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古代为何把稿费称为“润笔”?(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1:3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知道凡是出版机构支付给作者的报酬,便称为“稿费”或“稿酬”。当然,支付的种类除了文章外,还有摄影,绘画等作品。其实,文人为人作诗文书画而获取酬劳,古代早就有了,但古代不叫稿费而叫作“润笔”或“润资”。如《幼学琼林一卷四一文事类》:“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那么,为什么古代要称稿费为“润笔”呢?
      在古代人们用毛笔写字,但使用毛笔之前,通常会先用水泡一泡,把笔泡开,泡软,这样毛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因此,毛笔泡水这个动作就叫“润笔”。后来“润笔”被泛指请人家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这是有典故的。“润笔”一词典出《隋书一卷三十八——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诏书,高口戏谓译曰:‘笔干’。译荅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
      郑译是隋文帝的开国功臣之一,官至上柱国。后来郑译,贪赃纳贿,疏于职守及不孝顺母亲,因此遭到贬官。不久,隋文帝因感念郑译与他同生共死,建立了隋朝,所以就想将郑译召回。于是,隋文帝就命令内史令李德林草拟诏书恢复郑译的爵位,丞相高口就开玩笑的对郑译说:“笔干了。”郑译则答说:“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因此,后人就将给付作诗文书画之人的酬劳称为“润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10 02:00 , Processed in 1.1856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