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zbs 于 2015-12-29 19:32 编辑
英国游记 ——我的第一次出国 (8班)安粹芝 今年是我和老公结婚三十周年。为了好好庆祝这“珍珠婚”,我曾设想过再拍婚纱照做留念,或者来个浪漫的烛光晚宴等,但总感觉兴趣不大。还是老公有创意,提议一同到美丽的英国城乡自驾游,既让我开开眼界,又能满足他自己“驴游”的爱好,一举两得,我立马赞成。 我们从去年底就着手准备,联系英国朋友,了解英国自驾游的申请程序,线路探讨,时间安排及资金预算等。为旅途热闹些及节省开支,我们邀请了漳州英语群的几位朋友同行,并做足出发前的一系列功课。 我们一行5人于7月31日上午出发,由厦门飞抵香港,后转机伦敦。行程1万公里,机上历时11小时,于当地时间晚上8点到达伦敦希思罗机场,英国朋友迈克夫妇早已等候接机。我们转乘地铁直达市中心早已预订的宾馆,从此开始了为期15天的英国自驾游。迈克夫妇全程陪伴。 一、伦敦游 因出、入境均得在伦敦希思罗机场,我们前后在伦敦待了5天。第一天我们就近围绕在泰晤士河两岸几处景点游玩。我们步行走过“千禧桥”,乘轮船前往格林威治公园,参观老海军学院,零度经线——子午线,皇家天文台等。 老海军学院于1997年以航海为主题,被纳入世界遗产。它位于泰晤士河下游南岸旁。广阔的草地,成排参天古树,几座古老建筑就是旧皇家海军学院。这里曾培养了大量海军官兵,为大英帝国海上称霸做出贡献,现已完成它的使命,成为供人参观的海事博物馆。 后面的小山丘为皇家天文台,馆内陈列着有关天文仪器、像片及书籍。外面平台上有一条直线——子午线,它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该线为零度经线,1884年格林威治时间从此开始,成为世界时间度量的基准。旁边一地球仪,形象地把地球纵向分为24 等分,每转1格就是1小时,中国北京与此相距8格,故时差8小时。来此参观的有许多中国中学生夏令营学员,他乡遇知音,一时竟忘了身在英国。 接着我们乘轮船游泰晤士河。河岸两边景色美不胜收,横跨于河上的伦敦塔桥是英国最经典的地标之一,哥特式外观,双层建筑,于1894年完工。当遇到大船通过时,下层桥面从中间分开向上扬起达86度,形成40米高、60米宽的“八”字形通道,升起仅需1分钟。北塔内设有电梯直达上层的高空通道进入南塔。 泰晤士河南岸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摩天轮——伦敦眼,它高达135米,是伦敦第4高建筑物。共装有32座舱,每仓可容纳25人,全玻璃透明,缓慢在高空旋转360度,每转1周需半小时,可不同角度、全方位俯视泰晤士河及伦敦市貌,黄昏时景色最美。 位于泰晤士河北岸的威斯敏斯特是市政、宗教中心。国会大厦、大本钟及威斯敏斯特教堂都位于其中。金壁辉煌的国会大厦与精准报时的大本钟是该地区最明显地标物,仿哥特式建筑是大不列颠的象征。只要国旗在国会大厦上空飘扬,就是提示国会正在开会。想要入内参观得提前预约。大本钟指的不是高塔上那四面时钟,而是重达14吨、每整点敲响1次的共鸣钟,自1859年至今每天均提供精准的报时。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皇室从登基到长眠等重要仪式的场所。内部有许多王家陵墓,爱德华一世的陵寝也在其中。 第二天,我们在等候观看白金汉宫每天11点15分举行的皇家卫士换岗仪式之前,先游玩了附近的圣詹姆士公园。据说它以前为皇家公园,有着宽广的草地,清澈见底的河水,及百年以上的古树,是游人休闲野餐的最佳场所。周围不乏松鼠、鸽子与游人和谐共处,分享美丽家园的情景。换岗仪式准时举行,气氛庄重、威严,头戴黑色熊皮帽、身穿深红亮黑制服的禁卫军,排成方队,吹着军乐,迈着整齐步伐,缓缓前进。交接仪式在国宴厅前举行,观看游客秩序井然,静静地分享这异国文化大餐。 接着我们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它座落于伦敦市北部,建于1753年,属世界最大古董陈列馆。馆内收藏文物包罗万象,从古埃及木乃伊、古希腊雕塑、英国《大宪章》原件,到东方文物,无所不有,仅中国历代艺术品就达2万多件。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世界最早印刷品唐代敦煌经卷《金刚经》,整版被分块切割后在此重新拼接展示的敦煌油彩壁画,等等。 看后除了赞叹古代人类的聪明智慧外,尚存一丝心痛。英国朋友看出我们的心情,一再说“SORRY”,并反复强调英国政府为来自全世界的宝物做了最妥善的保管,让这些世界顶级的人类智慧与财富能代代相传下去,而且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随时前来免费参观。说的也是,要是存放国内,也许早就被“破四旧”了。 我们还参观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这里馆藏着全世界最多的装饰艺术品及英国雕塑,丰富多样的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17世纪的服饰潮流、彩色玻璃制品、中古宝藏等琳琅满目,让人为来自世界各国的人类智慧及成就赞叹不已。 走出博物馆,我们就近逛了摄政街,这是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街及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满街各种肤色、面孔、着装打扮不同的行人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及民族。两旁气派的建筑有百年历史的商家及流行的旗舰店,令人眼花暸乱的橱窗及穿梭往来、穿着时尚的辣妹,引领着当前时装流行潮流。 摄政街周围的小街道却宁静多了,咖啡店、面包店、餐饮店门外,多设有雅座,逛街累了的人们,叫杯咖啡、牛奶或茶,悠然自得地边品尝边欣赏街景,别有一番景色。游客自觉文明,一眼看去,桌上、桌下整洁干净,不用城管前来维持程序。街道不宽,多为两车道,车流畅通无阻,行人有序地走在“五脚距”。无论店家、住宅及办公楼,门前、窗台及屋檐下都不忘种上各种鲜艳的花草,给游人最大的视觉享受及美化市容。公交车均为红色双层巴士,它也是伦敦的标志物之一。买张交通卡,无论乘地铁、巴士都可刷,经济又方便。 傍晚,疲惫的我们来到“皮卡迪利广场”稍坐休息后,继续参观国家美术馆。这里是欧洲首届一指的美术馆,其中陈列着大量世界顶级的名画,如: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等大画家的作品;还有国家肖像馆及侧重收藏英国绘画的泰特美术馆。 8月3日,我们用一个上午时间参观圣保罗大教堂,它位于泰晤士河北岸、我们入住宾馆的前面,是座国家级王室教堂。最初建于604年,后于1666年因伦敦大火烧毁而重建,外观是巴洛克建筑风格,由著名建筑大师雷恩历经35年建成,成为世界第二大圆顶大教堂,仅次于罗马圣彼得教堂。其宽广挑高的中殿,圆顶下的唱诗班席是教堂最华丽庄严之处。最令人难忘的是1981年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王妃在这里举行的世纪婚礼,被全球多个国家同时转播。 底层为王室要员及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美术家、军事家的陵寝,该建筑师雷恩及海军上将纳尔逊死后也安葬于此。 下午,我们在宾馆休息半天,傍晚前往泰晤士南岸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观看英国歌剧——加百利。该剧院为露天,环形三层楼,有似我们福建的圆形土楼建筑。戏台搭在中央,舞台布景简单,无多余装饰,采用自然光线代替舞台灯光,人多时还卖站票,直接站在舞台前下方,充分让观众与戏剧融为一体,感觉就像我们到乡村看戏一样。因伦敦晚上得10点才天黑,所以整场戏都在自然光下进行。由于文化艺术差异,我们仅能感受、体会这种氛围。 因最后回国出境仍在伦敦,故最后两天我们回伦敦休整,购物做回国前的准备,有些景点在时间允许下可补缺补漏。 我们抽空参观了自然历史博物馆,这是充满知性及趣味的博物馆,以展示自然与生命为主题。最受欢迎的恐龙演变进展史,从恐龙诞生至灭绝,都有详细介绍。还有各种骨骼、化石标本、模型图解,令人叹为观止。达尔文中心区的建筑外墙可随阳光自动调节室温,被评为“智慧皮肤”的节能屋。 我们利用购物重返摄政街、中国城、世界品牌折扣中心、古玩二手货市场等。因本人对国际品牌意识淡薄,对二手货更是抵触,总感觉与盗墓及病、死人用过有关,所以只逛没买。老公可能过意不去或是不忘“感情投资”,硬是买了条品牌项链送我作为“珍珠婚”的礼物,好感动啊!其实能带我出来开开眼界,已经很高兴、很知足了。 我们来到市中心“皮卡迪利广场”附近的“中国城”,醒目的中国传统建筑及繁体汉字招牌,有如到家的感觉。中国餐馆一家接一家,还有国货超市、杂货店、中文书店、中医推拿按摩诊所等等,约有7~8条街巷。连日来的西餐,已经让大家快受不了了,在此我们放开肚皮大吃一餐,真爽。 二、乡镇游 8月4日,我们租赁一部“大奔”(120英磅/日),离开伦敦前往林肯郡,开始英国乡村自驾游。汽车在导航仪的指引下,穿行于城乡公路,两旁是大片绿色草地,或金黄色麦田及紫色薰衣草,行人及车辆很少。 我们先到剑桥郡寻找剑桥大学,这郡城不大,却因剑桥大学而闻名于世,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商业一片繁荣。据说剑桥大学共有1.7万在校生,分布于31个学院,各学院又分散在不同地点,故大学没有醒目的校门及围墙,也许这更符合“开放、自由、民主、包容”的办学理念。 我们主要参观国王学院及国王礼拜堂,同样是古朴的哥特风格建筑,庄重、肃穆及雄伟。学院后面是绿色如茵的花园,悠静的康河展现其中,河水清彻,水面鳞波闪烁,岸边垂柳随风飘扬,在阳光照耀下,有如徐志摩笔下那婀娜多姿的新娘……一座拱形石头廊桥横架于康河两岸,也许这就是诗中的“康桥”吧。桥下游船来回穿梭着,手撑竹篙的船翁多是暑假的剑桥学生,我们同行中的中学英语女教师小陈声情并茂地吟诵那首《再别康桥》,先一遍汉语,再一遍英语,赢得周围船上的游客不停的掌声。“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游完剑桥大学,老公向大家透露:今天是安医生的生日。哇!大家惊呼:是真的吗?太浪漫了吧,是不是老公特地安排在康桥过生日?大家推着我老公一起去买了个大巧克力蛋糕,二瓶红葡萄酒及一束鲜艳欲滴的红、黄玫瑰花。 生日晚宴是在林肯郡迈克家里举行,主人准备了一桌丰盛家宴。伴随大家的一片歌声、祝福声,我度过了人生最隆重、最浪漫的富有异国风味的生日。我好开心,好幸福啊。可巧的是今年的生日阳历、阴历都在同一天,19年遇一回,还是在英国浪漫之地——康桥赶上的,太令人难忘了。 我们在林肯郡住了二天,它是座精致的郡城。最值得骄傲的是这里出过二位伟人:大科学家牛顿及英国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我们来时路过牛顿的故居,在其家门口合影。 林肯曾是全国第三位富庶的城市。林肯大教堂中收藏一部《大宪章》原本,是全国仅存4本原件之一。它是英国最早宪法,早在七、八百年前英国人就用它来限制王权,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无怪乎英国人后来居上,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数百年。 离开林肯我们继续往北,目的地是约克郡及惠特比市。约克与林肯毗邻,同样是座古朴城镇,一排排农舍实际就是小别墅,整洁、宁静、温馨。房前屋后都有花园妆扮,使古朴的建筑显现靓丽。 我们首先前往国家铁路博物馆参观。宽大的馆内陈列着不同时期的退役火车,数量之多,形态各异,让人大开眼界。该馆是1925年为庆祝英国发明火车100周年始建的,从早期比马车快不了多少的老火车,到最快蒸汽机车“水鸭号”,都在展列之中。中国于1999年,也送来一列退役火车。 约克城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约克城墙、城堡博物馆、北欧海盗馆、库克船长纪念馆、喷泉修道院等,因时间关系无法一一参观。 接着我们到达北约克郡的霍华德城堡。该城堡由霍华德家族始建于1692年,其规模之大,让人咋舌。上百公顷的绿地和森林围绕着庄园,在里面还得乘游览车参观。我们中有人调侃说:资本主义太腐败了,把这地方弄的让人不想走开。如今,作为欧洲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全世界每年都有几十万名游客慕名而来。 车子继续前往惠特比市。小城市依山临海而建的房屋真美!这里有条狭长的老街,专营珠宝、刀剑及其他二手货、古玩等。两旁店面矮小昏暗,老式木制结构房,前来参观寻宝的人络绎不绝。我不懂货,也不兴趣,草草走完算是来过。 我们到宾馆安顿后,赶往海边游泳,因海风大,气温10℃左右,奔到海里,冰冷的海水使全身发抖,几分钟后赶紧上岸。我们在海边游玩,成群海鸥不停地呼叫着,围着游客好似热情打招呼。 在惠特比市住一夜,第二天继续赶路。越往北方,气温越低。两旁的草地一望无边,草地上或用石块垒成、或用铁丝围成一块块牛羊圈,肥硕的牛羊悠闲自得地低头啃草。在这里我们发现有一种黑嘴羊,即口周为黑色。中午时分,它们三三两两躲到大树下睡午觉,好舒服啊!当英国的牛羊就是不一样。 三、走进苏格兰 我们坐了4个小时车程,当车子到达苏格兰地界,大家齐呼:到苏格兰“调情”去…… 中午时分,我们到了格兰芬奇威士忌酿酒厂,它属纯麦酿造威士忌酒的酒厂,在英国共有12家分厂。前来参观的游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酒厂发展史陈列馆、制酒过程的各个车间及成品酒窑藏仓库,得知新蒸馏出来的酒无色透明,需装入橡木桶中,经过陈年过程,也就是桶中的酒经过吸收橡木色泽而形成琥珀色,成为滋润可口、芳香四溢的威士忌。英国法律要求威士忌陈年期最少要三年,但大部出库的威士忌陈年期为8年,或更长时间。最后我们还到品尝室免费品尝各种年份的威士忌,酒厂还赠送每人一张价值3磅的优惠卡。 接着我们继续赶路,目的地苏格兰爱丁堡。因每年的8、9月间爱丁堡都举行为期三周的国际艺术节,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团体及游客,使这个城市热闹非凡。我们早早预订好宾馆,尽管房租成倍上翻,但能赶上世界顶级艺术盛会,也是很值得。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步行前往爱丁堡城堡。它位于市中心的一座石壁山上,始建于7世纪;当初是作为军事要塞,也是早年苏格兰王室住地。它具有很坚固的军事防御功能,城垛炮台上旧式大炮井然布列,内部依山势修出的车道为军事物资的运载提供方便,整座城堡形成易守难攻的阵势。 古堡现已成为旅游景点,古堡中有一个王冠展室,展示苏格兰王室王冠、王杖和御剑等王位继承信物。院内营房已修建成苏格兰国家战争博物馆,收藏着中世纪以来的兵器及军服。此外,每天中午1点准时按惯例鸣响皇炮,让你回味苏格兰历史的动荡。 走出城堡向东一条街,全长1.6公里,叫“皇家一英里”。这里汇集着名胜古迹:圣贾尔斯大教堂、议会大厦、国家图书馆、皇家博物馆及威士忌酒业展览中心等等。正值艺术节期间,这里热闹非凡,各艺术团演员盛装打扮,展现各国各民族特色,吹吹打打,载歌载舞,吆喝声、歌声、乐器声交汇,弥漫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街道两旁不时可看到穿花格裙的苏格兰艺人在吹奏风笛,吸引着不少游人驻足观看,并与之合影。 在爱丁堡住了两天,我们继续探访苏格兰乡村,前往目的地是英国大文豪司各特的庄园——阿伯茨福德山庄。庄园主人是位律师兼诗人、小说家、编辑、评论家、传记作家及历史学家。他生于1771年,小时得了“小儿麻痹症”,致右脚终身行走不利。他从小生活在充满艺术气息又慈爱包容的律师家庭,受到很好教育及艺术熏陶,养成热爱阅读、博览群书、善于思考、勤于笔耕的好习惯。他前期擅长创作历史叙事诗,1814年第一部历史小说《威弗莱》问世,深受读者欢迎;一生共创作7部长篇叙事诗、27部历史小说,奠定“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的文学史地位,与歌德、莎士比亚同被誉为欧洲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三位作家。1818年,他从爱丁堡城堡中一个被遗忘的木箱中,重新发现苏格兰皇冠的事迹,让他于1820年获得了男爵爵位。1822年,皇室为了表彰他的成就,授予他负责安排乔治四世拜访爱丁堡一事的荣誉。这是继1651年查尔斯二世之后,首位访问苏格兰的英国国王。 司各特用写作稿费及作品出版费,于1811年在特威德河畔购置一座旧农场,经过14年不断改造,成为当今我们前来游览的占地超过千亩的美丽庄园。主人豪华的别墅及园中美仑美奂的景致,的确符合一位爵士及世界上最伟大作家之一的身份和地位。室内,司各特的私人图书馆拥有大量珍贵的藏书,精致的家具、艺术品及手工艺品,它们的背景是与苏格兰和欧陆历史上著名人物紧密相联的。 司各特于1832年9月21日逝世于家中。他的庄园于1933年开始对外开放,他的后代至今仍住于此。司各特那仁慈的面容至今仍印在苏格兰银行10镑和20镑的纸币上。接待员热情邀请我们在来宾簿上签字,并说我俩是庄园有史以来第一个签名留念的中国人! 8月9日,我们参观苏格兰的新拉纳克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一位名叫大卫·戴尔的实业家,于1785年在此建造的一座棉纺织厂。最初靠附近的“克莱德河”水库提供动力,渐发展为水力涡轮发动机取代,至1898年改为水力发电机。工厂曾一度发展至人口2500人左右,成为当时全英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1800—1825年,工厂由大卫·戴尔的女婿罗伯特·欧文接管后,作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如:缩短工人工作时间;用利润作为资金进行一系列的工人福利及教育改革;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工人享有免费医疗服务、共同享有一个医疗基金及储蓄银行;提供廉价食品及日用品;开创世界上第一所托儿所、学校及夜校,在这里人们能够接受从语文到算术、历史、地理、音乐及自然各方面教育,学校禁止体罚学生,被誉为欧文“人格塑造学院”。 这座工厂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社会主义实践的地方! 棉纺织厂一直持续到1968年才彻底关闭。这工业时代产物以原貌被保留下来,并由信托会来经营。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 参观完以上厚重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后,紧张又短暂的苏格兰游览结束了。迈克不忘让我们放松心情,与大自然零距离拥抱。接下来,我们告别多情又富有情调的苏格兰,前往目的地是英格兰美丽的湖区。 四、感受异域文化 英格兰湖区曾入选《美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一生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著名的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生于斯、长于斯、作诗成名于斯!而当我们身处这里,确实觉得很容易走神。这里有崎岖的西海岸线,四散的小岛屿及数不尽的大小湖泊,是冰河时期的遗迹。我想造物主一定在这里布下了一切自然界能有的美景,无论是英格兰最大的湖泊温德米尔湖,还是小巧玲珑的格拉斯米尔湖,都会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精雕细琢,造化无穷。碧波、浮云、青山、翠谷、繁花……这所有的一切无一不展示着美丽的湖畔风光。 我们乘轮船游湖,两岸的自然美景让我们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湖面上帆船训练队以不同的速度、姿势破浪飞行,象海鸥般在湖面上穿行;渔翁驾着小船垂钓,悠哉悠哉。湖边有专门为“驴友”开避的宿营区,五彩的帐蓬分散在湖边草地上,有似一朵朵彩色磨菇刚钻出草地。宿营区提供自来水、洗手间、淋浴房、水槽等等,车子可直接开至湖边。许多家庭、驴友来此休闲、度假、野饮,草地上看书晒太阳,很是惬意。 我们穿过一片石砌的羊圈,登上湖边一座峻峭的山顶,俯视远方的群湖,有似我国的千岛湖,太美了,让人流连忘返。 晚上,我们到达一个叫捷米斯乌的小村庄,住在农庄别墅里。屋旁,是成片的绿色草地和金黄麦田;屋里屋外,美丽的鲜花到处绽放,美不胜收,真的是让人乐不思蜀! 我们不忘抽空去探巡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姐妹作家——勃朗特故居博物馆,它位于英格兰约克郡一处偏僻没落的小镇霍沃斯。 一座二层简朴的小楼房,勃朗特三姐妹及其家人于1820年—1861年间在此过着清贫的生活。父亲为牧师,兼业余作家,育有6个子女;其夫人及前两个女儿早早离世,余下三女一子在父亲文学爱好的熏陶下,老大夏洛蒂•勃朗特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简爱》,老二艾米莉•勃朗特写出了构思奇巧的《呼啸山庄》。这些是我们年轻时追捧的、爱不释手的名著,被全世界翻译成各种语言,拍成电影,不断再版。小妹安妮•勃朗特虽没两位姐姐出名,但也留下《女房客》等两部名小说。 三姐妹同时出现在文坛上,且都有作品传世,这是文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可惜她们都命短,分别活了39岁、30岁及29岁,且没留下子女。其兄弟是位律师,也是业余文学爱好者。老勃朗特在这一系列严酷现实打击下,却能长寿,活到84岁。馆内陈列着三姐妹生前的手稿、书信及各种生活遗物及作品,纪念馆旁边雕有三姐妹塑像让游人瞻仰。 因仰慕牛津大学已久,我们在回伦敦途中驱车前往一睹真容。整个大学城真像座大花园,我们漫步其中,深深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 牛津大学是英国著名高等学府,全球排行榜名列前茅,它培养出英国6位国王、26位首相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牛津大学就读的学生总数超过1.7万人,其中,来自13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占了1/3,在校研究生的数目约为5000人。牛津大学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车子沿着泰晤士河畔返回伦敦,途中我们去游览最后一个景点——温莎城堡。这是座皇家宅邸,占地约10.5公倾,距离伦敦市仅36公里,也就半个多时辰的车程。它始建于11世纪末,由征服王威廉一世所建。先后有39位君主在这住过,至今仍在使用。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年有两段时间正式入住温莎堡,即复活节及每年6月在此圣乔治礼拜堂举行的嘉德授勋仪式。这也是替代白金汉宫的另一皇室活动场所,平时用来接待外国首脑的礼节性访问和皇室大多数人私人周末休闲度假。数百年来,王室的婚礼、洗礼、生日庆典等多在温莎堡举行。 温莎堡分为三个区:地势陡峭的下区为公共部分,圣乔治礼拜堂及阿尔伯特礼拜堂就在此区。中区建于城堡中间山丘高岗上,以“圆塔”冠名。早年“圆塔”外是护城河,起防卫作用,现已填为花园景地。“圆塔”内是皇家档案馆及皇家收藏馆,存有大量历史照片及艺术品。穿过“圆塔”的诺曼门,便进入“上区”,国寓及王室寓所环绕成开阔的方庭布局,常作为王室成员为一些赞助机构举行活动的场所,每年温莎节就在这活动。国寓内有御座厅、会见厅、画厅、舞会厅等,豪华的大厅,名贵的壁毯、油画及精美的日用器具都让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隔壁有国宝玩偶宫,以1:12的比例制作王宫模型,每天都吸引着排成长龙般的游客等待。 半个月的匆忙游玩,很多景点均没能细看及看全,由于外语能力有限,很多图解及介绍均没能看懂、听懂。好在大多博物馆、教堂、城堡均有配备耳机,提供多国语言介绍,我们可以带上它边看边听讲解,才不致于“门外汉看热闹”。 此次自驾游感触最多的是所有参观景点均没有收门票,车子所走过的道路均不用过路费。我就纳闷,在这发明“资本”的资本主义国家,怎就忘了这资本的收集积累、不懂得钱的好用呢?是否它们将跨过社会主义,打算直接进入共产主义?……
2013、10、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