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234|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艰辛的海洋科考历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3:0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11-5 19:54 编辑

艰辛的海洋科考历程

     大学毕业时,我不用太操心自己的毕业分配去向,因为在被录取前已经签署了‘卖身合同’(类似于现在的国防生)。毕业实践时也跟随指导老师到婆家——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东海分局转悠了几个月。由于广东有3位同学也是国家海洋局的代招生,我想往北走的可能性比较大。不料,毕业时却通知到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为‘三所’)报到,我的行旅只移过一条马路便到了。
    到三所的前三年,作为‘海洋化学’研究室副主任的助手,在对陈国珍(原国家海洋局副局长)主编的《海水痕量元素分析》一书26种元素测定方法的建立与验证中我参与了FAlSe三元素的方法研究与试验。虽很忙,但很有成就感。那时,国家海洋局隶属海军管理,纪律十分严格。一到夏季,我们要被组织到海里游泳,目的很明确:‘不要求你游得多快,但务必要在海面上能持续较长时间!’我的小家就住在大学时站岗的海边,每天闻着潮起潮落的涛声,沐浴着撞击海岸的浪花;退潮时还经常到潮间带去挖贝类、检海菜。大海,在我的心中是那么的美丽、富饶!
    第四年,国家海洋局决定对我国领海进行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化学等的综合调查,这也是国家第一次大规模、综合性的海洋调查与研究。三所负责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以及南海东北部的调查。由于当时研究所人手较少,几乎所有的青壮年科技人员都务必出海。我被分配在一艘由军舰改装的调查船——海调701上,开始了为时近2年艰辛的海上科考生活。
    在大学毕业实践时我就曾经出过海,可那个时候主要是在海湾内进行的海洋自动测定仪器的试验与研究,虽有段时间也会晕船,但不算太严重。而19841月的第一次出海,由于强劲的东北风使得大海已不再那么的友善了,当调查船刚过金门岛,我便领略了其变幻无常的诡异与厉害,原心中曾经的美好形象被一个接着一个的大浪击溃得无影无踪!调查船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在浪峰涌谷间穿行,就像一个被大海拨弄于手掌之间的玩具。不多时,我就开始头重脚轻、身不由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调查船随波逐浪起伏、摇摆,随着一下子被举起、随即又被摔下的高频率反复折腾,我的脸色逐渐变得像蜡一般黄;五脏六府也开始不由自主地翻腾了起来,接着便是大口大口地猛吐,把肚里的食物全向大海交了公粮。可是,吐光了还想吐,趴在船舷的我犹如一只吐着白沫欲死的动物,浑身发软!心敲鼓似地欲破膛而出;胃缩成团吊在嗓子眼里,淌出的是一滴一滴黄色的、比黄连还苦的胆汁;喉咙像被塞进了一块灼热的烙铁,辣疼得喘不过气来;眼睛被一直冒出泪水所糊住、看到的似乎只是幽幽的暗光……。晕船的那种痛苦真不是用言语所能形容。
    当时,最希望的是给片‘止晕’的药物,但,纪律不允许,因为我们都必须坚持工作。  船上的政委提着一壶温牛奶倒了一杯放在我的身旁,用命令的语气要求我喝下:“晕船吐光了就必须吃,吃不下去硬撑着也要吃!胃里空空的更容易晕,喝下可以再吐,但吐了必须再喝,反正胃是不能空着!”那时,闻到任何异味都感觉恶心,包括牛奶,但还是坚持又喝又吐。
    当到达第一个作业点的警报铃拉响时,神经的高度紧张却能缓解晕船。我们都振作起精神,擦干眼泪、洗净脸和手,各就各位。不过,每个人的工作台下都有个塑料桶供你呕吐时使用。  海军的卫生员经常来督促我们‘吐后要再吃’。在那晕船的日子,船上总是做一些不会生硬的食物、如面食类的,以防强烈呕吐时擦破食道。但可以说,那时根本就没有任何食欲!
    调查船卧室的空间很小,就像当时火车的硬卧一样挂着上下铺。由于舷窗不能开,船舱的空气实在太污浊了。  晕船时我不敢下船舱躺着,只好披着大衣在甲板上看着墨黑色、翻腾的大海;困时,和衣打个盹……。实际上,作业时很难有睡个觉的机会,因为,过了个把小时,到站点的警报铃又会把你闹醒,……。
    晕船,是人体内耳前庭器平衡感受器官感受船起伏、颠簸状态受刺激的结果。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强度和时间的耐受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致晕阈值。不同人的耐受性差别又很大,这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受视觉、个体体质、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睡眠状况、空气异味)等因素所影响。在恶劣的海况环境中,不晕船的人不多。  我晕船最厉害的一次是在南海作业快完时遇到了风暴,记得食物是从口和鼻子一起喷射出来的,吐完苦水后、吐出的是鲜血!但是,不管海况如何恶劣、不管你晕到何等地步,只要作业的警铃一响,都务必各就各位,因为一个萝卜拔出就有一个坑!
    每当一次较长时间海洋科考返回靠岸时,心情都特别灿烂!而当我们的脚一踏上厚实的土地时,又感觉到天上的云、陆地上的山和房子等固定物像走马灯似地团团旋转,似乎是在一个失重的星球里——我们‘晕地’了。这是因为长时间在海上处于一种失衡状态,上到了岸时,人的平衡意识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之故。一般要过一、二天以后才能完全恢复正常。
    晕船,是初为‘海洋人’最为痛苦的历程,确有一些经不起风浪考验的人退出了海洋科考的队伍。但,只要有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晕船是会慢慢地改善的。经过近一年的艰辛历练,在后来的海洋科考时我基本不太晕了。遇到一般的风浪均可以稳稳地站在甲板上或实验室里,较自如地完成各项科考或实验任务。此时,从肚子里涌出的不再是苦苦的胆水,而是穿越在大海浪涌间的豪情和勇气!要作为一位欲与大海博弈的‘海洋人’,不管是渔民、船员、还是海洋科学工作者,都务必具备有这种豪情与勇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21:17:15 | 只看该作者
      大洋科考船的吨位虽都是二千吨级以上,但在大洋的波浪中仍然是一叶扁舟。巨浪可能把船只高高地举起、重重地摔下;颠簸、起伏是正常事;最为可怕的是船只被托到浪尖上被摔下时,有时螺旋桨还会打空,空转的螺旋桨是危险的!
为防止因颠簸、起伏所造成的安全问题,船上的仪器设备、化学试剂以及瓶瓶罐罐都必须捆绑固定
远洋科考是无法中途补给的。因此,上船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十分认真细致,不得出现任何纰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2-12-23 20:53:27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2-12-23 20:36
“回家的感觉真好!”这是每个远洋科考人员的相同心情。
       “西太平洋海洋环境预警”项目, ...


不愧是关心年轻人的好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好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20:36: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12-23 20:38 编辑
yftx2012 发表于 2012-12-23 18:21
海洋人确实辛苦,一出海就得在大海上漂泊几十天。
所有人的开心笑容写在脸上,回家的感觉真好!     ...


       “回家的感觉真好!”这是每个远洋科考人员的相同心情。
       “西太平洋海洋环境预警”项目,本环境化学中心有4位小伙子参与;是我把他们送到青岛,并协助安装、检查设备后目送他们出海的。他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返回时,我理所当然要去迎接。同时,也协助把所采集的样品与卸下的设备运回实验室。
        我们“海洋人”因同舟共济而显得更加的团结友爱,这是我们的优良作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2-12-23 18:2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2-12-23 20:20 编辑
林建云 发表于 2012-12-22 19:20
“西太平洋海洋环境预警”科考的顺利归来
历时近50天的“西太平洋海洋环境预警”科考队克服了季风大浪等困 ...


海洋人确实辛苦,一出海就得在大海上漂泊几十天。
所有人的开心笑容写在脸上,回家的感觉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9:2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12-23 08:14 编辑

“西太平洋海洋环境预警”科考的顺利归来

历时近50天的“西太平洋海洋环境预警”科考队克服了季风大浪等困难,顺利地完成了预订的任务,返回祖国
科考船缓缓地驶入厦门西海域
今年5月,曾经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潜下7062米的“向阳红”09号科考船
再度完成“西太平洋海洋环境预警”等综合性科考
后甲板大型吊车是为大型潜水器升降所准备的
我所参与科考的“海洋人”回家的感觉都写在脸上
接船的我们即没有敲锣打鼓、也没有鲜花彩旗,唯有激情
在“向阳红”09号会议室里,看到签满参与者名字的“蛟龙”号海试队的旗帜
船上会议室,首席科学家向所领导与专家们简单汇报了本次科考项目的完成状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2-11-27 10:53:39 | 只看该作者
竞争中,我们要学习各国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和文明发展成果。看不起别人,先要虚心了解别人,做得比别人好,然后才翘尾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2-11-27 10:46:50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在自己的经济专属区实现的是保护性捕捞。抓大放小,渔业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咱们是种群灭绝的捕捞。大拖网,密网,整个鱼群都消灭了。儿时,一斤黄花鱼0.40元,如今听说大的野生黄花鱼1斤已买到1000多元。小时,中学老师告诉我们全世界人民都在受苦,我们过着全世界最幸福的生活,我们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解放全世界受苦受难的美国人民,台湾苦难同胞,,,,。93年到美国,发现美帝国主义还没有到死亡的时候,住在乡下,好像来到一个世外桃园。美国人道德修养怎么跟书上都不一样。和谐互爱。电视里的日本人都是魔鬼。在日本生活,80岁老人早晨相当于从漳州自己搭车来到云霄来给公民馆给我义务上日语课。中午自己定一份盒饭,吃完,下午回家。风雨无阻。老人家以前也是个干部啊。年收入100万人民币。怎样看都不像魔鬼,倒像个天使。老百姓很相信媒体,听党的话,结果到股市的老百姓财产大多都成了灰。我相信的是找企业的真正价值,不听话,所以才能活到现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23:2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11-18 18:53 编辑
tianch 发表于 2012-11-17 14:07
能不能把密网大拖网捕鱼,当成违法,严加惩治。日本捕鱼是用钓鱼。所以小鱼可以保留下来。 ...


       农业部对渔网的目径、作业捕捞方式均有规定,渔监管理部门也在监管,这些事不必我们操心。纠正一下,日本也有网捕,不同的是他们的渔船返回时卸下的是罐头、鱼片和鱼粉,我们却只能是冰冻的鱼。而用钓的是鱿鱼、鲨等鱼类,我们也一样。日本是个诸岛组成的国家,四面环海、面向太平洋与北冰洋,其渔业资源之丰富属世界之领先,资源状况与我国有着很大的差别。即使如此,日本人也未必对全球生态负责任,其最残忍的是炮镖捕杀濒临灭绝的鲸鱼,虽遭国际上屡屡谴责,但日本人却屡屡不改。请勿常拿日本人作为我们的榜样,伤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2-11-17 14:07:28 | 只看该作者
能不能把密网大拖网捕鱼,当成违法,严加惩治。日本捕鱼是用钓鱼。所以小鱼可以保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22:5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11-17 11:35 编辑
tianch 发表于 2012-11-16 17:30
建云,搞海洋研究,东海快没有鱼了,不想一想怎样恢复生态平衡,让中国近海能恢复生机,提出政策建议? ...

       黄老弟,虽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是我们的职责,但渔业捕捞是农业部所管辖的事,沿海工业发展与排污是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的事,……。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喜欢吃鱼的是绝大多数,包括沿海的和尚都在食荤呢,难啊!
       至今,所能控制的唯有是‘鱼类产卵季节的休渔期’,但休渔期一过的滥捕又如何控制呢?况且,海洋渔业资源是动态的,周边国家的滥捕行为,如日本人常态化的大量捕鲸等,又有谁可以控制呢?  目前解决鱼类资源日益匮乏和十几亿人吃鱼问题的另一途径是‘人工养殖’。近些年来中国在鱼、藻、虾、蟹、贝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养殖鱼类的总产量已经超过了渔业捕捞量;也跻身成为世界上养殖渔业的最大国。其中,水产饲料科技工作者的功不可没!但,我们的所为能得到几位国人的承认?恐怕所听到是指责的多于褒扬的。有时感觉:烦!
      生态失衡已是全球性的问题。大自然的生态一旦失去平衡,恢复之并非朝夕的事啊;不少是伤害到子孙的利益,有些可能根本无法恢复!记得毛泽东曾经一句名言:党的路线方针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试问:当GDP与生态失衡之间产生矛盾时,我们现在的地方官员会做出的是什么选择?   您的忧虑没错,不得不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2-11-16 17:30:38 | 只看该作者
建云,搞海洋研究,东海快没有鱼了,不想一想怎样恢复生态平衡,让中国近海能恢复生机,提出政策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3:4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11-9 23:48 编辑
黄厦选 发表于 2012-11-9 23:40
林教授应该在镜头的这边吧。真会抓拍。犹抱“琵琶”半遮面。


       我们不用“琵琶”遮脸,一般是拉开雨衣作为“遮羞”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2-11-9 23:40:40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2-11-9 23:33
男女海洋人同舟共济

不论是近海还是远洋科考,女“海洋人”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她们与男性同事一样经受 ...

林教授应该在镜头的这边吧。真会抓拍。犹抱“琵琶”半遮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3:33: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11-10 01:10 编辑

男女海洋人同舟共济

      不论是近海、还是远洋科考,女“海洋人”都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她们与男性同事一样经受晕船痛苦与海上的艰辛,还要承受男同事所不存在的痛苦。  如在近海局部科考时,由于使用大船的不方便,我们经常在当地雇用渔船,而一些渔船上缺乏卫生间。有些科考项目不得不(因专业或人员不足)需要女性参加,整天海面上的作业,内急是常态化的事。对于海洋人的女性,“豪气”是必要的条件!只要听到“男同胞全体向前看”的命令时,我们就知道女同胞需要解决问题了。男性亦然。我们男女海洋人就是这样默契、和谐地同舟共济,顽强、科学地为海洋事业而奋斗着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2-11-9 23:33: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黄厦选 于 2012-11-9 23:34 编辑

说实在的,很佩服你。心胸宽广应该还跟你的经历有关吧。毕竟是海洋人。
我乘汽车都会头晕,要是像你们那样在海上一年多,恐怕肠子吐出来都还不算完。所以还要加上非常6+1的恐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2-11-9 23:29:02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2-11-9 23:06
黄老师,实在见笑了。我是自小学到大学都没有遇到欲正眼看我一下的女性,何来的优秀?如何三角? ...

不说了。对不起,让你想起年青时伤感的往事。已到这个岁数了,坚强不屈些,失恋不丢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3:06: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11-9 23:07 编辑
黄厦选 发表于 2012-11-9 22:54
“没必要去低俗她们,也就是没有‘三角恋’的必要了”,这个观点不敢苟同。三角恋怎么会低俗?优秀的青年, ...


       黄老师,实在见笑了。我是自小学到大学都没有遇到欲正眼看我一下的女性,何来的优秀?如何三角?不谈此话题了,否则,又会伤心得睡不着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2-11-9 22:59:52 | 只看该作者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艰辛的海洋科考更应该男女搭配。你们上级想不到的,现在咱们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帮助想到,以电视剧的形式穿越回去,重来,让你们那艘科考船也安排女科学家一起出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2-11-9 22:54:26 | 只看该作者
“没必要去低俗她们,也就是没有‘三角恋’的必要了”,这个观点不敢苟同。三角恋怎么会低俗?优秀的青年,比如你当时,起码不止三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19:53 , Processed in 1.1544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