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刘正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四面八方到处扣(转帖)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17: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9-5 20:20 编辑

【新浪博客】
土灶焗地瓜
符胜芳
2011-09-22 16:32:45
       文革期间出生的人,大都有吃不饱、挨饿的感觉。我们是地瓜饭养活的一代人,说少年不知愁滋味,那是假的,只是我们这代人靠自己的手,自己的脑,自己的方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的东西。  
       三年特困时期过后,人们已有所悔悟,发现填饱肚子乃是很大的事情,斗资批修固然重要,但饿着肚子很难继续革命,于是走上了“抓革命,促生产”的道路,各连队除了割胶生产,陆续地都种植了甘蔗、花生等社会主义经济作物,建成了猪场、菜地等社会主义经济基地。而这些并未使我们的生活得到多大的改善,八九岁的我们也不去理会那么多的社会主义,只知天冷了烤火,肚饿了找吃,然后就是玩耍。那时,父亲到岭门农场当工作组,母亲常凌晨三四点去割胶,很晚才回,我放学回来得到幼儿园接弟妹回家,弟妹小,饿时就哇哇大哭。我家厨房不远有口井,井旁因湿而生长着许多地瓜藤,很茂盛,摘了些煮来充饥,胡乱的也过了一餐,要不就带着他俩到人家翻犁的地瓜地刨地瓜,垒灶土焗地瓜。
       垒土灶焗地瓜可不是简单的事,要经过垒灶、烧灶、打灶三个过程。
       先是垒灶,垒灶就是造炉子,材料须全部是干燥的土块,找块阴凉地,扒平,选好灶址,之后扬起一把沙土测风向,定灶门,灶门朝向风口,用两块较大的土块做门墩,长些的土块横架过去,像桥,这就成了灶门。在灶门后用土块围成一个圆圈,大块的垫基,细心地往上围搭,且要注意利用土块间的作用力相互钳制,土灶才不易坍塌,最后笼和成浑然一体的土球,这就是垒灶。
       接着是烧灶。烧窑样,火不能灭,因此得专人看火。灶里的柴火不可塞满,留空间,空气流通才能保持旺火,火旺至火苗能通过土块间的缝隙向外舔出最好。灶里的火炭积多时,要及时用木棍挖出门外,再加柴火,直烧到整个土灶儿熟透,里头的土块红酥酥的,外表的土块黑里泛红的,灶就烧好了。
       最后是打灶。先用木棍把灶内的火炭掏空,将刨来的地瓜从灶门丢进去,用一块大的土块堵门。接着用一根小木棍揭开灶顶,从上到下,逐个将烧熟的土块推进炉肚,直至把整个灶炉全部瓦解。然后就是打灶,打灶要摆着站的姿势,两脚叉开,弯腰,用准备好的砖石击碎烧熟的土块,当心,别让炙热的沙土溅射到自己,造成烫伤。土块完完全全打碎之后,撒冷沙土遮盖,防止热气过快散失,这就是打灶。
       心急者常会摘两三片青叶子埋到热土堆里,当作探测器,嘴里念着“叶子干,地瓜熟”的词儿,且隔几分钟就想查看一下“探测器”。其实只要耐心等半个小时左右,用小木棍扒开炙热的土堆,就可吃到香喷喷的地瓜了。
       垒土灶焗地瓜是件快乐而又能解决肚子问题的事,那时期的孩子常乐不思蜀,那味儿那代人是永远忘不了的。
                             ——摘自《我的自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22:09 | 只看该作者
【南丹在线】
最好吃的红薯
小溪~
发表于:2011-11-22 17:09:12
       随意的浏览网页,眼前晃过几张图片,嗯?怎么有点眼熟,仔细一看,哦,原来是一群大孩子在玩红薯窑。
       看着图片,勾起儿时的回忆……
       初冬正是红薯成熟的季节……
       吃过最好吃的红薯莫过于窑里烤出的红薯了,那股带着坭土气的清纯香味,比起如今大街上流动小商贩卖的多少带一点铁锈气一点煤气的烤红薯,不知要香多少倍,而且贵着呢!
       记得小时候,阳光灿烂时,我们都三五成群的到红薯地里,一本正经地开始我们的“工作”,首先,找红薯,找红薯呢,嘿嘿,其实是偷啦,毕竟好吃的红薯不是每家都种的,然后是从砌窑到烧窑,直到泥团烧得通红,便在窑顶捅一个缺口,让滚炀的泥在窑下垫成一层,再把红薯丢进去,捶倒窑,直捶得热滚滚的泥团碎去,盖实红薯。到这一步还有一个说法呢(都大人们说的),盖实红薯后,必须找一种叶子长长的草,打成结后放在上面,第一是为了防鬼来偷红薯,就是“赶鬼”,红薯就不会半生不熟,记得有一次,我们没放打结草,后来挖红薯出来时候,数了几次,硬是少了一个,这下我们是深信不疑了
       现在想想就觉得好笑,哪来的鬼嘛!!!呵呵。。
       红薯窑大餐当然是最开心的,吃得手上脸上紫一块黑一块的……
       长大后,没机会玩红薯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24:39 | 只看该作者
【厦门小鱼网】
谁童年这样烤地瓜?
2011-12-30 16:21:08
卿  呢
       昨晚我在台湾的综艺节目上,看到介绍金山的烤地瓜。
       对,就是这个,我的童年就是这样烤地瓜的。
       村子几个小屁孩每每呼朋唤友,结群成伴,相约在龙眼树林底下。分工,几个拿锄头挖坑,挖片片土块,然后像图片一样从大到小,从下往上磊个小窑,几个负责捡柴火,几个负责把窑烧得火红,台湾金山那称之为“控窑”。
       等待窑都烧得火红,从顶端先凿个小洞,然后把地瓜放进去,送火口封结实,然后再用大锄头压紧,最后用细沙铺上。
       接下来就是等待,大概要等上足足两个小时。
       这样烤出的地瓜,那个美味,那个酥香……
       上大学第一年,我回老家,还跟隔壁婶婶的小孩,烤了这样的地瓜,时隔也有十年了。
       不知道,老家现在的小孩是否还延续这样的活动?
       那时,我们的童年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在龙眼树林,在乡间片野,甚至在田间小溪,小桥底下疯玩——掏鸟蛋,抓天牛,养蚕虫,斗蛇,捏泥巴,抓鱼摸虾……
       还有,还有这个已经忘却,又被勾起记忆的“控窑”烤地瓜!
       童年的美好时光,渐行渐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26:29 | 只看该作者
【天涯论坛】
烧窑大王
lfbifenban
2012-01-17 08:53:00
       村北的养鱼池挺大的,大约有半个足球场的样子。因为没钱买鱼苗儿,很少有人承包放养。每逢夏季大雨过后就会有很多积水,有时会平槽。那便是我们游乐的好场所了。打打水仗、坐坐滑梯、扎扎猛子、打打水漂儿、飘飘死人儿、和和薄泥儿、挖挖地梨儿,兴致好了还会玩儿水下传音儿。玩儿饿了也不回家,养鱼池西面的小树林里就是我们的天堂。几个小伙伴分工协作“自给自足”烧窑吃。
       我主要是负责掏窑,烧窑的,这活儿他们不会干也干不好,掏不好窑直接影响野炊的质量。掏好了窑,倘有时间,偶尔也会参与扒。其他人小桐、顺来、卫华、小军、喜子、小老头儿分别去拾柴火挖山芋刨花生掰青玉米摞青豆黄豆,大田里应时能吃的作物,凡所能烧,无所不烧。但以山芋花生居多,因为这两样是既好熟又好吃,是我们烧窑的首选佳品。
       烧窑用的山芋是有标准的,春山芋个头大丝儿多且不甜干巴巴的不好吃是不能烧的,必须是“麦茬儿”才行。黄瓤的山芋又脆又甜可以生吃,但很少能挖到;红瓤的和白瓤的也甜但是刚刨出来的很艮很杠牙,最适合烧窑。顺着山芋秧子的根部一点点往下挖,个头过大过小的都不要,只选均匀细长的挖来,也尽量不给人家挖断根,“不合格”的原物回埋。
       待停火后,先把窑火均匀拨开,再把采来的食材均匀放在宽大的窑膛里,最后用湿草和湿树叶封好窑门,然后大家喊着口号“一、二、三”一起踹窑,一顿雨点儿般的“无影脚”之后,我们就跑到养鱼池里再洗个小澡儿,把身上蹭的泥和小鬼脸儿抹干净了。大约焖上大约半小时就可以开窑了,焦糊的柴草和木炭的味道中夹杂着烧熟的食物的香味儿一股脑地钻进鼻孔,啊巴巴,香喷喷的,真是太诱人了!先分给年纪最小的,依次分排下去。最后吃饱了剩下的就均分掉,用破背心儿兜回家等饿了再吃。那味道远比现在大街上卖的烤红薯香得多得多。偶尔也会遇到看青的,那时我们便飞也似的各自逃回家去。
       这段经历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长大之后,学习之余,很喜欢做煎、炒、烹、炸的事情,敢下手,味道也还不错。所以,参加工作以后,轻易不大愿意去饭店里吃饭即源于此。因为没经过师,没学过艺,做什么大菜咱不敢说,但就家常小菜来讲,我觉得戴着高低不等的厨帽的各级大厨们的那两下子也一般般,大多不合口味。我就算是真的一个人过日子也绝对饿不着,反倒更美哉美哉的。更何况我这媳妇也是个做家常饭菜的高手哩。嘿嘿嘿!
       至于掏窑的方法和样式,那是秘诀,不外传滴。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29:10 | 只看该作者
【天涯论坛】
窑番薯
冯纬纮
时间:2012-05-03 18:42:00
       幼儿时的我越玩越野,总是和这帮小伙伴们在地里摸爬滚打,弄得全身脏乎乎的,可心境却是亮堂堂。这可不得了,把外婆急得团团转,她在前门锁住我,我就从后门溜号,拿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家中虽可避风雨,但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尤其对一个贪玩的小男孩。
       五岁那年的隆冬时节,阴霾的苍穹把午后大地掩映成暮暮黄昏,在这威慑中一切都变得战战兢兢而有气无力,除了那呼啸的北风。它总是在万物倦怠之际越战越勇,就像一个变形的疯子,无时不刻地蹂躏大地生灵。
       然而,小伙子们却不惧那一套,我们自有办法来打法这无聊而凄迷的时光。阿德哥和他的三个同学带上我和阿六仔及阿文哥,熙熙攘攘来到公路局旁边那片树林,他们不知从哪弄来一堆红薯,说要让我们见识一下“窑番薯”的乐趣,分享吃红薯的另一番滋味。
       阿德哥用锄头掘出许多泥片,把它们一块块的砌垒成窑,我们仨个小兄弟负责捡树叶给他们烧窑。窑火红通通的,凌冽北风把火刮得更加旺盛,周围的空气渐渐暖和起来。泥块也跟着散出别样的芬芳,我不断地咽着唾液,急不可待地期盼那顿美餐。
       窑顶的泥片被烧成白鸽屎一般,他们开始退出火灰,接着把那十几条红薯塞进窑里,用砖块把泥皮锤得粉碎,红薯被炙热的泥土掩盖得严严实实。呆会,整个松林飘荡起阵阵烤薯的芳香,如魔法一般诱得我们个个垂涎欲滴。
       阿德哥若有所思地对我和阿六仔说:“你俩拿上这瓦片和火炭到右边那条支沟去送窑鬼,不然大家吃了会闹肚子,只有先敬祭窑鬼,才能享用这窑出的番薯。”说着便把瓦片及木炭分别塞给阿六仔和我,神秘兮兮地叮咛着“把这两样东西放在水里,如果瓦片浮起来而木炭沉进去,说明窑鬼已经吃过番薯,你俩就可以回来了,到时我会赏给你们几根大番薯。”此时他那几个同学的眼神已漏出狡黠的亮光,欣喜的神态宛如在注视一个将要落进陷阱的猎物,尚未成熟的喉结节快速地上下移动,试图缓解因肾上腺素亢进而引起的口干舌燥,却又竭力地在我俩面前掩盖。
       这诡谲异常的言行让我觉得古怪,但也不敢多问,怏怏地跟着阿六仔走到沟洫边去送窑鬼,毕竟他们是过来人。
       半个时辰过去,瓦片仍旧躺在水底,木炭依然在水面飘悠;饥肠辘辘的阿六仔耐不住地咕哝起来:“要是我早就把那些番薯吃光了,这窑鬼也真是!难道连番薯他也要拿来下酒!?”正当我还蹲在寒气中哆嗦地祈求木炭快点下沉时,阿六仔一把拉起我,“走!回去看看,都饿死啦!”
       当我俩回到那片木麻黄林时,他们个个心怀叵测,摸着餍足舒适的肚皮嘻嘻作笑。阿德哥迎上去,揶揄似的神态叫人恶心,“窑鬼等你们太久,都气愤啦,把这些番薯全吃光了!”这帮窑鬼笑得更惨,那黏黏糊糊的笑声如鬼哭狼嚎。
       地上红薯皮一片狼籍,呜咽的马尾松咆哮着我悲怆的哀鸣,天空是那样的灰茫,我脑子更是空白一片。原来人也会骗人,邪恶,在某些时候为什么会轻松自如地驾驭着人们粗鄙驰骋呢?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被人捉弄。单纯、天真的思想遭到冷酷无情的亵渎。
       炙烤的薯香仍然飘荡在林中,美丽的情景和不幸的遭遇同样令人难忘。天使与魔鬼,善良与邪恶,美丽与丑陋悬于一线,角色的转换顷刻之间稍纵即逝,使从中的定义也就相对而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30:47 | 只看该作者
【百度贴吧】
那些年代的美食记忆(摘录)
无名氏
2012-05-06 11:19(转载)
       说到童年的美味,不能不说烧红薯。不过,红薯大都是我们从红薯地里偷来的,烧红薯只能偷偷摸摸地干,被当时的生产队长或看青的看见,常常追得我们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在田野里没命地四处奔逃。但烧红薯的香味时时诱惑着我们,使得我们一次次铤而走险。
       打草累了或饿了,只要有一个小伙伴冲我们一挤眉眼,我们便心有灵犀。我们有的负责到红薯地里抠红薯,有的负责找柴火,有的负责垒灶。为了一个共同目的,大家怀着兴奋的心情奔赴不同的目标。抠红薯的要胆大心细,机动灵活,还要跑得快,一边弯腰快速寻找红薯地里拱起的“蘑菇”(蘑菇大说明下面的红薯大),一边提心吊胆地四处张望,随时准备被人发现后逃之夭夭。
       垒灶选在坡底沟畔隐蔽处。找来一些大土坷垃,垒成金字塔形的土窑,留好灶门,封好顶,选些细碎的土坷垃填好土窑缝隙,然后,在土窑里点燃柴草。当土坷垃快被烧红的时候,把偷来的红薯塞进土窑,用脚把土窑踹塌、踩实,直至土窑把红薯全部掩埋,保证里边的热气不外泄。过一会儿,把土窑扒开,里边立刻传出红薯烧熟后的香味。刨出烧得香甜绵软又带有浓浓土腥味、烧烤味的红薯,揭开黑黑的、烤糊了的表皮,露出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红薯瓤。孩子们一人捧一个,吹着红薯上烫嘴的热气,咝咝哈哈地吃起来。
       直到现在,烧红薯那香甜的气息依然时时弥漫在我的心田,让人垂涎欲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31:53 | 只看该作者
【玉林天天网论坛】
田野窑番薯,勾起多少童年往事?
秋韵桃花
2012-10-23 10:11:46
       今天收到好友奴奴给我发来了她们家自己动手窑番薯的精彩图片,忍不住发上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喜悦与美味。也好希望有空的时候,我也能亲手去窑一次番薯,好好回忆下小时候的美好时光。
       似乎还记得小的时候,经常喜欢到别人的田地里偷番薯,然后哥儿几个人一起用泥块切好一个窑,几个人分工合作,到处找些干木材,当生火以后,把番薯放近里边,将坑和泥块盖起来填平,利用泥块的热量把番薯烤熟。时间大概在两个小时。
       时间刚刚好的时候,便迫不及待的将番薯从土里扒出来,每一个熟透的番薯都那么可爱诱人,每人分一个,飞快地拾在手里,烫得不行时便在手里颠来倒去,小嘴对着热薯吹嘘不已,掰一块送进嘴里,甜丝丝,香喷喷的。
       番薯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多种食疗保健作用,被誉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而备受青睐。
       而今都是路边的小贩贩卖的番薯多了,今日复古田野式的窑番薯,又能令你想起多少童年往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34:30 | 只看该作者
【指尖豆蔻】
烧薯窑
无名氏
20130101
       二十多年头过去了,很多往事都伴随着淙淙的溪水而淡漠了,然而,童年时“烧薯窑”那饶有情趣的一幕,迄今仍清晰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家乡是驰名海内的薯乡。站在田园上,就近瞧,畦上藤茂叶繁;往远眺,墨绿无际。这,就是家乡的“番薯洋”。家乡气候温煦,秋不见霜,冬不见雪,宜于番薯生长,长年可收可种。其中大面积的收获,则于中秋过后。这时候,人们散布于田园上,高高兴兴,挥着铁锄。于是乎,薯畦被挖开了,一簇簇、一串串的番薯,骨碌碌地滚出来,真逗人喜爱……
       随着薯收,便出现民一片片空地,正是烧番薯窑的好时机。于是大人、小孩都在地里垒番薯窑,烧番薯窑,形成了一股热潮……
       这天,阿曲、阿湛来邀我,说是去烧薯窑,我高兴得蹦了三蹦。我虽没干过这玩艺儿,但已不止一次听说过其中的乐趣。于是我跟他俩抱腰揽颈、打打闹闹地往野外走……
       到了田园里,我才知道他俩也没烧过薯窑。这时,我们犯难了,呆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突然,我们见到相聚一块地的对面,有三个大人正在筹划垒薯窑。他们都是我们村子的,大号我们不晓,只知别名:穿红红背心叫“精仔”,穿蓝背心的叫“鬼马”,穿白背心的叫“曲尺”。 我们跑了过去,齐声请求:“叔叔,让我们一起烧窑吧!”
       “精仔”瞟了我们一眼,嘿嘿地笑着说:“好呀,好呀!巴不得!”“鬼马”瞪了我们一眼,嗡声嗡气地说:“参加倒可以,但你们是打小工的,可得听使唤。”“曲尺”满脸堆笑:“我知道,你们是怪听话的。好吧!都捡泥块去!一人捡大点儿的,就像鹅蛋那般大;一人捡中等个儿的,就像鸡蛋那般大;一人捡小的,就像雀蛋那么小。要捡干干的,不要湿的。记住了吗?”我们齐答:“记住啦!”
       于是,我们就忙着在地里捡回泥块,三个大人就在那儿垒窑。我们多么想亲自动手垒一垒,以便掌握这门手艺呀,可是他们硬不让我们干,甚至连多看一眼也受到责备:“看什么?快去捡泥块!”无可奈何,我们只好在每捧一次泥捡回时,偷看一下,并在脑子里记下垒窑的过程。
       不多一会儿,窑垒好了。形状就像烧砖瓦的土窑,不同的是没有烟囱,泥块之间还留点孔隙儿,没有全封实。
       窑垒好以后,就是烧窑。大人们叫我们去很远的土墩上捡柴。我们在那里捡了干树枝、干竹子,就抱在怀里奔回来。大人们就一个劲儿地往窑门塞柴。于是烟雾腾绕,火势烈烈。柴几乎供应不上,我们得奔着来往,热汗淋漓也不顾……
       不知过了多久,当我们抱着树枝回来的时候,那窑被烧得红透了,就像刚出炉的钢。他们叫我们停下来。不知在什么时候,他们已备了一堆番薯在窑旁,少说也有五、六斤。只见他们停了火,把番薯一只只地塞进窑里。最后,就把垒窑的泥块砸碎,把窑里的番薯俺着……
        这时,“曲尺”对我们说:“你们知道吗?窑要受土地神管的,要是待他们无礼,他们就要把窑里的番薯偷吃个精光。因此现在你们得去跪拜……”说到这里,他交给我们一个小石头和一块小木炭,“对面那边有一口水塘,土地神就住地塘底下。你们到那儿那儿去,把石子和木炭一齐往塘里掉,然后跪在塘边祈祷:‘土地神,土地神,请别吃我们窑里的番薯,以后我们会烧猪来供你的。’拜神要虔诚,要老老实实地拜。如果神同意了,就会灵:那小石头即浮上来,那小木炭即沉下去。到这时,你方可回来。记住,石子没浮上来,千万不要回!”说起神,我们确实有点心怵,但慑于压力,也只好点头。
        到了水塘边,我们就一齐跪在那儿,把那石子的木炭抛下水塘去,然后合掌祈求:“土地神,土地神,请别吃我们窑里的番薯,以后我们会烧猪来供你……”我们一叩三拜,滔滔不绝地求祷。然而,膝盖跪得麻麻痛了,手拜得都酸了,汗也把衣服湿透了,小木炭还是没沉下去,小石子也没浮上来。唉,我们难以再忍受了,就算是土地神把窑里的番薯偷吃光,我们也不管了。于是我们都站起来,往回走……
       我们回到烧薯窑那儿,眼都大了:三个大人正在狼吞虎咽般吃窑薯。他们剥下的薯皮已一大堆了。嘿,原来这几个家伙是土地神!这时,我们才知道受骗上当了,心里燃起了愤怒的烈火……
       “呸!呸!呸!”我们连续在淬了三泡口水,就愤然地走了。身后传来了一阵讥讽的笑声。
       吃一堑长一智,光靠别人是不行的,得自己长本领。于是我们就在一块地里,亲自动手垒薯窑。刚才偷了艺,现在派上用场啦。我们先垒窑基,用大点儿的泥块,垒了小半截高之后,就用中等泥块。最后,垒窑顶,用小泥块。垒的方法是基底的面积大点儿,然后层层向内收缩,最后封顶。于是一座蛮好看的窑垒好了,接着,阿曲和阿湛去捡柴,我呢,便去向正在掘番薯的一位婶婶要番薯。家乡人胸怀海量,向谁要几斤番薯,都会满口答应的。当我说明来意之后,婶婶就连连点头。我拣了二十多只靓薯,解下衫儿包着,拿了回来。这时,他俩也捡柴回来了,于是大家点火烧窑。柴干火旺,我们讲了三个故事,窑就红通通的了。于是便停火,把番薯塞进窑去,然后砸泥块……
       过了一会儿,浓郁的薯香从窑里溢出来,弥漫在空气中。番薯被熏熟了。我们把窑扒开,嘿!烧得挺合火候。我们拿着热乎乎的番薯,把皮剥开,肉呈浅黄色。用口一咬,又香又甜,真是天下一等可口的美食。我们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乐陶陶的。我们尽情地吃,不知不觉,肚子腆起来了,于是就躺在田塍上,沐浴着白花花的阳光,呼呼地入睡了……
       一觉醒来,太阳已落到山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36:14 | 只看该作者
【网易博客】(原创散文)
又是番薯飘香时(摘录)
九连山苑
2013-01-23 21:26:48
       ……而我们一群小男孩子却喜欢烧土窑烤番薯。秋末冬初,正是小孩子们烧土窑烤番薯的最佳时节。在过去,可以说每一个放牛的小孩子都少不了烧土窑烤番薯的经历。经常是实行三、五一群体,密切协作,快捷轻松。记得小时候就干过一次至今仍然让我难忘的土窑烤番薯活动。主角是同村的阿来,还有我、阿堂、阿明当帮手。
       那是快乐的星期天,阳光也帮忙磨掉了寒风的部分锐气,淡蓝色的天空飘着薄薄的浮云。我们把牛群赶到了牛牯墩二坳的山坡上,就呼啦啦来到长厦坳一丘背风的山輋里。阿来是烤土窑番薯的好手,只见他先抓了一块较松的土块,握在手中用力一搓一揉,土块即时成沙土,然后再慢慢地洒落,沙土被风一吹,轻扬地顺风飞去,就可以确定风向了。因为窑门必须迎风而设。我认真地选择那些鹅蛋大小的土块一一递给阿来,此刻的阿来就像一个资深的土木建筑师傅,认真的构筑着烤窑。先用较大的土块围筑窑基的基础,然后一个一个接过我递给他的小土块,双手敏捷灵巧的一圈圈的垒起来。垒土窑是要有技巧的,每垒一圈,都要往烧窑里边收缩一点,这就要求动作要轻要快,如果动作掌握不好,很容易碰掉已垒好的土块,甚至把差不多封顶的烧窑也弄塌了。阿来的左手放在土圈的内边,轻轻的扶住已垒上的土块,以免一些土块坠落,右手不停垒上新的,每缩小一圈,选用的土块也随着缩小,直到最后封顶。
       不到半个钟头,阿来就把烤窑垒好。他垒的烤窑一般像一个洗脸盆那么大,土块垒得很均匀,是我们小伙伴公认的杰作,更像大半个大宝塔。这时,阿堂已捡来了一堆干松树枝、山竹片、扫把草之类的燃料。阿堂在土窑膛里点燃了燃料,不断地往窑膛里塞进各类干树枝或干草,在窑膛里噼里啪啦响着,仿佛就像放鞭炮一样。我和阿明还不时地从烤窑的小门掏出炭灰,不一会儿,脸上直流汗,用手一抹,顿时成了大花猫。阿明动作也很快,不到二十分钟的工夫,用上衣兜回了几十个番薯来。
       烧窑大约烧了半个钟头,土块已由灰色变为红色,再往土窑上面盖一把稻草一烧,土块就完全烧红了。这时候,将窑膛里的炭灰掏掉一部分,堵上窑门,把烤窑顶部烧红的土块拿下几块,然后将番薯一个一个的扔进去,再将烤窑的红土块捅塌下去,并轻轻地敲碎,以覆盖住放在里头的番薯,外面再加盖一层粉碎的干土,把发烫的土块和番薯密密实实的包裹起来。然后再在窑堆顶上放一块泡过水的石头,不用一个时辰,放在窑堆顶上的浸水石头干了,烤番薯也就熟了。
       开窑后,当我抓起第一个番薯,被烫得哇哇直叫,两只手不停的塞来塞去,嘴巴还呼呼的哈气,两条腿踩着凹凸杂乱的田土蹦来跳去。这是心急吃不了热番薯啊,我显然忘了这个道理。但我不想放下番薯,也不敢即时去吃番薯,最后,到番薯热乎而不烫手时,拍掉沾着的炭灰,撕开烤焦灼脆的薯皮,那香那甜、那乐那趣,叫我到现在还记在心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40:08 | 只看该作者
【深圳周边户外活动】
回味童年窑红薯
无作者、日期
       风和日丽的天气特别想参加户外活动,站在郊外的空地上想起了许多童年趣事,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经常玩的就是和伙伴们一起窑红薯,好怀念童年呀!
       现在的这个季节正是窑红薯最好的时候。阳光灿烂,约上几个好友一起搞点户外活动。首先要找一个乡下比较空旷的地方(有玉米地最好),必须有土块(搭建窑)。想起窑里烤出的红薯,带着泥土气的清纯香味,比起街上小商贩卖的带有铁锈气、煤气的烤红薯,要香得多。
       1.买红薯:要找出那些个头适中、没有虫子,均匀、还有表面光滑。
       2.搭窑:选那些包子大小不薄不厚的泥块垒成一个合适(放红薯数量而定)的土窑。
       3.烧窑:柴火最好是树枝,比较烧得通红,大概烧一个多小时,就是装窑的好时候了。
       4.装窑:高手(技术活),放红薯如果不小心碰到窑边,窑一塌完蛋了。放到最后一个红薯,就用力把窑的土块推倒,使劲的砸土块。
       5.开窑:大概过半个小时,就可以轻轻的把红薯掏出来啦。
       还可以带上一只鸡,做叫化鸡,先用香蕉叶把鸡包好,外面和上烂泥再丢进窑里,味道美极了。还可以窑鸡蛋,用水将泥土搅拌抹在鸡蛋上再用一层湿纸包上仍进窑里,比水煮蛋香多啦。城里,市场上红薯丰富多样,但吃法却有限。还是怀念着自己动手窑的红薯,最经典的一段就是会有人叫你拿火炭扔到水里,等火炭沉了才熟,长大了才明白,那是骗人的,但是不管吃到的红薯是夹生的,还是熟透的,香在鼻里,甜在嘴里,暖在肚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43:54 | 只看该作者
【伊犁晚报】
回忆童年的烤红薯
(天石生 口述)
20130719 12:09:03
     
           每当看到伊宁街头的烤红薯,就让我回忆起小时候与小伙伴们在野外烧红薯的情景。
           小时候,烧红薯是我们最喜欢做的事了。每当秋季红薯成熟的时候,我们就会在地里刨出十几个红薯藏起来。每次烧红薯都是头一天就约好了的,第二天六七个孩子带上红薯一起到山林,因为到那里不用带柴火,十分省事。土坑挖好了,然后是围着土坑垒土窖。土窖垒好了之后,便把部分柴火放到里面,点着,一会儿白烟伴着火星一起从那蜂窝状的土窖里冒了出来。之后便由一两个人轮着往土窖里加柴火,一般要烧半个小时以上。有时带的红薯多的话,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样烧是为了把垒土窖的土块烧热烧烫。等到土块很烫时,就把生红薯放到土窖里,再把土窖推倒,拍结实踏平就行了。
           接下来就是等着红薯烧熟了。这个时间,我们会疯玩一会儿,玩累了,红薯也熟了。将红薯从土窖里扒出来,十分烫手,老远就能闻到它散发出一股股的浓香。大家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捧着热乎乎的烧红薯,剥开焦色的外皮,露出黄澄澄的肉,吹着热气往嘴里送……
           一想起这些,仿佛当时的香味又飘散在空气中,让人回味无穷。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小时候烧的红薯是最香最好吃的。因为那里面有童年的纯真与天真、友爱和乐趣。
       (第1篇的浓缩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4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9-5 20:49 编辑

【作文网】初三作文
烤红薯
无名氏
2009-10-22 12:12:3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趣事,当然,我也有自己的趣事,如果大家想知道我的趣事就跟着我打开记忆仓库回到童年去吧!
   记得在暑假的一天,树叶被晒得打卷儿,我和一起玩的三个小伙伴因为玩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我对大家说,我们去烤红薯吧,大家听了以后都说好,正巧,后面的大妈刚好买了红薯回家,我们悄悄地来到她家,当我们听酒瓶摔倒的声音时,我们吓得心惊肉跳,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大妈养的小猫,真是虚惊一场,于是我们每人拿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红薯,飞快地跑出大妈家,来到一棵大树底下,大家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对我说,红薯怎么烤呀!我骄傲地说,先把落叶扫成一堆,然后把红薯埋在里面,再点着火,这样就大功告成了。大家用敬佩的语气对我说你懂得可真多呀!我回答说那当然。大家把所有的工作都准备就绪了,就剩下点火了,大家都为怎么点火而着急,这时我看见不远处有一个被丢弃的酒瓶,我把酒瓶捡了过来,大家看了以后疑惑不解,你还有心思玩,我对大家说,老师不是教过吗?凸透镜可以用来点火吗?大家恍然大悟,对呀我们怎么没想到呢?与是我用酒瓶对到火辣辣的太阳,过了一会儿,树叶冒出了淡淡的烟,接着火点着了,我们眼巴巴地看着冒着的烟,口水流到了下巴底下。
   终于,红薯烤熟了。我们把树叶扒开迫不及待地拿着自己的红薯,我们都忘记红薯是刚烤熟的,还是热乎乎的,把我们的手烫得又红又紫。但我不绝得烫,因为那是我自己劳动所得到的,我接受了刚刚的教训,这次我把红薯放在地上,用树枝轻轻的敲打,这时红薯脱掉了灰色的“外衣”露出了金灿灿的肉,散发着红薯的香味,我们轻轻地拖起红薯,细细地品味着,我们吃完红薯时,肚子鼓鼓的,嘴角还残留红薯的余香,当我回到家里时,大人们还一头雾水,不知道是谁偷的红薯,至今大人还不知道是谁拿了红薯。
   童年是纯真的,请大家珍惜美好的童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51:05 | 只看该作者
【安吉教育网】
冬日里的趣事之烤红薯
作者:阳光学校 (402 陈智俊)   
2011-1-6

    “呼……呼”北风爷爷又生气了,它无情地吹着大地,小草也换上了黄衣服。在这寒冷的冬天,小朋友冷得躲在被子里面还瑟瑟发抖,有的竟然干脆不去上学懒羊羊蒙头大睡。这个冬天我倒有一件又一件津津乐道的趣事,让我来说给你们听一听。
   下过雪,一些人在外面打雪仗,小手冻得通红,雪球像子弹似的在天上来回穿梭。不过我才不干打雪仗这些挨冻事,我喜欢在暖和的火堆旁边烤东西吃。
   那天,我和张晨希一起烤红薯,准备慰劳慰劳我们那饿得扁扁的肚子。不是所有的红薯都适合用来烤,太大烤不熟,太小里面都是嚼不烂的“茎”,我们选的是那种手臂那么粗,长条形的,外表光光的红薯。洗干净后,我把一个红薯放在火堆中心,可是张晨希却把红薯放在火堆外围。过了一会我的红薯开始发黄,张晨希的颜色却还是老样子。她用放在椅子旁边的火钳钳了一下地瓜,红薯表面起了一阵淡淡的白烟,像一缕缕轻纱漫开。看到这个动作我感到奇怪,不知道她想干什么。渐渐的,我的红薯变成了黑色,我用火钳连忙把红薯钳了出来,红薯表面炸开了一条线,露出了里面黄黄的肉。张晨希连忙对我说:“哪有这么快啊?再等一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只好把它又夹了回去。
   过了很长时间,火堆里飘出了红薯的香味,这下差不多了吧!我赶紧把红薯夹出来,掰开一看,熟了,只是周围一圈已经焦了。真可惜!我像猪八戒似的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才吃了两口,嘴巴就烫得受不了了。再看看张晨希的红薯,外表皮还是淡淡的,与先前不同的是有些发黄。我奇怪地问:“一样的番薯,为什么我的焦了,你的却还是老样子啊?”
   “因为我们的烤法不同!”她慢慢地剥开红薯,开始细细品尝了。
   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下次我也试试她的烤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53:38 | 只看该作者
【小故事网】小学作文
童年趣事:烤红薯
作者: 赵荷舒
时间:2012-03-14
   童年的生活就像一道闪电在眼前划过,可是我童年时的趣事就好像刻在脑子里,抹也抹不去。
   暑假,我去乡下玩。每到夜晚,我和那里的小伙伴们总是在河边烤红薯吃。
   我们把红薯放到柴堆里,然后用“石头、剪子、布”的方式确定点火的孩子。被选中的孩子会感到很高兴,昂着骄傲的小脑袋,沿着坑的边缘用打火机点火。“扑哧,扑哧”,在打火机响了几下后,火苗窜了出来,我赶忙把引火的草放进地坑里,火呼啦啦地烧起来了,坑里冒出许多白烟。火苗越烧越大,那浓浓的烟,让我们直咳嗽,眼泪不停地往下流。我们不断地向里面加柴,不停地翻动红薯,轮流趴下身子朝坑里吹气。这时,“小炉灶”里的火越烧越旺。“啊,好暖和啊!”我们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个个伸出手去烤火。
   大约过了三十分钟,红薯终于烤熟了,那香味可诱人了!我们都非常高兴。“熟了,熟了!”我们一拥而上,都迫不及待地去拿红薯。我好不容易抢到一个,但由于红薯太烫,我的红薯摔在了地上,摔扁了。“这次,我终于明白什么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了!”大家哄笑着,一边吃红薯,一边谈笑。很快,我们都吃得肚皮圆滚滚的,嘴边长出了一圈“小黑胡”,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相互指着,点着,笑弯了腰。
   想到这件事,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童年的我是多么天真无邪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55:16 | 只看该作者
【精品学习网】
童年趣事
无名氏
2012-05-24 15:09:46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丰富的童年。的确,童年很快乐,很充实。我的童年如一抹朝阳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我童年的乐趣无处不在。在家里、在外婆家、在郊外、在……
    其中最大的乐趣还是在外婆家。
    我记得那是一个秋天。外婆家那儿的孩子们每到秋天就会一块儿去烤红薯,到他们的“秘密基地”去烤红薯。说来那次真巧,正赶上表哥、表弟和一些伙伴要去烤红薯,他们热情的邀请我与他们同去,我可是乐意的很,我还没考过红薯哩!因为我的加入,哥哥特地回家取了一个红薯。跟着他们有说有笑的走了一段路程,到了基地了。我看了看四周,哇,环境不错呀!
    一棵棵树站在两旁,虽然是秋天了叶儿黄了,但还是很粗壮的。附近有个池塘,水很清。基地周围没有枯枝杂草什么的,全是泥土,但很僻静呢!
    他们快速的把堆在基地旁的砖块堆好,围成一个长方形,在砖块围出的长方形中放下树底下捡来的枯枝干草,架上铁网,穿插的放好红薯,就点起火来。红色的火焰从铁网中探出身子来,舔着一个个红薯。表哥守着红薯,负责帮红薯翻翻身。我看了一会儿,想找其他人说说话时才发现剩下的人全都去捡枯枝了,我可不能光坐着,赶忙起身去捡。哈哈,捡的枯枝可真多呀!柴多火旺,红薯的香味很快就飘散出来了。噢,红薯烤好了!把火灭了。任凉风吹着红薯,香味在身边缭绕。风儿已把红薯吹凉了一些,可以吃喽!
    红薯的皮因为被或烤过的缘故,所以变成黑色的了。拿到手上,手马上被染成黑色。唉,不管那么多了,先吃再说吧,美食的诱惑太强了,换谁都抵挡不了哇。当时我还是第一次吃自己烤的红薯呢!我小心地撕开了皮,这一撕里面的黄色的果肉全露出来了,香味肯定是更加浓郁啦!我当即“哇唔”一口咬下去,哇,好甜啊!一丝丝的甜味涌入口中!太美味了!
    我吃着,他们也吃着,大家都默不作声,一心一意地吃着,红薯的香气包裹着我们。快吃完了,我看看伙伴们。忍住,忍住……“扑哧”唉,还是笑出声了。他们的脸上全都染上了一抹黑,手上就更不用说了。特别是我那可爱的表弟,大汗淋漓地吃红薯,时不时用手擦一擦脸上的汗水,擦一次、擦两次、擦三次……他每擦一次就在脸上留下了黑色的痕迹。他擦了这么多次,现在不用化妆都能演包公了。
    继而,我们互相看看,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每个人脸上都有黑哦!“哈哈”让笑声在这片天地回荡了一段时间,我们连忙去池塘边洗手洗脸,用清水把“劳动徽章”揭下。
    我的童年就是这样的多姿多彩,充满快乐。这个美丽的童年啊!有意义的童年啊!它在我心里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56:47 | 只看该作者
【作文网】原创
红薯窑
作者:黄德森
2012-04-28 12:03:22

  清早,阳光明媚,太阳把那温暖无私的光照在我的身上,舒服极了。爸爸、妈妈和我就趁着大好天气准备去河边打红薯窑。
  来到河边时,温柔的风轻轻地吹在我们身上,舒服极了!我正在享受时,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我们来比赛打红薯窑吧!看看谁的窑搭得最好!”我这才回过神来,急忙找到一块泥土最多的地方,从旁边找了些大泥团、小泥团,然后用铁铲挖了一个大约十厘米深的洞,再在周围把泥团建在旁边。你们可别看容易,做起来可却很费劲的。由于泥团高低不平,所以泥团搭在泥团上时总是摇摇晃晃的,使上面一层的泥团难以搭起来。因为中间还要开一扇门,是为了放柴火,所以门上的泥团才更难保持平稳。我时不时地转头望了一下爸爸妈妈,看见爸爸妈妈已经搭好一半了,我才搭了一小半。于是,我心急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泥团一个一个地搭上去。可是,泥团好像在总是跟我作对,我每搭一层,下面一层的泥团就会像山崩地裂一样倒塌。这样倒塌连续了三次,我开始失去了信心。“别着急,慢慢来,心急吃不到热豆腐的!”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我这才开始小心翼翼的搭上泥团,可是我知道一不小心泥团还是会倒的,但是我不放弃,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我有信心就一定会成功的。果然,经过重复失败和努力,最终一个大约五十厘米高的像宝塔一样的窑,建好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爸爸看见我建好的窑笑着说:“儿子,你真棒!在没人帮助你的情况下,还可以把窑搭成功,而且这么漂亮。”这时我心里开心极了,但是我不能骄傲,因为下面才是真正的挑战。
  我把旁边的小枝小叶捡到窑旁边,爸爸用火机把树叶点燃丢进去,我再把树枝轻轻地放进去,因为我怕我的粗心把窑给碰倒了。在烧木材时,我都变成一只小花猫了,脸又红又脏,即使有了这些障碍,也阻挡不了我,为了成功我要坚持到底。大约半个小时后,窑的泥团变成像砖块一样的颜色了,妈妈说:“可以放红薯了。”我把红薯慢慢地放入洞中,再一块一块把泥团推到,埋在红薯上面,再把少量的泥沙扑在表面。大约过去了十分钟,土里开始冒烟,再过二十分钟左右,香味扑鼻而来。当我闻到香味时,我兴奋地大喊:“我终于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我用树枝轻轻的把泥团翘起来,因为熟的红薯很软。当我看见红薯时,顿时口水流了下来。这时爸爸妈妈的也熟了。我们把红薯放在一块,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自己打红薯窑,虽然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但是还是非常值得的,因为我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学问和乐趣!
    广西柳州柳北区北雀路小学四年级:黄德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58:49 | 只看该作者
【浦江新闻网】
童年趣事之烤红薯
中余中小三(1)班 张秀悦
2012年11月2日 15:39:32
  
    地里的红薯今年又丰收了,真想去哪里野炊啊!
  星期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偷偷地相约去后山烤红薯。我们藏好打火机,手抱几个红薯就向后山进军了!
  来到山上,我们找到一处比较隐秘的山坳,再找来几块坚实有形的石头搭成“灶”,再放下从家里带来的红薯,接着又从四周找来一些柴火,接下来该干什么呢?我们几个急得在原地直打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该生火了吧?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我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还是我来烧火吧!”我挽起袖子,小心翼翼地打着打火机,把柴点着,然后学着大人的样,拼命地用嘴向柴堆吹气。渐渐地火旺起来了,我顾不得烟薰眼的难受,一边忍着泪水一边催促小伙伴快把红薯放入火堆里烤。正当我得意的时候……“不好了!”被一声尖叫吓了一跳,“火快灭了!火快灭了!”我们几个赶紧站起身,我说:“快,加柴火,不够,快去旁边找啊!”只要能用上的,我们都放进“灶”里,一阵手忙脚乱后,火又一次旺了起来,我们几个长吁一口气,真没想到烤个红薯有那么累!
  终于,一阵阵红薯香味扑鼻而来,我们都忍不住直往肚子里咽口水,真像几只饿扁的馋嘴猫。等火一灭,我们几个都迫不及待地抢了就吃,也顾不上烫手了。
  “哇,好香!”“嗯,真好吃!”
  等我们吃完香甜可口的红薯,大家都变成一只只花脸猫,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吃完了,把火灭了,也该回家了。
  (指导老师:林杭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1:0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9-5 21:02 编辑

【柳州晚报】
打红薯窑
弯塘路小学六(4)班韦瑞琪(小记者)
2013-01-30
  
    前几天,外公和我说起他的童年趣事。其中,打红薯窑是最让我着迷的。“不如,趁寒假期间,外公给我们再打一次红薯窑吧!”因为我的这一句提议,外公把我和上一年级的表弟带到了郊外的一块小荒地,开始打红薯窑。
    外公找了块土相对松软的平地,用镐子挖成了一个小坑,然后边看边教我们垒窑。我们搬来好多泥团土块,搭窑时总是小心翼翼。外公先挑选好合适的土块,再一点一点地、轻轻地垒起来。
    我也帮忙往窑上垒土团,当垒到一半时,窑子基本成型了,绷紧的心也一下放松,看着即将完成的窑子,得意洋洋地笑了,动作也随意起来。
    “小心,要不然就前功尽弃了!”外公提醒道。可我却毫不在意,还大手一挥,高兴地喊道,“就要成功啦”。突然,“嘭”的一声响,一不小心,挥手把垒上窑顶的一部分土推倒了。看着辛苦垒起的窑子成了“废墟”,我难过得快哭了起来。而表弟却还在一旁笑着。外公看到这惨景,安慰道:琪琪,没关系的。立刻又示范着继续垒窑,我也鼓起勇气,再次搬土团帮着垒了起来,最后,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窑门。窑砌好了,开始添柴烧火了,我与表弟兴奋得不得了。
    窑子里的火很旺,柴火还不时发出劈啪的响     声,当我们把一小捆柴火烧完后,窑土被烤得红红烫烫的,外公宣布:可以往窑肚放红薯了,我与表弟便迫不及待地争着把红薯塞进窑里去了。
    放完红薯后,外公又放进了一些花生,然后用木梆把窑土打碎盖起。只过去10几分钟,一股股红薯香味就飘出来了,这诱惑的香味,让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烧窑可是个耐心活,我焦急地在窑边踱步,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满脑子的美味烤红薯使我等不及了。我拿起小镐头,向红薯窑挖去,公公还没来得及阻止,整个窑就被挖开了。
    表弟找来一根树枝,不停掏着土堆。“呀,一颗花生!”我急忙剥开尝尝,可这花生只是微热,让我很失望。外公笑着摇了摇头,帮我在土堆上生火,企图想挽救一下。可不一会儿,火就灭了,我急忙再次翻着土堆,一颗颗花生跳了出来,我尝了尝,花生香香脆脆,热热的,好吃极了!而翻遍所有的红薯,也只有小半个是熟的。
    虽然这次打红薯窑没有成功,但我也学到了一些打红薯窑的技巧,体验的过程中也算得到了收获呢。回家路上,我一边吃着那一小块半生半熟的红薯,一边笑出了声,笑声一直延续,传到了很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1:04: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9-5 21:23 编辑

【中国儿童资源网】小学五年级作文
窑烘蕃薯喜洋洋
作者:无名氏
无日期


   当推开门窗,一缕北风悄无声息地溜进来,让你感觉有点寒意的时候,一群爸爸妈妈领着一群男孩女孩到郊外的一个村庄窑烘番薯,他们说这是提高提高我们野外的生存能力。我们乐意接招。我们一个个欣喜若狂,一夜难眠。  
   出发之前,爸爸妈妈都与各自的孩子约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一个锻炼独立能力的好机会,我们大人绝不会帮半点忙。嘿,理由还蛮充足堂皇的。  
   没有了大人作援手,也不要小瞧我们,我们自报兴趣和“特长”,分工合作:第一组垒窑,第二组换蕃薯(我们没有自备蕃薯),第三组烧窑火,第四组捡柴,年龄最小难以派上用场的,就尽情地让他们打闹、起哄,权当呐喊、助威吧。嘿嘿,你们往哪里瞧呀,赶快过来看看我们如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垒窑可是需要技术的哦。泥巴一定要干透和结实,不然会耗用更多的柴草。我趁着热情高涨,抢先动起手来,可还没垒叠几层薯窑就塌了,惹来一片善意的笑声。村中的孩子见了,就主动过来帮忙,他们个个手脚麻利,技术高超:大点儿的泥块首先垫底垒窑基,中等泥块随后跟上垒窑腰,小泥块最后冲刺垒窑顶,一层一层向内收缩,最后胜利封顶。我们看得眼睛直发亮,不得不钦佩村里人的垒窑手艺。我们拜了师,学了艺,便兴致勃勃地照西瓜画瓢,果然费不了多少功夫,几个窑拱高高、窑膛大大的薯窑就神气地蹲在我们的面前了。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成就感。  
   换蕃薯得讲求门道。要换取更多更好的蕃薯,得用村中孩子很少见到东西来交换。我们送去村中孩子难以买到的零食和玩具,他们高兴极了,就允许我们随意挑选蕃薯。我先拿了一条番薯,这家伙又肥又大,肯定不容易烤熟,吃了还容易得“脂肪肝”。我又拿起另一条,这小不点又瘦又小,肯定是个挑食的家伙,营养不良,我才不吃呢!咦,角落那条蕃薯怎么那么炫眼?只见它修长匀称,不大不小,亭亭玉立,我找的就是它!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找到了心中所爱,那种甜滋滋的感受又岂能用语言来描述。
   烧窑火也蛮有讲究的。柴料呢,既不能太粗大,那样不容易点燃,但也不能太细小,那样燃烧不能持久。烧火的人不能站在上风向,要不风一吹,浓烟带火定会扑面而来,而且你会被烟熏得咳嗽不止、眼泪直流,弄不好你的眉毛、额毛还被烧卷了呢,如果真是这样,二十二世纪最英俊潇洒、最妩媚动人、最高回头率的时尚发型金奖得主就非你莫属了。窑火越烧越旺,我们再添放稍粗一点的木柴,这样可以更持久燃烧。当泥土从红色烧成白色,火候已到!我们就把薯窑弄塌,让泥团那火一般的热情,把蕃薯烘熟、烘香,把我们的兴致烘高。
   大概蕃薯熟透了,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把一根根柴棍往窑里扒拉,滚烫的蕃薯在一双双手中抛着、拍着,大家被烫得哇哇直叫,越叫越高兴。我们剥开薯皮,香味四溢,吃一口,简直是人间美味,烫着的,噎着的,喘着的,舔着的,大家犹如三年未闻香味,顾不上吃相百出;嘴挂黑炭的,满脸涂花的,活像京剧的行当,生、旦、净、末、丑,一一登堂亮相,让人捧腹大笑不止!
   直到现在,那种香喷喷的味道,甜滋滋的感受,尤其是那番喜洋洋的场面我还记忆犹新,而且回味千遍万遍也不厌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1:06:59 | 只看该作者
【课堂作文网】
寒假趣事——烧红薯窑
无名氏
时间:2013-04-10
    寒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别的不说,光说“烧红薯窑”就够有趣的了。
    记得去年寒假的一天,我和表哥、表姐跟随舅舅、舅娘到地里收红薯。休息的时候,表哥说:“我们烧红薯吧!”我和表姐拍手赞成。于是,我们分了工,表姐捡柴火,我跟表哥学砌窑。
    表哥找到一块干爽避风的地方,铲平地面,然后打窑基,把一块大泥团放在最底层,围成一个圈,留一个缺口做窑门。一层一层地砌起来,越往上泥块越小,砌到一尺多高就结顶。结的工夫可讲究技术啦,稍不小心窑顶就会崩塌。所以我们在这节骨眼上特别留神,挑选又小又匀称的泥块把顶结好。
    正在这时,表姐捡柴火回来了。我们点燃了柴火,烧起窑来,窑顶冒出缕缕青烟。烧呀烧,一直把窑顶的泥块烧红,才算火候够了,于是我们停下火,把火炭从窑门扒出来,封起窑门。接着小心把窑顶捅塌,让火红的小泥块掉落窑底,敲碎后,再将红薯扔进去。每放一层红薯,捅一次窑顶,敲碎泥块,盖住红薯。最后从窑旁取来碎泥,把整个窑子严严的盖住,这时,只见白烟从碎土里慢慢地冒出来,一股诱人的香味散发在空气里,使人忍不住吞口水。坐在一旁抽烟的舅舅说:“真香!不过还没熟呢,等一会儿再吃吧。”我们一边听舅舅讲故事,一边把红薯搬到汽车上。
    大约过了半小时,开窑的时刻终于到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拨开泥土,取出那熟透的红薯,一边剥皮,一边用力吹,恨不得马上把滚烫的红薯咬进嘴里。大家吃着笑着。那香喷喷甜滋滋的味道,使你吃得象神仙一样快活,真是“真鱼真肉,不如红薯窑熟”!
    这事离现在一年了,可我一直没有忘记,它是那么有趣的呀!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尝到那窑子里烧出来的红薯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06:14 , Processed in 1.1232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