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6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难以磨灭的记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20:5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1-5 13:11 编辑

难以磨灭的记忆
    (5班)沈孜敏



       人的一生,有人绚丽多彩,有人平平淡淡。但不管是绚丽还是平淡,总有他难以忘怀的惆怅——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记得“文革”中期的1970年,《闽南日报社》受到“文革”浪潮的冲击停办。大部分报社人员被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父母是报社干部,均在下放名单之列。但下放时父亲因工作需要临时被“龙溪地区革委会宣传组”留下,筹办《毛主席率领工农红军进漳纪念馆》,时间一年,于1971年底才下放到云霄。所以709月只有我、妹妹和弟弟三人随母亲下放在云霄县东厦公社白塔大队,与母亲一起过“下放”的生活。当年我十五岁、妹妹十四岁、弟弟才九岁。
       母亲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下乡接受“再教育”,天天参加劳动,回家后还要做家务,照顾我们穿衣吃饭上学,忙得团团转。才几个月,人瘦了,脸黑了,眼睛无神了······我见了心里“酸”的揪心,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酸”是什么味道:会钻心,会酸鼻,会流眼泪。但母亲勤劳节俭,意志坚定,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我感到母亲的伟大,是我的楷模,我要为母分忧。当时才十五岁的我能帮母亲干些什么呢? 除了帮助母亲洗衣服外,我又承担起全家人生活用水的“挑水”任务。
       白塔村地处沿海地区,咸水多,淡水少,找遍全村只有一口淡水井,井边总是排着长长的等着挑水的人们,他们打水的铁桶也与众不同,铁桶就像畚斗似的,因为井水很浅,只有这种像畚斗的桶才能将水舀上来。这口井天天见底,泉水还来不及涨出几寸就被人掏走了,没办法,只能排队等候。打满一担水要耗费一个多钟头,单喝水一件事就是这样困难,可见当地农民的艰苦。我踉踉跄跄地第一次挑水回家了,肩膀是痛的,但心“酸”少了一些。
       随母亲下放白塔村的那段时间,体会了贫困农民的艰苦生活,但也深深地被当地村民非常纯朴善良的心所感动。他们不会看不起我们这些被下放的人,还时常送些禽蛋、蔬菜、柴火等给我们,过年我们还能吃到鳗鱼、血蚶等水产和“百家粿”。白塔村有个潮剧团,周末我会赶去凑热闹,参加文艺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和农民有越来越深的交往,感情不同一般。
      跟着母亲下放,我由漳州一中转入云霄一中读书。因为白塔村离县城八里多,又是田间小路,每天走路上学很不方便,所以我和妹妹就寄宿在学校里。当时被下放的子女来自福州、厦门、漳州等地,不同届的女生们共同居住在学校的大会议室里,一共近三十人,同宿舍除了下放干部子女外还有当地一些远地农民子女。同学们每天同吃、同住、同学习,放学后可以在操场上的大榕树下打球、跳绳、把关、踢毽子······大家一起玩耍、唱歌、跳舞,整个校园到处喜气洋洋。老师还经常到大宿舍来嘘寒问暖。那些日子,太多的兴奋与激动,太大的场面感染力,使人会忘去心中的惆怅,变得无忧无虑,非常快乐。云霄一中——我的母校,让我度过了最美好的学生时代、最甜蜜的日子。
       19747月高中毕业,我响应当时党的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云霄陈岱公社峰外大队的妇女耕山队插队,当时一起下乡在峰外大队的只有三人,碰巧又是云霄一中校友:我、陈玫、还有陈平。我们从校友变农友,同住在一间10来平米的屋子里,过道是我们的厨房,旁边放着锄头畚箕和粪桶。我们除了合伙捡柴、做饭、洗衣、种菜、打扫卫生,每天还要照常出工劳动,辛苦可想而知。但是,我们三位知青生活在一起,非常团结,互相帮助,配合默契。农闲时间,我们还参与公社女民兵实弹射击比赛,取得一定成绩。下乡的日子苦而充实。
       第一年,我们参加了耕山队开荒伐木,挖树根,平整土地。开始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劳动,累得我腰酸背痛,拿锄头的手都起泡出血,疼痛难忍。但看到队友们都在干,我也坚持下来。不久,一片片新开发的土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心中涌起了一种自豪感:这是我们干的!我是其中一员。后来县里记者还来采访我们,并给我们拍了照片。
       我们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上了甘蔗、胡椒、番薯和花生。为了使土地肥沃,果实丰收,我和队友们时常一起用脚踩踏牛粪和草沤肥,然后再挑这些发酵的粪肥施到农作物上,有些旱地的农作物干旱了还要挑水浇灌。不知多少次磨破双肩和双脚,咬咬牙,挺住了。甘蔗生长期,我们必须天不亮去培土,在茂密的蔗林里,我全身汗水湿透,拿锄头的双臂又被蔗叶锋利的锯齿割破,一道道伤口被汗水浸着,刀割一样绞痛,泪水常忍不住夺眶而下······
       勤劳的耕作,自然会取得可喜的回报,年底甘蔗大丰收,看着一片片节节高的甘蔗,那是我们用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果实,心情非常爽快。收甘蔗时,砍甘蔗、挑甘蔗是重体力活,队长照顾我们三位知青去当“计量员”,两人扛一杆称,一人看秤星,我们轮着干。一天下来,经我们三人过称的甘蔗有几十吨。虽然很累,但看着当地与我们同龄的姑娘们,每人挑着一担担两百多斤的甘蔗来过称,确实让我们折服。我们肩上能挑的只是人家的1/4重量,她们比我们更辛苦。那几天从早到晚扛着“杆称”的双肩都磨肿磨破,痛苦不堪,当看到一辆辆装满甘蔗的汽车开往糖厂时,我们又开心的笑了。
       第二年我被调到大队碾米厂工作,既是出纳兼司磅又是保管员,就我一人“独揽大权”,说明大队领导非常信任我。虽然在米厂我干的不是重体力活,但每天三台碾米机轰轰作响的噪音让人心烦,白天要听那让耳朵感到毫无乐趣的大动态“交响乐”,身子还得接受那漫天飞舞的“雪花”(粗糠)的扑打,让人浑身不舒服。晚上又要独自睡在作为厂房的祠堂里保管物资。夜间老鼠窜来窜去,三台碾米机里沙沙作响,祠堂的四壁黑咕隆咚让人毛骨悚然。碾米厂和村民的居住点还有一段距离,要真出事喊破嗓子都没人知道!不知那时是哪来的胆子,真是叫“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想想都后怕。很快大队领导叫人在厂房边盖起了一间小屋让我住,给了我安全感。那时我每天起早摸黑,随时随地的服务于农民,虽然很苦,但我坚持住了,因此我取得了很好的口碑。
       197611月公社唯一的一名招工指标推荐了我,从此我结束了两年四个月的“上山下乡”生活。招工来到福建省漳州外贸食品冷冻厂,分配在冷冻厂筹建组当出纳员。我厂是省外贸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下属企业,1976年开始筹建,1980年正式投产营运。1976年到2006年这段漫长的工作时间,我从出纳到主办会计,从工人到提干。去河北承德参加过《全国第二次工业普查》培训。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参加外贸财会专业《专业证书》教学班学习,并取得大专《专业证书》。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年多次被评为省外贸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最后通过全国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取得会计师证书。
       1979年我和我爱人结婚了,他是位退伍军人,和我是同事。并于1980年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子的出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绚丽色彩。1983年我的父母亲和弟弟调回漳州工作,妹妹则留在云霄工作(因为她已和云霄高中同学结婚)。我爱人的父母早亡,我无处孝敬公婆,只能和爱人共同孝敬我的父母,经常一起聚会,互相帮衬,那日子过得非常顺畅,很幸福。
       我厂是历年都有盈利的外贸单位,但因外贸体制改革,20068月实施整体产权转让,国企变私企。全厂员工买断工龄,自谋职业,我们没有了“铁饭碗”,那种失落感,让我辣得说不出口······
       参加工作后的日子是平顺的,还不到退休年龄就失业是不顺的,但我最终又是幸运的。我厂原属于正处级单位,有多位离休老干部,分别是抗日战争入伍、解放战争入伍的副厅、正处级老革命,需要有一个留守处来为这些老干部服务,目前我是冷冻厂留守处唯一的一名工作人员。
       光阴如梭,儿子现在也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他们夫妇是大学同学,有共同的理念走在一起,毕业后选择走个体经营的路:
       儿子李捷:主要从事裸钻加工销售服务,具有钻石分级鉴定师资格证书~网址WWW.jiezuan.NET 微信jiezuanzhubao。经营第一手裸钻,价格优惠。
       媳妇林洋洋:从事美国名牌包本土代购,主要品牌coach MK Kate spade ,橘滋。著名化妆品如雅思兰黛,H20,兰蔻,还有婴儿奶粉食品等。支持美国直邮~ 微信 kelemama930
       他们也开始在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 但他们肯努力,会吃苦,有责任感,让我们很欣慰。我们只能支持他们,尽力当好“孙经理”。现在我们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几十年来的生活经历让我懂得了“莫浮躁、不攀比、知足常乐在自己。心态平、性静宁、家和比啥都重要。开口笑、日子甜、从容悠闲度晚年”。
       这就是我“酸甜苦辣”的人生。
                                                                                                                                                                                                         2013.1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2-30 00:06:11 | 只看该作者

好一个“酸甜苦辣”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板凳
发表于 2013-12-30 09:29: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2-30 13:04:36 | 只看该作者


   历经坎坷,尝遍人生酸甜苦辣,这是我们74届许多同学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孜敏同学不愧为中学时代的优秀学生干部,是老师的好学生,不管在哪里都能发光发热,成为各个工作岗位的先进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30 22:35:35 | 只看该作者
一篇回忆囊括了几十年的人生历程,道出了其中的酸甜苦辣,特别是“下放”、“下乡”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特色,客观上说,也使我们得到了更好的锻炼。“1976年7月,高中结业,”可能是笔误,应是1974年7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09:16:43 | 只看该作者
江丽华 发表于 2013-12-30 00:06
好一个“酸甜苦辣”人生!

      受到你当“月嫂”的启发,我也抽时间写点生活经历的感受,请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09:27:10 | 只看该作者
方维和 发表于 2013-12-30 09:29
很佩服沈书记的吃苦精神和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嫲的责任心!

    谢谢会长对“沈书记”表扬与肯定,我只是对难以磨灭的往事书书记记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09:46:23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3-12-30 13:04
历经坎坷,尝遍人生酸甜苦辣,这是我们74届许多同学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孜敏同学不愧为中学时代 ...

      惭愧惭愧!我只是个"乖乖女"而已,至今毫无建树,无光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09:55:41 | 只看该作者
蔡松坤 发表于 2013-12-30 22:35
一篇回忆囊括了几十年的人生历程,道出了其中的酸甜苦辣,特别是“下放”、“下乡”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特色, ...

       谢谢提醒。下放、下乡、下岗都让我碰上,确实受到的锻炼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2-31 09:55:58 | 只看该作者
沈支书写得好啊!支援文集,书写人生,立言表率,一举两得,功德无穷。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篇回忆等于记载下大半生艰难大半生奋斗大半生收获,来得有点迟,却是一颗璀璨宝钻,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待到文集烂漫时,她在丛中耀。
5班有5班特色,参与征文者不算多,出手有点慢,雕琢很细致,篇篇有特色,以素质见长,题材广阔,珠玑满目,值得夸赞。
另外发现;以后沈支书可以雇郑明与佤,加上黑牡丹,合伙开个碾米厂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1 10:44:45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3-12-31 09:55
沈支书写得好啊!支援文集,书写人生,立言表率,一举两得,功德无穷。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篇回忆等于记载 ...

谢谢夸奖!请给予修正。
没想到我们还同行过,太荣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5 11:28:12 | 只看该作者
亏得你指点才没漏掉此片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02:25 , Processed in 1.1076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