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车》 高一班 陈长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11:0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陈长乐 于 2014-1-8 22:00 编辑

   
高中1班 陈长乐



          我对车情有独钟,因为它伴随我走过了大半人生。我喜欢车,我爱上车,它将伴随着我到永远!


       一、想车的时候


       高中毕业了,我怕一辈子呆在农村回不了城,没马上报名“上山下乡”,而是去漳州糖厂当了临时学徒。我有位亲戚当时在厂里开车,好神气。他有许多好朋友,而且有许多追他的的美女。他给我的印像是既风光又气派。我想,如果我也学会开车且有车开那多好,我能实现这个开车梦吗?
      1975年末,我父亲被通知到顶溪农场参加动员子女“上山下乡”的学习班。本来思想不通的父母,180度大转弯,催我赶快去报名。为方便今后有关系回城关,我选了我叔叔熟悉的村庄:陈岱乡后江大队后坑自然村。这里离陈岱车站大约10公里,当时不通客车,搭车得徒步到陈岱乡,而且每天只有一班车。因搭车不方便,我通常两个月回家一趟,那时好想有通往后坑村的客车。
      恰逢1977年恢复高考,我怀着无论如何要取得市民户口的想法报考了中专。我报的专业是邮电和机电,自我感觉良好。后来虽上线,但落选了。那时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但失望的我还是忘不了同学情。正明要去厦门大学就读的前一天,我在他家帮打点行李。也是那天,我父母和许多人到处找不到我,因为招生办通知:龙溪师范到云霄补录,当天没面试的视为放弃。我回家后被母亲骂得好伤心。谁知道,第二天招生办又来通知,说前天来云霄面试的老师搭不到车,推迟了一天到来,我变成有机会了。那时是车照应了我。我读完师范,我懊悔当时为啥车要晚点,不然我现在的命运又不一样了。这件事使我跟车更有了关系。
      在二中的日子里,有一件让我永生难忘的糗事。当时交通条件有点改善,每天有两班车,但进城的人更多了。我平常一个月回家一趟。有一天下午因家有急事赶着在二中门口搭车,客人太多了班车也没了,咋办?唯一的办法是走路到常山农场,那边是大站。走啊走,一个人走路的滋味不好受(不像现在一锻炼就是几公里)。突然,脚一拐,糟了,左脚皮鞋的后跟断了,刚买两天的皮鞋是为了应付下星期省厅专家来二中听课的。我提着这只掉跟的皮鞋,一脚深一脚浅的走着。不时有过路人打趣地笑我,让我好难堪,我只好脱下另一只,匆匆赶路。好不容易到了常山车站,6点多了,本想该有车搭了,哪里知道又是碰到满班的车,我只好再走路去云霄了。那天边走边歇,赶到云霄已是深夜12点,磨坏一双袜,满脚底起泡,好疼好疼!心里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我暗暗决心,一定要有自己的车!
      在二中10年,我除了认真教书育人做好本职工作外,解决了终身大事,娶了老婆,有了小孩子。我努力充电,读了第一届的电大,华东师大政教专业函授,这就使我有机会从数学教到语文又教了政治。我教学好拼命,无论哪门学科都教得不错,得到省教育厅专家的好评。但,在事业和家庭的建设上惬意的时候我还是没忘记车。离开二中的前两年,我曾兼学校的出纳,还办了煤厂,经常和车打交道,但车是借的。

       二、 租车的时候


      80年代末,云霄的民间经济正朝着一条探索快速而又利多的道路前进。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找一条捷径,那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我的思路就是沿着“车”字走。
      一有主题,行动就有了方向。我找了那位原在糖厂开车的亲戚,他已调回云霄经营与车有关的行业。我向他讲了我打算经营车的想法,没等把意思讲完他就训了我一通,说我不会开车“看公吃猪脚,没那容易”,经营车风险大。又说他经营了10年货车,像“老猴抓到馍馍”粘到了没办法。10年内他碰到了好多事,比如有一次出车到江西,司机开车困了,在一个公路转弯处方向盘扭过头,车翻了,正好压到在路边蹲着谈恋爱的一对情人。那时正值春节,处理那事不但得花好多钱,而且心情糟透了。我被他一训一举例心里觉得没了底。但又一想,什么事都有困难,何况我想车10几年了,决不能轻言放弃。我说,我要经营的是小车,不经营货车,我不会开车,你会,我们合作如何?他看到我决心已下,劝说不了,就来个顺水推舟,说介绍个会开车的朋友与你合作如何?我说,行啊。
      就这样,我随即找了这亲戚介绍的朋友三龙。还好,一拍即和,但他说没那么多钱。当时,二手汽车市场在漳州基本没有,新车又好贵,一部“桑塔纳”近18万元。他手头只有3万元,我也差不多,需要再找合作伙伴。那时,与阿川兄经常走动,有一次我和他交流了想法,他也有了兴趣,但他能筹到的钱也不多。看来这事有点糊了。常言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万万不能,确实如此。
      过了一段日子,我和一位在漳州建行工作的亲戚聊到此事,他给我出了个好主意:运作车贷,也就是租车的形式。我眼睛一亮,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马上回云霄找到了三龙和阿川商量此事。大家合计,每人出资3万元,贷款9万元,三年还清,每月连利息需还4000元,也就是每天得有500元进账。当时,运费是以双程1公里乘4元算的,也就是说,到一趟漳州专车来回得400元,到厦门得550元或600元。我们心里都没底,办了贷款意味着每天至少要跑趟漳州的收入才够成本,有那么好生意吗?最后,我们决定硬着头皮干。
      “天公惜憨仔。”我们三人做了明确分工,三龙负责管理调度,我和阿川重点负责拉生意。当时,我虽没权没势,但人脉资源却是好多,人家也喜欢和我打交道,因为我为人信得过。他们俩也不示弱。我们常常因生意排不下而苦恼。一个月下来,我们不仅交了贷款应交的,每人还分得2000多块,相当工资的3倍。
      那时多开心!有了额外收入可放点手脚去添置固定资产,为后来的家庭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常听说云霄人“一个人是龙,两人以上就变成虫”,说的是合伙人经常闹翻影响生意。我们合了三个月就研究散伙了。但,那不是闹翻的散伙,而是为了发展而散伙。我们三人存大同求小异,合作愉快。起初,我和阿川把一辆“桑塔纳”分来经营,三龙随后买了两部二手车,生意火红。再过了一年我和阿川也友好的分开了。我们把“桑塔纳”卖了,每人分了3万多。从那起,我独自以车为中心创业了。

          三、 购车的时候


      1996年初,我开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购车。有位朋友推荐去三明买二手车,性价比较好。我觉得有理,经人介绍,去三明找了一位在三明农业银行工作的老乡,我叫他林哥。这林哥好厉害,每个月介绍成交的车辆在10辆以上。三明是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90年代就比我们漳州还富,小车正在更新换代,二手车经有心人牵线交流得快,牵线人来钱也快。林哥说,一部车介绍成功,买主至少得送1000元。我心想能找到价位低、品质好的小车,送1000也值得。
      在三明的第3天早上,林哥说找了一辆90年中外合资厂造的浅绿色“桑塔纳”,价位7万5千元。我回应说:“那车5年了,公里数肯定多,是得大修了。6万5千行吗?”他听了我给砍了一大截,脸一下蹦紧了,嘴巴往上翘,好难看,说:“太难了,那人本来不卖,是我说一位亲戚要的他才松口,少那么多他肯定不干。”我说:“那总得还个价嘛。”他抹了抹头,想了想,说:“不然,中介费收你500元就好,我给他的讨价还1000元,行吗?”我说:“那就7万3千好了。”他看价位按他的思路走,脸色松开了一半,笑嘻嘻的说:“我尽量尽量吧。”我那天下午看了林哥说的那辆车,还满意。就这样花了7万3千元和500元,以及手续费用1200元。办过户时,林哥建议我找位三明人代过户在三明交警,今后再移户。我不假思索去办了,哪知后来又多花了好些钱。
      过了一段时间,一位在三明工作的老乡回来时说,你买的车是林哥早就和人家约好的,价位6万5千元。你没过户到云霄,到时过户还要找他,还宰你一趟。那时,我恍然大悟,原来林哥另有所图。到了第二年小车年检时我又花8000元,才把车过户到云霄,摆脱了他的要挟。
      生意人歪主意多,读书人与之打交道要处处留意。我常想,我既然趟了这浑水得处处小心为是。
      说到这里,别以为我变成专业的生意人了。我还有主业。找了这么个行当主要是通过电话就可解决的,当时通讯工具主要是传呼机,一有生意人家就来传呼,我就去个电话问清楚到哪地方,时间哪时,去多久,价钱多少等等,如果隔夜每天多收200元。生意满红火,营业收入也很可观。钱虽好赚,但费心的事却也不少。有时没客源,司机也赚不了钱,收入不稳定呆不住;有时客户欠钱,纯粹为了逃帐,要上门催讨;有时出车磕磕碰碰,交警需处理,交通需理顺等等,好麻烦。
      那时,我常反思,做人那么累干啥?虽然,呆在体制内搞些正常的额外收入,当时是思想解放,有能力的表现。但,有一句俗语叫“伴君如伴虎”,在体制内做事不得半点含糊,否则你就不得进步。因此,我处处小心,连接传呼、打电话都得隐蔽。但一想到多来点钱,为了家庭的生存与发展苦一点也值得。
      苦心经营下,生意还算可以,我和堂妹夫通过贷款又购置了一部“山花牌”小客车。为了招揽客人,我老婆每天一大早就得坐在自己车上安排客人,真是苦了她。接着,我在一位朋友那里花10几万元接手了一部“三菱”吉普车。我拥有了两部车,但大部份购车款是向银行和朋友亲戚借来的。


四、 翻车的时候


       生意不错,出车频繁,司机休息时间少了,不安全隐患因素慢慢凸显;加上我让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一场不测之祸突然袭来。
       1997年2月7日,正是大年初一。凌晨5点,急促的一阵电话铃声把我惊醒了,雇来的司机阿胖告急:“三菱吉普车在龙岩适中乡出事了,连车带人(2男1女)翻到近两米深的稻田里。”我心一恘,脱口就问:“客人如何?”。阿胖说:“我和客人满脸是血,都清醒,只是客人阿伟伤势较重。”我立刻交代:“赶快拨交警和医院的急救电话,救人要紧!我马上赶去。”随即穿了衣服,带上仅有的1万现金,召唤另一位司机,以及一位农村的亲戚阿来,叫他多带些钱,一起急匆匆赶往龙岩。
       说到这位亲戚阿来,两个月前我买“三菱”吉普时开口向他借钱,他说自己没钱,但可以他的名誉在农村信用社贷款,有个条件,必须有他的股份。我为了凑钱就答应了他。而后,他贷款6万元,借给我3万元,我给他股份百分之二十。说到这也得感谢在农信社的老同学,他帮我贷到了8万元。我自筹了5万,还欠我那卖车的朋友2万元。
       赶到龙岩医院已是9点多钟了。阿伟头部绑着纱布,只露出鼻子和嘴巴,阿胖和那女客人手缠着纱布,好像在战场上受伤刚被抢救下来一样。我看着这几个“伤兵”怔住了,怎么会这样呢?医生看我惊呆了,安慰说;“他们还好摔在稻田,如是山沟那早就没命了。还无大碍,只是一位(阿伟)可能颈椎有点问题。”我定了定神,按医生指点,到收费处交钱,办理了其他手续,留下阿来,和司机匆匆赶去适中交警队。
       一进交警队大门,我看到“三菱”吉普一下傻了眼。好好的一辆车变成像被揉扁了的馒头,前轮爆了,前门挤开了,车里只剩下小小空间,不知道他们是如何逃生的。真庆幸没出人命,不然我得破产了。我在交警队办理了手续,交了押金,约了取车日期,匆匆又赶回医院。经医院同意,又电告交警队同意,我办理了他们三人出院手续。当天下午我们赶回云霄,抵达县医院已傍晚6点多了。安顿完了他们,我才回家。这一惊吓一折腾,我心都在颤抖,骨架快散了。也少不了算了一下帐,一合计,花了3万5千元。
       老婆看我一天内变成了另个人,心疼的说:“咱别太难过,司机和客人不出大事已是万幸,钱咱去借,慢慢还。”老婆的一顿安慰让我稍微宽了心,喘了口大气说:“这都是我安排不当,不该安排阿胖出车,他前天已跑了3趟厦门,隔天3点又出发龙岩。是他太累了,才出事的。”我心想如果我会开车,这次换我去龙岩就没事了。由此,我暗下决心要学会开车。
       这年的春节不好过。我到处借钱,又得上医院看病人。更烦的是阿来天天吵着要退股。按理,车出事了,造成的损失他得按比例出钱,但我还是全担过来。我答应他,给我一个月的时间筹钱,股金全还他。还好,亲朋好友听说了都主动相助,凑了5万元。此时,我更体会到了雪中送炭的深刻含义。
       不好过的日子还在后头。过完春节,女伤员出院了,阿伟有案在身,为了逃避公安也走了(后来被抓了)。医院费用交了3万元,阿伟的父亲也向我拿了2万元作为营养费。我以为这事到此为止了,哪知事过两年,阿伟从监狱出来了,和他父亲带了一帮人上门要钱,说是病根还没断,要继续治疗。我据理力争,但效果不佳。后来,我带阿伟让中医院骨科的老同学看,他认为那颈椎第3节已恢复很好了,不会有事的。但阿伟的父亲老是不罢休。这时我已调到常山收费所,本打算帮阿伟解决点什么,但看他爱钱如命,只好请人做中,谈好给X万元,立了字据,此事在他那才算打了个勾。
       过后,我仔细一算账,因车的保险不足,扣除保险费需付修车费3万元,此案共花近15万元,别说近半年少赚的钱,来去至少亏了25万元。想起那事,我心有余悸,同时也体验到关键时刻,那亲戚、同学关系的亲疏冷暖!

                                                             五、学车的时候

       自从翻了车,我更强烈地觉得,为了保障今后不出或少出事,一定要自己学会开车才是。
       当时,学开车的费用好贵,正常的费用8000元,另必须给师傅点烟费500元。学习时间半年,大慨总花费1万以上。
       为了有伴,我邀阿龙兄一起学车,他欣然答应。后来阿龙兄的朋友和一位亲戚也加了进来,我们同一个师傅同一辆车。
       我那师傅彼时46岁,身高约莫1米59,四方脸,大大的眼睛,头发短短,给人的印象是干练、豪爽、严谨。他脾气很爆,有时看不顺眼就会把你大骂一通,让你无地自容。他开了近15年的大卡车,开车技术在云霄是赫赫有名的,10多年来从来没啥车难倒他,也从来没出过事故。
       可就有一次,我难为了我师傅,打破了他那难不倒的开车技术。学开车时,虽出了前面那件事,但从三明买来的“桑塔纳”的租车生意还不错。一天,我接了一单去广州的租车业务,恰逢司机病了,我只好求救于正在放假的师傅。师傅看到我发急,二话没说点头答应了。我也“隔壁亲家,礼数原在”,把过路费、路上伙食费、补贴、工资全给了他。
       隔天一大早师傅就兴冲冲的出发了。哪知,下午6点许,他挂来了电话,我大吃一惊(经营车的人最怕出外的司机突然来电话,那意味着不是碰到麻烦就是出事了)。他在电话那头大喊着:“阿乐啊,你这车咋就没倒车档。现在正是下班高峰期,客人又急着倒车回头办事,你叫我咋办?”我听了,忐忑的心舒缓了。我猜师傅从来就没开过“桑塔纳”,这车与别的型号的车不一样,它的倒车有一定的学问。我在电话里笑了笑说:“师傅啊,你别急,你的右手把着空档,然后向下一压,往左一推就上档了。”“那好,我试试看。”
       但没多久,师傅的电话又来了。“我开车20年了,从没见过你这破车,早知道我就不来了,呆会交警来了,你不被罚款才怪呢!”我知道师傅还是没掌握要领,又怕他急了会干傻事,忙说:“师傅,师傅,这样吧,你雇两个人,推着车倒过来吧。你回来,我教你如何倒就是了。”师傅听了这话爆开了:“你说啥?是我教你还是你教我?我是你师傅还是你是我师傅?都是你这辆破车,害得我丢了一世英名,回来看我如何收拾你!”我知道师傅是“刀子口,豆腐心”,想安慰他一下,但电话挂了,估计他按我的建议去做了。
       后来,师傅回家把账结了,在其他徒弟面前没提这事,我也闷着,因为他也没收拾我,我也不好意思提。
       我师傅是位好人。除了在正规学校学习以外,我拜师学艺的师傅有3个,一个是学了半年的无线电收音机师傅,一个是学了1年半的木工活师傅,使我有了受用终身的技艺就是我的车师傅!
       阿龙兄的朋友后来成了我好师弟,我们叫他阿国。彼时,他才30出头,个子中等,嘴下唇有块4公分的伤疤,起初我以为是和别人打架留下的,后来才知道是小时候摔倒留下的。看这伤疤让人会觉得他好狠,其实心地不错,又挺聪明,很会把握机会创造财富。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老是喜欢表扬自己挖苦我,常说,你们别看阿乐是大学生,交规考试时我这没读书的一次就过关,他还得补考才完事。路考倒库我一次成功(其实他早就会开车了),他考了两次,差点补考。在好多人面前我被他说得好没面子。
       事情是这样的,我由于买错了铅笔,交规考试涂的不明显才补考;考倒车库确实考了两次。每说到那窝囊的事,虽心里不舒服,但也不和他计较。因为有对比,才能凸显出他的聪明,我只得认了。
       那时,我还有一点请客的资源,我们常在一起吃饭,饭钱都是我结的。他钱多,本该他做东,但吃完饭他总是不掏钱,还丢下一句话:“你现在有条件付钱,给你请,待今后你请不起了我来请。”云霄俗语说,“杰傻平长”,确实如此。阿国也没食言。后来,我一到厦门找他,他都不吝啬,请吃饭上歌厅,每次都花不少银子。我是较简约的人,他花钱不心疼我倒心疼,后来就不好意思经常去找他。从他身上,我找到了一种讲话算话、一如既往的真正朋友的感觉。
       我和阿龙兄及他的亲戚相处得也很好,一起学艺,一起探讨人生。那时,虽辛苦,但乐在其中。
       1997年10月我们取得了小车驾驶资格。获得驾驶证不容易,要通过交规考试,路面测试的半坡启动、单边过桥、弯绕铁饼、移车倒库等等。
       在刚学会开车的日子里可谓险象环生。
       有一天黄昏,我开车挂了二档上云霄的御使岭,突然“嘣”的一声,远远看到前面一团乌黑的东西快速滚来。说时迟那时快,我本能反应地把方向盘向左狠甩,躲过了那乌黑的一团,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时惊鸿一瞥,顿时把我吓了一跳,一辆大货车栽在后右方的岭路边,仿佛还在喘着大气。因有急事,我不敢逗留。你说那乌黑的东西是啥?估计是那货车的前轮胎。
       又有一次,我开了“三菱”吉普去一个单位办事,把车停在一处有斜坡的车库,随手“砰”的一声关了车门,走到车后。还好我回过头一瞧,咋的?车怎么跟我走了?要开车门进去踩刹车已来不及了,只好选择在车后顶着,无奈车的惯性大,挡不住了,我只好逃生了。还好,离车库10米左右有一颗大树死死的挡住了溜车。我探究了一下,原来是手刹不好,按常规拉了手刹还得挂档才保险。后来,我听人说,曾经有人把车停在上坡处,也是忘了挂档,在车后撒尿,被溜车压死了。
       再有一次,那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抓酒驾。我在一位乡下的朋友家,喝得晕乎乎的开了20公里的车,路上只听到响了一声,当时以为是别人的车爆胎了。哪知,第二天我看了车,大吃一惊,发现车的左耳朵(反光镜)没了,那是和别的车擦肩而过碰掉了,意味着仅差几公分就可能一命呜呼了。通过那教训,我现在特别拥护严禁酒后开车,很赞赏“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倡议。
       我记得师傅教给我的“尾步”是“见到牛的时候不能响喇叭”。
       真是学会开车不简单,学会了开车去开车更不简单。

                                                           六、管车的时候

       九十年代的最后一年,我被调到常山收费所。我对呆了10年的机关生活依依不舍,但还得执行命令。我去管车了。
       收费所当时已全部电视监控化,管理上最令人头痛的就是如何抓好“应征不漏”和“文明收费”。我首先从抓稽查下手,把全部稽查人员分成两队,互相比赛,取得了好效果,遏制了“冲关车”。又一手抓文明建设,两年内常山收费所成了市级文明单位,突破了“零先进”。
       在常山收费所6年里,最使我内疚的是一件关系到一位稽查员命运的事。他叫阿模,当时才29岁,一表人才,清秀的脸庞,大大的双眼真是讨人喜欢。他平时较散漫,少不了在每星期的职工会上被批评,但有个特点是对不缴费的汽车司机疾恶如仇。96年高速公路刚开通,所里动员稽查员报名转岗,他没报。我叫办公室主任去做他的工作,他执意不去,理由是高速公路收费所每日上班8个钟头很辛苦,普通公路收费所上班才6个钟头较轻松。没他的办法,只得由他。当时没采取强制手段让他去,想想真是遗憾。
       12位收费员(稽查员)转往高速公路收费所两个半月后,一天夜间9点许,一件意外的严重事故发生了。
       那天傍晚,有点小雨。收费站东侧备用车道上的铁栏杆被从诏安过来的一辆运草车的司机强行移开。当时和阿模同班的稽查员有事请假离开。我后悔的是,在管理上平时没设顶岗预案,因此,车道上仅有一位稽查员时,不利于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别看阿模平时散漫,但在是非面前他会挺身而出。他最恨的是“冲关车”。这时,他一把拉下正往驾驶室爬的司机,不料那司机老羞成怒,右拳一挥正中阿模面部。突如其来的打击使阿模措手不及,他本能的一摸嘴巴,满口是血,两颗断了一截的门牙滑到手心,这才醒悟到门牙被打掉了两根。肇事司机趁机爬上驾驶室,急忙发动车辆溜之大吉。
       彼时,如果阿模立刻报告值班的所领导,由他们来处理,就没后来的冤枉事了。但,他一反常态,掏出手机通知在莆美的两个哥们截车,教训教训那司机。十几分钟后,肇事车刚到莆美,阿摸的朋友认出了车辆想拦下,但知道闯了祸的司机一大脚油门冲过去了。阿模的朋友立即上了一辆小“柳州”车,加足油门超过了那运草车30米左右后停下,其中一人顺手捡起一块机砖,狠狠的扔过去。“哐当”一声,说时迟那时快,迎面而来的运草车像断了线的风筝,蛇行般往前乱窜了一段,在左侧车道刹住了。后来才知道,是坐驾驶室副座的同伙用左脚紧急踩住了刹车,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阿模的朋友两肋插刀,毫不含糊的把打掉别人两颗门牙的司机打破了头。他们两个若无其事的溜了,向阿模通报了战果,还要阿模改天请客,殊不知一场灾难将悄悄地降临在他们头上!
       肇事司机被砸破了头,副驾驶帮手报了110,差点被撞的路人好奇的围了过来。没多久警车“哇啦哇啦”的来了,人们七手八脚的把受伤的司机抬上警车直送医院。后来听医生说,如果晚了10分钟,那人流血过多,就一命呜呼了。
       莆美镇派出所对此事件立了案。没几天,阿模还没犒劳他的朋友,两位哥们就被拘留了,性质为“手段残忍、无视生命、破坏交通、造成轻伤害”。阿模开始好像若无其事,后来觉得事态发展越来越不对头,他主动来商量及坦白整个事情的过程。收费所开了所务会,大家分析,阿模决脱不了干系。果然不出所料,隔几天派出所来调查了。起先我们还为阿模辩护,认为事情发生在外,应与他无关,但派出所人证物证齐全,一是被抓的两人供出是阿模指使的,二是移动电话的录音。此时,阿模不在,我们答应帮忙动员阿模自首。
       结果,阿模的朋友一个被判了3年,一个被判了5年。事情还没完。被判5年的朋友的老母亲每天都到阿模家“值班”,阿模的父母被缠得快要发疯了;阿模整天东躲西藏,人不人鬼不鬼。后来阿模辞了职,领到一笔辞职金,他父母凑了款,安顿了那判5年的朋友的老母亲;在牢里的两个哥们,一个月各给500元。阿模最终躲不过去,自动投案,被判了6年,提前两年出来。
       一件本来忍一下就可解决的纠纷,却闹成两败俱伤;一件本来要对方坐牢的事故,反而变成把自己送进牢。本不该发生的憾事,活生生的摆在我们面前。我常反思和检讨:如果,多开展些引导和教育,防患于未然,事就不至于此;如果,加大对现场管理力度,多些防范措施,这个害得4个家庭都不得安宁的憾事就不会出现;如果,我是其中的一位,将如何度过那艰难时光?
       从那起,我们吸取教训,大抓管理,提倡“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类此事情再也没发生。

     七、有车的时候


       2008年国务院下发了3年内取消普通公路收费站收费的通知,漳州市率先收官。我也随之完成了10年管车的使命。
       刚回到云霄很不适应。一是工作角色变了,以前是位领导,现在是被领导;以前是台上讲话,现在是台下听话。二是生活方式变了,以前很少花自己钱,现在得自己处处花钱;以前经常被人请客,现在老是请别人。三是交际方式变了,以前家里客人好多,现在半个月才来了一两个;以前说话大家喜欢听,现在话说一半插嘴多。这时,我才体会到人们常讥讽一些退二线的老干部“适应不了没批条的日子”的窘境。其他好克服,就是20年来,几乎每天和车打交道,一下子离开了车,我好像掉了魂似的。以前习惯借车给别人,现在偶尔需用车得向别人借,虽然借得到,但觉得好别扭。
       自从去了收费所,我就以身作则,收摊全部副业,车全部卖掉。回老家,角色转换了,我又重操旧业。但彼一时,此一时,做啥都不顺。
       此时,许多知情的亲朋好友送来好多温暖。
       最令我刻骨铭心的,是我的爱人。她,个子不高不矮,略胖,显得福相;短短而乌黑的头发、洁整的牙齿和大大的眼睛显得迷人。她心直口快,为人特别豪爽。
       我每天在家发呆的时候,她总是安慰我,别在乎过去了,有啥困难咱来克服,没啥过不去的坎。我为了解闷时常上网,网上浏览总离不开车。2010年的国庆节,老婆轻声的对我说:“老公,看你近段来精神恍惚,是不是在想‘小妻子’啊?”我忙说:“岂敢,岂敢。”她说:“你也别慌张,我跟你开玩笑的。你想的是小车子吧?这样吧,我这有4万的私房钱,你拿去用,不够的,房子拿去贷款,先把车买下来,以后还款慢慢来。”听了妻子的一番话,我深深的感受到她那种真切又朴实的关爱。我更坚定了美好生活的信心。
       我终于凑齐了钱,买下了属于自己的,而不是为了生计而出租的车!
       我心情又舒缓了。我发现我又不一样了。
       有了自己的车,就可加大交际圈。我时常开车到乡下看看老朋友,看看以前下乡地方的大婶和她们的孩子们;有时也开车去漳州看看儿子,会会老朋友、老领导、好同事。
       有了自己的车,就可多为社会服务。回云霄的第二年,我被借调到县直机关招商办。在和几位亲戚讨论招商引资的问题时,有一位经常接触台商的亲戚说,打算拉个大项目去东山。我马上有了敏感性,以亲情打动了这位亲戚,并用自己车服务台商,使这项目落户在云霄。目前,这项目正在大规模建设中。
       有了自己的车,囊中多了份羞涩。养车费用每个月需1500元以上,附加费用也不少,于是对私车与公车的区别,感受更深刻了。用公车时不在乎油门大小,路况崎岖;开私车就得考虑油门该踩不该踩,凹凸不平的路如何绕过。难怪政府要实行公车改革。
       有了自己的车,我也回归了平常心。生活虽拮据点,还过得去。我喜欢开着自己的车,做些有益朋友、同学和社会的事……

         
                                                             八、 结 语
       人生路过50多年,经历了无数阳光和风雨。我和大家一样,甜蜜地分享了社会发展的好机遇,艰辛地迈过了人世间的许多坎坷。我渴望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驾驭好人生的“车”去奔驰更美好的康庄大道!
      
       文学本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中一部分是本人亲历,一部分是身边的人和事。本文从一个侧面描述了我的一段难忘历程,把“想车”到“有车”的悲喜剧呈现在大家面前,如果我的朋友、同学和家人对文中所叙事件能有哪怕一点点的启迪和借鉴,那我的“创作”就成功了。
       这算是我对40周年大庆的一点小奉献吧!
                                                                                     2013年8月2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9 17:21:50 | 只看该作者
人生风雨几十年,娓娓道来,不是小奉献,是大奉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长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板凳
发表于 2014-1-9 20:00: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8 14:47 , Processed in 1.2480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