动了,其实那次是我还在当兵时到福建接兵,路过莆田时间也比较紧,见面了就很好了,谢谢陈老师的惦记。也祝他健康,吉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8 23:18 , Processed in 1.1700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