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uzhming7274 于 2012-3-19 21:22 编辑
以上只是一孔之见。制对联主要还是重在思想感情的表达,形式上力求完善,但不必拘泥。 说来说去,还是具体化,先试改个版本:
草莽有狂生,偕太白 弹剑作歌 笑呼将进酒 庙堂无圣主,令孔明 凭栏举目 闲诵梁甫吟
说明: 上联第一段改仄起平收,所以改“狂生”或“狂徒、狂人”。实际上“狂客”一词表现力比“狂生”等强得多,为平仄只好迁就,否则就得去改“草莽”,牵动太大。 “冯谖”改“太白”,一为平仄。二与下联相对,三与“将进酒”联系,与下联平衡。“携”改“偕”,显得平等,谁能把太白当随从啊?“弹剑作歌”就算通用了。不足是,冯谖的名字较新鲜,太白被用得较多,上联转向李白故事,显得不如原来的新颖。 下联第一段,“京都”暂换做“庙堂”(或天庭、金銮之类,应该还有更适合的),缩小范围,以对应草莽;“圣君”也是为平仄换“圣主”(不很贴切,“明主”较好但“明”字重,再想想),“狂徒、狂人”对“圣主”较合适,但徒、主音近;“临风洒泪”就得另起炉灶,“凭栏举目”(隐岳飞满江红之典,与冯谖暗对)”只是个权宜构思,还是不能很好对上,或作“凭栏挥扇(羽)”、“挑灯览策”等,最好作“抚琴XX”,琴对剑比较好,后面如何,尚未想好,反正不可泪水长流,那是杜甫的事;“悲啸”改“闲诵”,主要考虑体现孔明的淡泊风格,但“闲”“诵”二字也不够贴切,可再思考。 以上仅是一种调整形式。实际上如是赠好友,不是什么应征联,原联就不必多改动。如: 草莽有狂客,偕太白 弹剑作歌 笑呼将进酒 庙堂无圣君,令孔明 临庭信步 闲诵梁甫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