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6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福缘(6班):黄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22:2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zbs 于 2014-1-6 18:10 编辑

                                                    福缘
  我出生在一个土地贫瘠的小山村——火田镇溪口村金钩自然村。云霄城关到溪口七公里,溪口再到金钩又七公里山路。坡陡、弯急、路窄,至今无水泥路通行,下雨天,手扶拖拉机都难进村。
  1974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76年结婚生子,育有二女一男,艰苦的生活伴随我前半生。回乡后的二十年我靠砍柴维持生计,当时每天凌晨三点起床,从山上砍一百多斤的杂柴,挑到溪口村上渡船,天刚蒙蒙亮,为了减少一角钱的船费,我徒步从溪口村走七公里路到云霄漳江渡口接柴草,挑进草市,一担卖一至二块钱,买些盐、酱油、鱼脯之类,所剩无几,饿换饱,艰难度日。
  1995年家徒四壁的我,看看生活很难熬下去,独自到工地挑机砖,一支扁担、一条破被,挑了一家又一家,生活还是得不到解善。
  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同班同学张德建、柳烈民向他们诉说自己的困境,他们说去找汤锦发,或许有机会找个工作,我找到锦发,他看在同学的份上,很爽快地答应帮我。过了几天,锦发通知我去玩具厂(七班的同学许建华是老板)上班,妻子女儿都去,每月我的工资六百元,我妻子三百元,女儿四百元,玩具厂包吃包住。当时钱很大,一年下来我们一家,有积蓄一万多元,适逢我儿子学理发刚出师,用这笔钱租了店面,添置理发工具,带动了儿子的一份工作。
  从内山到城关找工作不是容易的事,当时社会不公,往往被人歧视,记得有一次工商所的人员说儿子无证经营,把儿子的理发工具没收,还是同学林少华(原宝楼社区书记)摆平,还有一次儿子原来受雇的理发店,硬是要儿子把店开远些,不要抢了生意,也是少华出面摆平。
  我们一家从农村进城找活干,得到很多同学的帮助,从此走向小康生活水平,2003年我以十一万元的价格在云霄城关买了一栋楼房,占地三十二平方米,四层建筑面积一百四十平方米。2008年以三十二万元转卖该房,又以四十万元在城关育英路(也称学生街)购得一个店面,占地四十五平方米,四层建筑面积两百平方米。儿子利用这个店面雇工经营理发服务业,生意很好。
  我有时候躺在床上想,从家徒四壁发展到现在拥有两百万的家业,完全是靠同学的帮助,从玩具厂打工是最大的转折。目前,我与妻子时而在云霄城关住一阵子,时而在老家种菜一阵子,妻子也有一份职工退休金,我们衣食无忧,三个孩子都成家立业,我有两个孙子,三个孙女,最大有十四岁,最小有五岁,老母亲健在,四世同堂。这阵子我也享受了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我有福气得到同学的缘分,得到同学这么多的帮助,但无以回报,在此,携全家老小向帮助过我的同学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并祝74届全体同学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七四届六班  黄旺
                                                       2013年12月2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2-27 23:37:11 | 只看该作者


赞《福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2-28 07:00:33 | 只看该作者
白手起家,两肩创业的典型范例。再次证明一个老真理,路就是这样走出来的。 黄旺是我高中时期同桌的好同学,他为人低调,老实诚恳。记得七三年正月初三,我们几个同学相约前往金钩探"宝",那时就领略金钩的大自然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地板
发表于 2013-12-28 18:10:1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29 10:04:21 | 只看该作者
对黄旺同学的文章我有同感,我们从回乡务农到一步步走向城市,一路走来,有挫败后的沮丧,也有成功时的骄傲,一路走来,总离不开亲人 同学 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一路走来,虽然谈不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心中暖暖的感激之情永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29 11:28:02 | 只看该作者
雪中送炭,情义无价,艰苦清贫的生活里有这份同学情伴随着走过来,实属三生有幸,一世有福。把这些令人感动的往事写下来告诉大家,为城乡同学情增添又一段佳话,也是一项诚心诚意的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8 21:09 , Processed in 1.1388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